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波

作品数:60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7篇细胞
  • 25篇肿瘤
  • 21篇胶质
  • 21篇胶质瘤
  • 19篇血肿
  • 19篇血肿瘤
  • 19篇血肿瘤屏障
  • 17篇内皮
  • 14篇单核
  • 14篇单核细胞
  • 14篇核细胞
  • 11篇脑胶质瘤
  • 10篇通透性
  • 9篇血管
  • 9篇屏障通透性
  • 9篇缓激肽
  • 9篇激肽
  • 9篇胶质瘤细胞
  • 7篇蛋白
  • 6篇增殖

机构

  • 60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锦州医学院
  • 2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0篇刘丽波
  • 42篇薛一雪
  • 33篇刘云会
  • 20篇王萍
  • 15篇李振
  • 13篇刘啸白
  • 9篇马腾
  • 4篇郑健
  • 3篇于德水
  • 3篇刘学政
  • 3篇马永会
  • 3篇陈亮宇
  • 3篇商秀丽
  • 3篇王振华
  • 3篇吕刚
  • 3篇刘静
  • 2篇笪祖科
  • 2篇刘明辉
  • 2篇解辉
  • 2篇于奇

传媒

  • 27篇解剖科学进展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细胞途径在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增强血肿瘤屏障通透性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跨细胞途径参与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MAP-Ⅱ)增强血肿瘤屏障(BTB)通透性过程的可能性。方法荷瘤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EMAP-Ⅱ0 h、1 h、2 h和4 h组。采用伊文思蓝渗透性实验评估各组BTB通透性变化情况。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毛细血管上质膜微囊结构蛋白caveolin-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EMAP-Ⅱ作用1 h时,脑胶质瘤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显著增加,随后逐渐降低,4 h时恢复正常;EMAP-Ⅱ作用1h时,脑胶质瘤组织毛细血管上caveolin-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随后逐渐降低,4 h时恢复正常。结论跨细胞途径可能参与EMAP-Ⅱ增强血肿瘤屏障BTB通透性的作用过程。
李振刘云会薛一雪王萍刘丽波
关键词:血肿瘤屏障通透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但目前尚不能清楚阐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机制。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9/2007—04在中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Wistar大鼠75只,3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8)、DMEM组(n=2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27)。方法: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千细胞。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咬除T8~10棘突和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制作后DMEM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分别进行DMEM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损伤区周围局部4点注射。主要观察指标:应用RT—PCR法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假手术组脊髓组织中仅见微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在细胞移植后1,3,5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趋势与DMEM组相同,但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的DMEM组(P〈0.05),移植后7,14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仍明显高于DMEM组(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增加了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延长其表达时间。
于德水吕刚王岩峰刘丽波张宝辉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脊髓
Mi R-3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抑制HGC-27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2018年
目的研究miR-3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miR-31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患者标本39例,同时收取相应的癌旁组织20例。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miR-31的表达水平。以脂质体为载体将miR-31模拟物转染至HGC-27细胞,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HGC-27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miR-3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过表达miR-31能够显著抑制HGC-27细胞的增殖,显著抑制HGC-2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结论 MiR-31在胃癌中低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系HGC-27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苏宇宋刚张晓农刘丽波
关键词:胃癌增殖迁移
紫草素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干性维持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干性维持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方法对分离提取的细胞球进行干细胞表面标志性分子CD133和nestin的检测;紫草素(2μmol·L-1)处理GSCs 12、24和48 h后,光镜下观察紫草素对GSCs悬浮细胞球形态的影响;采用亚球形成实验评估紫草素对GSCs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紫草素作用下GSCs干细胞标志分子CD133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紫草素作用下,GSCs中PI3K、p-PI3K、Akt和p-Akt的表达变化;联合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后检测紫草素作用下,GSCs干性维持的改变。结果分离提取的细胞球表面CD133和nestin呈阳性表达;紫草素能够明显抑制GSCs悬浮细胞球的形态和二代细胞球的形成,同时能够降低CD13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紫草素作用下,GSCs中PI3K和Akt的表达无变化,pPI3K和p-Akt的表达呈现药物时间依赖性明显下降;此外,IGF-1能够明显改善紫草素对GSCs干性维持的抑制作用。结论紫草素能够明显抑制GSCs的干性维持,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刘静笪祖科李振薛一雪刘丽波王萍刘云会
关键词:紫草素胶质瘤干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自我更新能力
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增强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信号通路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MAP-Ⅱ)增强血肿瘤屏障(BTB)通透性的可能信号通路。方法荷瘤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对照组、EMAP-Ⅱ组和H7+EMAP-Ⅱ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紧密连接蛋白ZO-1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ZO-1和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与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MAP-Ⅱ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ZO-1和F-acti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MLC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EMAP-Ⅱ的上述作用受到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7预处理的显著抑制。结论 PKC-pMLC信号通路参与调控EMAP-Ⅱ增加BTB通透性的过程。
李振刘云会薛一雪刘丽波王萍
