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闽

作品数:218 被引量:894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3篇手术
  • 58篇外科
  • 53篇动脉
  • 41篇心脏
  • 37篇外科治疗
  • 36篇外循环
  • 35篇体外循环
  • 32篇主动脉
  • 27篇食管
  • 24篇瓣膜
  • 21篇食管癌
  • 21篇术后
  • 21篇二尖瓣
  • 20篇血管
  • 18篇外科手术
  • 17篇手术治疗
  • 15篇肿瘤
  • 14篇心肌
  • 14篇置换术
  • 13篇心脏病

机构

  • 188篇南京军区南京...
  • 18篇南京大学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解放军第45...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岐阜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南京军区总医...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句容市人民医...
  • 1篇溧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17篇李德闽
  • 154篇景华
  • 115篇李忠东
  • 81篇申翼
  • 79篇董国华
  • 72篇胡小南
  • 69篇许飚
  • 61篇王常田
  • 48篇罗立国
  • 47篇钱建军
  • 42篇吴海卫
  • 36篇顾卫东
  • 30篇张石江
  • 23篇张晓华
  • 19篇张雷
  • 19篇常春林
  • 18篇黄海嵘
  • 18篇易俊
  • 17篇程晓峰
  • 14篇罗春生

传媒

  • 61篇医学研究生学...
  • 2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9篇江苏医药
  • 13篇中华胸心血管...
  • 8篇中国综合临床
  • 8篇中国胸心血管...
  • 7篇实用临床医药...
  • 6篇第八届华东六...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东南国防医药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7篇2016
  • 18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5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24篇2005
  • 25篇2004
  • 11篇2003
  • 3篇2002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科治疗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108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手术治疗方法。以缝合瓣裂、瓣环、瓣叶、乳头肌及腱索成形矫治二尖瓣关闭不全。56例采用Kirklin法、52例采用McGoon法修补原发孔房间隔缺损。所有患者同时纠正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其他合并畸形。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3例,病死率2.8%。Kirklin法、McGoon法各1例发生Ⅲ°传导阻滞。98例随访6个月~19年,无远期死亡,心功能Ⅰ级89例,Ⅱ级8例,Ⅲ级1例。结论: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房室瓣的完整修复及避免损伤传导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钱建军李忠东李德闽董国华顾卫东许飚景华
关键词:心内膜垫缺损二尖瓣关闭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胸骨旁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被引量:20
2001年
张石江李德闽罗春生顾卫东许飚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心包主动脉
主动脉弓部手术中脑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涉及主动脉弓部的胸主动脉瘤手术复杂,易发生脑部并发症。文中旨在总结主动脉弓部手术脑保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10年1月共完成的123例主动脉弓部手术资料。其中12例在单纯深低温停循环(hypothemic circulatory arrest,HCA)下行弓部手术,18例采用HCA逆行脑灌注(retrograde cerebral pevfusion,RCP)行脑保护,72例采用HCA+顺行脑灌注(antigrade cerebral performed,ACP)行脑保护,无HCA升主动脉置换及介入下腔内隔绝杂交手术21例。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早期死亡12例(9.8%)。病死率由1998年的25.0%降至2009年的4.7%。术后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transient neurologic deficit,TND)发生率由1998年的41.7%降至2009年的4.7%,平均14.6%。结论无HCA升主动脉置换及介入下腔内隔绝杂交手术能有效地减少主动脉弓部手术后的病死率及TND发生率。
许飚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董国华张晓华程晓峰张利东周志强贲艳红景华
关键词:脑保护主动脉弓部手术深低温停循环杂交技术
无深低温停循环的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总结我科应用无深低温停循环的升主动脉置换、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腔内隔绝的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经验。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对56例(平均57±18岁)DeBake...
景华李德闽胡小南李忠东董国华罗立国申翼许飚钱建军张晓华程晓峰吴海卫
文献传递
心瓣膜疾病患者围手术期N-末端脑钠素原浓度的变化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20例心瓣膜置换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术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术前、术后2h、术后第1、2、3、4、5天测量血清NT-proBNP浓度,分析围手术期NT-proBNP浓度变化趋势,术前NT-proBNP浓度与心功能、LVEF的关系。结果:心瓣膜疾病患者术后NT-proBNP浓度在术后2h没有明显变化,术后第1天达峰值(P=0.003),后开始下降,术后第2、3、4天其值仍高于术前,术后第5天略高于术前。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与NT-proBNP浓度呈正相关(r=0.96,P=0.03),LVEF与NT-proBNP浓度呈负相关(r=-0.786,P<0.05)。结论:术前血清NT-proBNP浓度能反映心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心功能状况,血清NT-proBNP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术后早期NT-proBNP浓度升高,后期呈下降趋势。
