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燕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高职
  • 6篇混凝土
  • 5篇路面
  • 4篇养护
  • 4篇预防性养护
  • 4篇院校
  • 4篇水泥
  • 4篇水泥混凝土
  • 3篇隧道
  • 3篇抗滑
  • 3篇教学
  • 3篇高职院校
  • 2篇再生粗骨料
  • 2篇再生混凝土
  • 2篇再生细骨料
  • 2篇职教
  • 2篇中高职衔接
  • 2篇生源
  • 2篇水泥混凝土路
  • 2篇水泥混凝土路...

机构

  • 21篇四川交通职业...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 1篇四川交通运输...
  • 1篇四川雅西高速...
  • 1篇中铁八局集团...

作者

  • 21篇李燕
  • 5篇杨国利
  • 4篇杨小燕
  • 3篇杨甲奇
  • 2篇杨兴胜
  • 2篇王永莲
  • 1篇杨陈慧
  • 1篇钟彪
  • 1篇徐游
  • 1篇刘敏
  • 1篇王向峰
  • 1篇杨国利
  • 1篇王永莲
  • 1篇杨素
  • 1篇高帆

传媒

  • 6篇教育科学论坛
  • 3篇公路
  • 2篇职教论坛
  • 2篇职教通讯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市政技术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西部交通科技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120份、水40~60份、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270~410份、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111~220份和复合外加剂1~4份...
杨甲奇杨征勋霍志强杨兴胜张政李燕
文献传递
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复合式供热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的复合式供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子系统、吸收热泵子系统和太阳能子系统;压缩制冷子系统与吸收热泵子系统连接,太阳能子系统分别与压缩制冷子系统和吸收热泵子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太阳...
杨国利王莘晴李燕
文献传递
高职扩招背景下对“建筑业农民工上高职”的调研分析与思考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对建筑业农民工的基本情况、上高职意愿、行业对农民工的培养需求等问题的调研,分析高职大规模扩招背景下建筑业农民工上高职的预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教育对其培养的定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李燕杨国利黄建宝徐游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高职教育
高职土木水利专业学生学情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对四川三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课余生活、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对口高职生进行成长背景访谈。调查显示,入学时对口高职生专业基础差异明显;对口高职生与普通高职生专业基础和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对口高职生群体具有以下特征:自主学习意识较强、热衷社团活动;外在学习动机强、具备专业心理优势;人际关系问题多。针对对口高职生培养建议予以更多情感关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更早介入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李燕高帆杨陈慧杨国利
关键词:对口高职高职学生中高职衔接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00~120份、水40~60份、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270~410份、废弃混凝土再生细骨料111~220份和复合外加剂1~4份...
杨甲奇杨征勋霍志强杨兴胜张政李燕
文献传递
以形成性考核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论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分析了形成性考核方式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形成性考核的实施建议。
李燕
关键词:形成性考核职业院校评分标准
美国社区学院教学管理的“形”散和“神”不散被引量:1
2018年
美国社区学院由于目标定位多、生源复杂、课程种类繁多、兼职教师比例大,教学管理呈现"形散"的特征。通过设置严格的课程准入准出标准、完善的学业支持系统和约束性的考核制度,美国社区学院的"形散"正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实现了"确保每一名学生成功"这一宗旨的"神不散"。
李燕王永莲杨小燕
关键词:教学管理
“理实一体”课程开发中对“实”的理解——以“建筑工程测量”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目前"理实一体"课程开发中对"实"的一些片面理解,以"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为例,提出只有经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学习领域课程"才能够进行理实一体的开发,只有具有完整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实践任务才能够作为承载"理"的"实"。通过对比综合实践性任务和单项技能任务这两种不同的"实",进一步指出"理实一体"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边学边做",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李燕
关键词:理实一体课程开发建筑工程测量
隧道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预防性养护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隧道内路面具有特殊的工作和养护条件,由某隧道路面抗滑性能养护预防性不足、效果不佳的案例,结合其他隧道养护经验,隧道内路面养护应以路面结构层完好为基础,以安全运营为前提条件,养护措施应考虑全寿命周期的运营成本,分阶段实施,从整体上提高隧道的服务质量。
李燕
关键词:隧道路面抗滑性能预防性养护
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生源结构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在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高职院校生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中,中职生源比例上升尤为显著。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业成绩为研究对象,从综合成绩与课程成绩分析中职生源介入前后的总体学业成绩状况;并以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两种课程类型为切入点,分析中职生源与普高生源的学业成绩差异。数据显示,中职生源的介入并不影响年级总体成绩水平;两类学生的学业成绩呈现出各自的变化特征。就学业成绩稳定性而言,普高学生总体较为稳定,而中职学生有趋同于普高学生的趋势。基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特征,为确保教学质量,"以变应变"将成为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对生源结构多元的主旋律。
杨小燕杨素李燕王述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生源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