关键词:血肿瘤屏障通透性信号通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神经整合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2
2016年
神经整合课程学是将基础医学课程中的解剖,生理,组胚,生化的神经部分和神经内分泌集合的一门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对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知识起着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作用([1,2])。近年来,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神经整合课程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在医学生的生产实践中起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而传统的神经整合课程学实验是在理论讲授的前提下安排实验内容,
马腾刘丽波薛一雪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生物科学研究课程实验教学理论讲授实验课程体系科研思维
RhoA在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增强血肿瘤屏障通透性中的作用
2014年
目的探索信号分子RhoA在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II(endothelial monocyte activating polypeptide-II, EMAP-II )增强血肿瘤屏障(blood—tumor barrier,BTB)通透性中的作用。方法采集出生3~5d的Wistar胎鼠的大脑皮质,应用酶消化法及葡聚糖离心法获得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ECs)原代培养;将BMECs与c6脑胶质瘤细胞共培养,构建体外BTB模型;共培养后的BMECs随机分成3组(每组6例):对照组、EMAP—II组和C3 exoenzyme+EMAP—II组。测定跨内皮阻抗值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流量评估各组BTB通透性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MECs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ZO—1和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在BMECs上的分布与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EMAP—II组BTB通透性显著增高,ZO-1和F—actin在BMECs上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应力纤维形成明显增多;EMAP—II的上述作用受到RhoA抑制剂C3 exoenzyme预处理的显著抑制。结论信号分子RhoA在EMAP—II增强BTB通透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振刘云会薛一雪刘丽波王萍
关键词:血肿瘤屏障通透性RHOA
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VEGF受体胎肝激酶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VEGF受体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 1,Flk-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修复大鼠SCI的机制。方法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只,体重100~120g,进行BMSCs分离及培养。取81只Wistar雌性大鼠,体重220~250g,采用改良Allen's打击装置制备SCI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n=21),仅咬除T8~10棘突和椎板;DMEM组(B组,n=30),SCI区周围注射DMEM;BMSCs组(C组,n=30),SCI区周围注射BMSCs。于移植术后1、3、5d,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SCI区Flk-1基因表达的变化;于移植术后3、7、14d,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内Flk-1蛋白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细胞形态多样,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逐渐趋于均一,多为扁平形和长梭形。RT-PCR结果显示,在移植术后1、3、5d,C组Flk-1 mRNA表达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与A组比较,Flk-1 mRNA表达于术后1d明显增加并达峰值(P<0.01),术后3d下降(P<0.01),至术后5d表达仍高于A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移植术后3、7d,B组Flk-1蛋白表达较A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d,A、B组Flk-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3d,B、C组Flk-1表达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7、14d,C组Flk-1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SCI后BMSCs移植对Flk-1 mRNA的表达无调节作用,但上调Flk-1蛋白的表达,是修复SCI的机制之一。
于德水吕刚王岩峰刘丽波
关键词:脊髓损伤BMSCS移植VEGF受体
5-羟基-1-甲基海因对百草枯所致大鼠肾毒性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5-羟基-1-甲基海因(HMH)对百草枯所致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百草枯组、维生素C组、HMH组4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 mg/kg;百草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稀释的百草枯溶液50 mg/kg;维生素C组和HMH组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的同时分别灌胃维生素C或HMH溶液1 mmol/kg。应用Fenton法测定HMH和维生素C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各组分别于染毒后24 h采血并处死动物取肾组织,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皮质蛋白、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维生素C和HMH均有很好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50%抑制浓度(IC50值)均为4.02 mg/mL。与对照组比较,百草枯组血清BUN、SCr及肾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肾组织蛋白、GSH含量及SOD活性显著下降〔BUN(mmol/L):40.80±2.49比13.67±1.58, SCr(μmol/L):163.46±8.67比51.80±4.37, MDA(nmol/g):7.51±0.23比4.52±0.33,蛋白(μmol/L):0.94±0.14比1.35±0.10, GSH(mg/g):1.08±0.48比3.30±0.44, SOD(kU/L):70.74±6.42比112.89±8.72,均P<0.01〕。与百草枯组比较,维生素C组和HMH组血清BUN、SCr及肾组织MDA显著下降,肾组织GSH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升高〔BUN(mmol/L):22.64±2.36、18.71±5.23比40.80±2.49, SCr(μmol/L):97.28±4.81、89.20±6.72比163.46±8.67, MDA(nmol/g):4.67±0.31、4.21±0.42比7.51±0.23,GSH(mg/g):1.78±0.10、1.86±0.39比1.08±0.48,SOD(kU/L):98.69±5.43、103.76±4.45比70.74±6.42,均P<0.01〕;HMH组较维生素C组可显著降低SCr含量(P<0.05),而两组在血BUN及肾组织MDA、GSH含量和SOD活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MH能防护百草枯所致的大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有密切
高利娜杨爽刘俊亭刘丽波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肾毒性抗氧化羟自由基
PIWI/pi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在肿瘤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PIWI-interacting RNA(p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小RNA分子,属于非编码RNA家族中的一员,通过结合argonaute蛋白的PIWI亚家族发挥作用。piRNA与生殖干细胞干性的维持、配子形成、胚胎发育等生殖事件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IWI/piRNA途径参与调控肿瘤的增殖、转移和侵袭,并与预后相关。本文着重介绍PIWI/piRNA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刘啸白马珺薛一雪刘丽波郑健李志清刘云会
关键词:亚家族INTERACTINGDICER卵巢癌细胞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