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彬

作品数:18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斑岩
  • 9篇矿床
  • 6篇地质
  • 6篇铜金
  • 6篇铜金矿
  • 6篇金矿
  • 6篇成矿
  • 5篇斑岩型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3篇铜金矿床
  • 3篇金矿床
  • 3篇矿床成因
  • 3篇矿带
  • 3篇斑岩铜
  • 3篇班公湖
  • 3篇成矿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特征
  • 2篇岩石

机构

  • 18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西藏大学
  • 2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8篇李玉彬
  • 7篇王勤
  • 6篇杨欢欢
  • 4篇张志
  • 4篇钟婉婷
  • 4篇杨超
  • 4篇唐菊兴
  • 3篇方向
  • 3篇丁帅
  • 2篇林彬
  • 2篇宋扬
  • 2篇张金树
  • 2篇王艺云
  • 2篇杨成业
  • 2篇张根
  • 1篇王绪本
  • 1篇秦志鹏
  • 1篇李阳
  • 1篇王登红
  • 1篇陈华安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
  • 2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六届全国成...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勘查模型被引量:60
2012年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是近年来由西藏地质五队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的一个具超大型规模的铜金矿床,系继玉龙、驱龙、雄村、甲玛等超大型铜矿床之后的又一重大找矿突破,也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第一个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产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及其与早侏罗世曲色组变长石石英砂岩的接触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得天独厚,岩浆活动频繁,为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该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型铜矿的蚀变分带,在斑岩体及其围岩由内向外形成钾硅化带、粘土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地球物理勘查表明,含矿斑岩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1:1万土壤测量显示,斑岩铜矿产于高背景区,并与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的Cu、Au、Ag、Mo元素的化探综合异常相对应,在空间上尤其与Cu、Au异常分布高度吻合。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表明,Au、Ag、As、Sb、Cu、Pb、Zn元素高异常常与激电探测异常吻合。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初步总结建立了适合本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通过勘查和初步评价,在矿区外围新发现了波龙、拿顿、拿若、赛角、尕尔勤、铁格龙、地堡那木岗等斑岩矿(床)点,并最终形成多龙斑岩型铜金矿集区,对该区域找矿起到指导作用。
李玉彬多吉钟婉婷李玉昌强巴旺堆陈红旗刘鸿飞张金树张天平徐志忠范安辉索朗旺钦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斑岩型铜金矿床勘查模型
多龙矿集区色那东岩体年龄、成因与动力学背景被引量:9
2018年
多龙矿集区是我国首个铜金属资源量达到2 000万t以上的世界级铜金矿集区,外围找矿潜力依然十分巨大.首次报道矿集区东部色那东地区花岗斑岩体和闪长玢岩体的地质年代学及地球化学测试结果,为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精确的锆石测年,全岩主、微量元素和锆石Hf同位素测试发现,上述岩体的成岩年龄均为123±2Ma,岩石的形成与俯冲洋壳板片部分熔融有关,源区有明显幔源组分加入.色那东地区侵入岩与矿集区含矿斑岩空间上集中侵入,且同属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暗示其具有相同动力学背景,是班公湖-怒江洋俯冲末期-碰撞初期弧-弧"软"碰撞的产物,其侵入过程为成矿提供了热量和流体来源,显示该地区仍有较好的成矿潜力.
王勤林彬唐菊兴宋扬李彦波侯俊富李玉彬卫鲁杰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岩石学地球化学HF同位素组成
西藏多龙矿集区拿厅矿段脉体类型及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1多龙矿集区地质特征西藏多龙铜金矿集区位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班怒缝合带北侧。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位于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该板片是由来自南、北大陆边缘的离散地体组成,板片基底构成复杂,具基底增生建造特点,构造形变以走滑、剪切、拉张断陷、陆壳聚敛推覆、斜列式褶皱短缩等形式展现,
杨欢欢李玉彬杨超杨超
关键词:脉体石英脉铁矿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矿脉
基于三维大地电磁的深部热源追踪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大地电磁的深部热源追踪定位方法,包括:预设低阻热源模型;布设探测测线;采集获得第一组主剖面大地电磁数据;根据第一组主剖面大地电磁数据对大地电磁探测测线进行拟二维快速反演,寻找地下热源的可疑目标体;根据...
王绪本杨锐万汉平李远昊李玉彬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资源储量数据集
2019年
西藏多不杂铜矿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近年来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斑岩铜矿床。该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不杂构造岩浆弧中,形成于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多岛弧-盆系演化时期,成矿年龄为120 Ma,成矿与侵位于早白垩统美日切错组地层中的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目前已探明铜、金资源量分别为230万吨,92吨,平均品位分别为0.51%、0.2 g/t,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是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本数据集是在2005—2010年对该矿区矿产勘查所取得的宝贵数据基础上,开展的数据库建设的成果,采用10个数据表,重点汇集了多不杂铜矿单工程工业矿体和低品位矿体的品位数据及其计算结果,并对与储量计算有关的所有细节性数据做了系统性的归并整理。
钟婉婷李玉彬李玉昌刘超强陈晓深
关键词:品位资源储量数据集