史震山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申翼张晓华王常田王峥
“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总结应用无深低温停循环的升主动脉置换、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腔内隔绝的“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39例、平均年龄(55±16)岁的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无深低温停循环的“杂交”手术。病人经股动脉、右腋动脉插管灌注,先于常规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置换,再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Y”形人工血管或单根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手术,再经股动脉逆行径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或术中顺行径路食管超声定位下行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结果全组均手术成功,升主动脉处理时8例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20例行Bentall手术(其中冠状动脉移位采用Carbrol法11例),11例行Wheat手术;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手术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16例、“Y”形人工血管15例、单根人工血管序贯法8例;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采用DSA下股动脉逆行径路36例,术中人工血管分支顺行径路3例,均使用1枚支架。体外循环(61±22)min,主动脉阻断(48±18)min。术后(30±9)h拔除气管插管,24h胸液小于300ml,无偏瘫、截瘫、严重感染、凝血障碍等并发症。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平均术后(21±6)天出院。术后随访1~15个月,平均(8.4±7.2)个月,病人均健康生存,无脏器功能不全。术后3个月行CT主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显示膈肌水平假腔闭合率为91.2%。结论常温体外循环下升主动脉置换、升主动脉-弓部血管旁路、腔内隔绝的“杂交”手术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简化了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方法,该手术方法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外科治疗效果。
景华李德闽胡小南李忠东董国华罗立国申翼许飚钱建军张晓华程晓峰吴海卫
关键词:动脉瘤心肺转流术
布-加氏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1991年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7例,共采用三种术式:下腔静脉-右房转流术、脾肺固定术、手指破膜术。其中6例患者随访6~32个月效果满意。作者认为应根据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
张石江高声甫周采璋李德闽
关键词:外科治疗下腔静脉阻塞脾肺固定术单纯性转流术
食管破裂42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总结食管破裂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我科从2001年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42例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9例,死亡3例。随访38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9年,均无再次食管破裂及明显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破裂是一种急危重症,手术治疗为积极有效的方法,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和选择合理术式进行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强勇张雷李忠东李德闽钱建军董国华景华
关键词:食管破裂外科治疗
心血管手术后胸骨伤口并发症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心血管手术后胸骨伤口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处理较棘手。文章分析其发病率、危险因素,总结外科治疗经验和结果。方法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心血管手术后出现胸骨伤口并发症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8~78岁,平均(66.3±10.1)岁。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3例,CABG合并瓣膜病1例,单纯瓣膜手术5例,大血管手术2例。胸骨伤口裂开者立即重新钢丝固定。深部胸骨伤口感染确诊后即开放伤口,纱条换药引流,同时经静脉经予广谱抗生素,待伤口创面干净、肉芽新鲜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再行清创术或肌瓣转移修复术。结果胸骨伤口裂开5例,深部胸骨伤口感染16例,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5.4±11.0)d和(73.8±50.5)d,总住院时间分别为(29.0±9.4)d和(86.3±59.4)d,伤口愈合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在深部胸骨伤口感染组明显延长(P<0.05)。深部胸骨伤口感染行保守治疗10例,积极治疗6例,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94.1±60.3)d和(29.2±8.5)d,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06.3±68.1)d和(43.1±11.4)d,采取积极清创后伤口愈合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有明显下降(P<0.05)。痊愈19例(90.5%),死亡2例(9.5%)。随访感染无复发。结论心血管术后胸骨伤口并发症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应根据伤情种类、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治疗方案,重点预防和早期发现加上充分引流和彻底清创对减少该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王常田黄海嵘张雷吴海卫许飚李德闽
关键词:心血管手术胸骨伤口并发症外科治疗
全肺切除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分析
2005年
申翼景华常春林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罗立国董国华钱建军许飚
关键词:晚期肺癌全肺切除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