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

作品数:69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1篇细胞
  • 24篇肿瘤
  • 19篇胶质
  • 18篇基因
  • 16篇内皮
  • 15篇血肿
  • 15篇血肿瘤
  • 15篇血肿瘤屏障
  • 14篇单核
  • 14篇单核细胞
  • 14篇核细胞
  • 13篇通透性
  • 13篇屏障通透性
  • 13篇胶质瘤
  • 12篇外科
  • 10篇显微外科
  • 10篇基因沉默
  • 8篇手术
  • 8篇外科手术
  • 7篇药物

机构

  • 5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丹东市中心医...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药学院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 1篇沈阳职工医学...
  • 1篇鞍钢曙光医院

作者

  • 69篇李振
  • 43篇刘云会
  • 34篇薛一雪
  • 23篇刘啸白
  • 17篇王萍
  • 15篇刘丽波
  • 14篇郑健
  • 12篇商秀丽
  • 11篇冯天达
  • 10篇蔡恒
  • 6篇杨明飞
  • 6篇李志清
  • 6篇王振华
  • 6篇喻博
  • 6篇滕浩
  • 5篇姚长义
  • 5篇奚卓
  • 4篇曲圣涛
  • 4篇周雅芬
  • 4篇刘宇

传媒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解剖科学进展
  • 7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中国医师进修...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沈阳药学院学...

年份

  • 4篇2022
  • 1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1998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MTF1基因的靶向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TF1基因的抑制剂及其用途。一种MTF1基因的靶向抑制剂,其特征在于该靶向抑制剂的基因序列为:5’‑GGATACAAATCACTCACTTTG‑3’(SEQ ID No.1)。该抑制...
刘云会薛一雪蔡恒郑健刘啸白阮雪雷李振马珺王振华奚卓刘丽波陈佳佳王萍巩威
文献传递
信号分子PKC调控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增强血肿瘤屏障通透性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索信号分子蛋白激酶C(PKC)参与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MAP-Ⅱ)增强血肿瘤屏障(BTB)通透性过程的相关机制。方法采集出生3~5d的Wistar胎鼠大脑皮质,应用酶消化法及葡聚糖离心法获得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原代培养;将BMEC与C6脑胶质瘤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BTB模型;共培养后的BMEC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EMAP-Ⅱ组和H7+EMAP-Ⅱ组,测定跨内皮阻抗值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流量,评估各组BTB通透性的变化,Western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在各组BMEC上的表达水平变化;共培养后的BMEC被随机分成5组:EMAP-Ⅱ0,0.5,1,2,4h组,Westernblot法检测EMAP-Ⅱ作用不同时间点时BMEC膜上PKC各亚型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MAP-Ⅱ组BTB的通透性显著增高(P=0.002),BMEC上claudin-5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5),EMAP-Ⅱ的上述作用受到PKC抑制剂H7预处理的显著抑制(P=0.036);EMAP-Ⅱ作用0.5h时,BMEC膜上PKC-α和PKC-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1h时达到峰值,其后表达水平逐渐下降,4h时恢复至未用药水平。BMEC膜上PKC-ζ的蛋白表达水平于O.5h时显著增加,其后表达水平逐渐下降,2h时恢复至未用药水平。结论信号分子PKC参与EMAP-Ⅱ增强BTB通透性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BMEC膜上PKC-α、-β和-ζ的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李振刘啸白刘云会薛一雪王萍刘丽波
关键词:血肿瘤屏障通透性
脑室内低温对兔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低温对新西兰白兔局部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新西兰白兔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部脑缺血模型,缺血时间24h。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常温组和亚低温组,2组再随机分成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组和凋亡组。观察动物行为、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动物肢体偏瘫程度轻、脑梗死体积小、缺血周围神经细胞凋亡少,P5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亚低温神经保护机制涉及P53蛋白的表达,脑室内低温是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一个新方法。
杨明飞姚长义李振
关键词:脑室内低温细胞凋亡新西兰白兔
一种PABPC5基因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ABPC5基因抑制剂及其在抗胶质瘤中的用途。所述的PABPC5基因靶向抑制剂的基因序列为5’‑GGAACATTCTGTCCTGCAAAG‑3’(SEQ ID No.1),与SEQ I...
薛一雪刘云会刘丽波刘啸白郑健蔡恒李振
一种RAX2基因的靶向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AX2基因的靶向抑制剂及其用途。一种RAX2基因的靶向抑制剂,该靶向抑制剂的基因序列为:5’‑GGAGGAACCGCACCACCTTCATTCAAGAGA‑3’(SEQ ID No....
刘云会薛一雪蔡恒刘啸白郑健巩威李振赫倩茹马珺刘丽波王萍李志清王振华商秀丽苏瑞
文献传递
经蝶窦切除垂体瘤致颈内动脉损伤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9年
颈内动脉损伤是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致命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19%~1.8%。从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间,我科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近千例,其中2例损伤颈内动脉发生大出血,现结合文献分析原因,进而探讨其预防措施及治疗策略。
王军王运杰欧绍武李振李心国夏俊哲景治涛杨明飞
关键词:颈内动脉损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文献复习垂体瘤切除术
脑干占位病变出血的早期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脑干占位病变手术治疗较为困难,且一旦病变有出血,则处理更为棘手。现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脑干占位性病变合并出血病例,该8例病例均于病变出血后1周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王军王运杰欧绍武王义宝李振杨明飞
关键词:早期手术治疗并出血脑干占位性病变外科手术治疗神经外科手术效果
46例鞍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鞍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6例鞍区脑膜瘤患者,就其临床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SimpsonⅠ、Ⅱ级肿瘤全切除,7例SimpsonⅢ级肿瘤次全切除。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均得到缓解。26例有视力、视野障碍者,改善22例,无变化4例;8例有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者,改善6例,无变化2例。术后早期出现尿崩症和电解质代谢紊乱20例,同侧动眼神经功能障碍5例,对侧肢体瘫痪3例。肿瘤次全切除的7例患者中有5例术后行伽玛刀放射治疗。术后随访(26.32±3.71)个月,尿崩症痊愈17例,动眼神经功能障碍恢复4例,肢体活动障碍恢复2例。有6例肿瘤复发,其中4例再次手术治疗,另外2例行伽玛刀放射治疗,效果均良好。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鞍区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李振曲圣涛冯天达滕浩刘云会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
一种SNORD83A基因的靶向抑制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NORD83A基因的靶向抑制剂及其用途。一种SNORD83A基因的靶向抑制剂,该抑制剂的靶向序列为:5’‑GAATCGGACAGTGTAGAACCA‑3’(SEQ ID No.1...
刘啸白刘云会王迪薛一雪蔡恒商秀丽郑健杨春清阮雪蕾喻博李振
文献传递
蛋白激酶C在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增强血肿瘤屏障通透性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 探索信号分子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在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ndothelial monocyte activating polypeptide-Ⅱ,EMAP-Ⅱ)增强血肿瘤屏障(blood-tumor barrier,BTB)通透性中的作用。方法 荷瘤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C每组8只):对照组、EMAP-Ⅱ组、H7+EMAP-Ⅱ组。采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渗透性实验评估实验各组BTB通透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和H7+EMAP-Ⅱ组相比较,EMAP-Ⅱ组BTB通透性显著增高,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MAP-Ⅱ的作用受到PKC抑制剂H7预处理的显著抑制。结论 信号分子PKC在EMAP-Ⅱ增强BTB通透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振刘云会薛一雪刘丽波王萍
关键词:血肿瘤屏障通透性蛋白激酶C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