西藏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Cu-Au矿床流体及地质特征研究被引量:56
2014年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荣那矿段)是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多龙矿集区内发现的青藏高原首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文章通过对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金属矿物、蚀变矿物组合、蚀变分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确定了矿床类型,探讨了矿床成因.铁格隆南矿区存在硫砷铜矿、铜蓝、蓝辉铜矿等典型的高硫化态矿物组合和黄铜矿、斑铜矿等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矿物,此外,还识别出久辉铜矿、斯硫铜蓝、吉硫铜矿等少见的Cu-S二元体系矿物组合.矿床蚀变矿物组合以典型的强酸性环境下的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等黏土矿物组合为特征,并见金红石、锐钛矿、硬石膏、磷锶铝石、叶蜡石、水铝石等特征蚀变矿物.蚀变分带特征为石英-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带和高岭石-地开石带组成的高级泥化带叠加在绢英岩化带和钾化带的顶部和外围.矿区存在高温、高盐度(404~430℃,32.39% ~38.94%)的岩浆流体和中低温、低盐度(239~292℃,0.35% ~4.18%)的高硫化型矿化流体.高温、高盐度富气相(主要是H2O、HCl、SO2)的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形成的强酸性高氧逸度的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是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蚀变和矿化形成的关键.多龙矿集区具有较典型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矿物组合、蚀变组合及成矿流体特征,因此预测矿集区内还能找到类似的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杨超唐菊兴王艺云杨欢欢王勤孙兴国冯军印贤波丁帅方向张志李玉彬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斑岩型矿床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拿厅斑岩Cu(Au)矿床的火成岩岩石成因与成矿物质来源被引量:5
2019年
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内的拿厅斑岩Cu(Au)矿床是近年来开展勘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矿床之一,控制Cu资源量已达到大型规模。但目前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岩石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本文基于系统的野外地质观察、岩相学研究,结合精细的锆石SIMS U-Pb定年、锆石Hf-O同位素、岩石地球化学和蚀变-矿石矿物的H-O-S同位素分析,认为该矿床是形成于121~118Ma的斑岩型Cu(Au)矿床,与多龙Cu(Au)矿集区内多不杂、波龙、拿顿、色那、拿若和铁格隆南(荣那)矿床为同一期岩浆-热液成矿事件,其成岩-成矿峰期为120~118Ma。拿厅斑岩铜(金)矿床成矿岩体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分配型式和缺少Eu异常,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等),显示弧岩浆的特征,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的大陆边缘弧背景。锆石Hf-O同位素模拟结果显示,矿区早期的安山-英安质次火山岩(εHf(t)=-2. 0~10. 3;δ18O=5. 07‰~6. 77‰)具有早期幔源岩浆和经历MASH过程混入壳源的岩浆(10%~20%壳源物质)的特征;而二长花岗斑岩和成矿花岗闪长斑岩(εHf(t)=1. 7~3. 3;δ18O=6. 40‰~6. 95‰)则是MASH过程逐渐演化(壳源-幔源混合,约20%~40%壳源物质)的产物。在形成拿厅斑岩铜金矿成矿岩浆的过程中,没有发生陆壳加厚的过程;岩浆演化过程中有较少斜长石分离结晶,主要为角闪石和钛铁氧化物结晶分异。另外,热液蚀变(石英、磁铁矿)和硫酸盐-硫化物(硬石膏、黄铜矿、黄铁矿)的H-O-S同位素结果显示,拿厅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与岩浆流体出溶过程密切有关。
李玉彬钟婉婷钟婉婷秦志鹏秦志鹏张志邓时强李玉昌
关键词:成矿物质来源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西藏林周地区始新世托龙Ⅰ型花岗岩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限的制约被引量:1
2022年
目前已有研究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限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本文对西藏林周县中部出露的托龙岩体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以期进一步约束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托龙岩体内出露的石英二长斑岩呈岩株状侵入到帕那组中,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石英二长斑岩形成于始新世(50.5±0.6 Ma),锆石εHf (t)值为-0.6~-0.5。石英二长斑岩具有较低的A/CNK值、较高的K_(2)O含量和K_(2)O/Na_(2)O值,属于准铝质和钾玄岩系列。岩石普遍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U和Pb,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15.3~16.3,Eu负异常较弱,δEu=0.56~0.69。托龙岩体较低的A/CNK值、P_(2)O_(5)与SiO_(2)的负相关性以及Y含量与Rb含量之间的正相关性,表明托龙石英二长斑岩为Ⅰ型花岗岩。综合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托龙石英二长斑岩可能是相对古老的变质中基性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俯冲板片断离环境,指示了印度-亚洲大陆的碰撞应发生于50 Ma之前。
杨成业冯佳佳李玉彬李玉彬张金树张根
关键词: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
本文介绍了西藏改则县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的地质特征,以及多不杂铜矿体特征。着重分析了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含矿岩浆岩、大地构造背景、构造、地层。
杨欢欢李玉彬王勤
关键词:控矿因素成矿地质
文献传递
西藏改则县多龙铜金矿集区斑岩铜金矿床勘查模型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是近年来由西藏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的一个具超大型规模的铜金矿集区,区内的多不杂、波龙铜金矿床系继玉龙、驱龙、雄村、甲玛等超大型铜矿床之后的又一重大找矿突破,也是班公...
李玉彬
关键词:铜金矿地质背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