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输血
  • 3篇细胞
  • 2篇血液
  • 2篇贫血
  • 2篇患儿
  • 2篇红细胞
  • 2篇肺炎
  • 1篇蛋白测定
  • 1篇低年资
  • 1篇低年资护士
  • 1篇动轮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谱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标本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测定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维生素

机构

  • 16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16篇李兰霞
  • 7篇郭改玲
  • 5篇马涛
  • 4篇贾新勇
  • 3篇张月玲
  • 2篇张玉春
  • 2篇朱瑞
  • 1篇马永明
  • 1篇陈保红
  • 1篇柴翠萍
  • 1篇田宏俊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细胞和血小板临床输注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临床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为临床正确输注提供建议。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红细胞和浓缩血小板输注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采用红细胞成分输注的患者为647例,采用浓缩血小板进行输注的患者为221例。记录患者输注时的血红蛋白升高情况、实际血小板回收率和校正血小板增加数,进而评价两组输注的有效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红细胞成分输注有效性最高的科室为内科,为76.47%(P<0.05),红细胞成分输注有效性最低的科室是外科,其有效率为50.75%(P<0.05),单次输注的24CCI有效率和24hPPR有效率最高(P<0.05),频繁输注24CCI有效率和24hPPR有效率最低(P<0.05)。结论:临床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时应注意进行组织配型并尽量减少输血的次数,提供其治疗的有效性。
李兰霞
关键词:红细胞有效性
缺铁性贫血时4项红细胞参数的变化与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患者4项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病例组)和79例健康人(对照组)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4项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同时对缺铁性贫血患者作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和骨髓涂片铁染色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4项参数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4项参数、异常红细胞形态与骨髓涂片铁染色诊断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4项参数检测方便、易行,联合应用和综合分析对诊断缺铁性贫血意义更大,可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项初筛指标。
李兰霞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红细胞计数铁染色红细胞容量红细胞指数血红蛋白测定
大量输血对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
2017年
目的 探讨临床大量输血对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48例输血患者按输血量进行分组,将输血量〉2 000 ml的患者设为观察组(170例),输血量1 000 ml-2 000 ml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78例).观察两组输血前后血液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氧饱和程度、二氧化碳分压、国际标准化比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红细胞比容、血液酸碱度的变化.结果 输血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较输血前延长;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较输血前显著下降;红细胞比容、血氧饱和程度较输血前增加,血液酸碱度上升呈弱碱性,二氧化碳分压较输血前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 大量输血易导致患者血红蛋白、血液酸碱度、红细胞比容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减少,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国际标准化比率、氧饱和程度上升.输血量越多其影响越大.
李兰霞贾新勇马涛
关键词:大量输血血液指标急救医学输血安全
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方法从我院选取4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中患者首先进行止血,延迟输血过程;观察组的患者则根据检测情况,判断是否立即给予输血。待输血结束后,将两组产后出血患者在不同输血方法下的凝血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结果在经过不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量输血的过程中需根据凝血指标调整输血情况,以达到有效输血。产后出血患者凝血指标对大量输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李兰霞贾新勇张月玲郭改玲马涛
关键词:凝血指标变化
品管圈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2014年9~11月、2015年2~4月该院急诊血常规实验室周转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制定相应对策组织实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TAT)不合格率由活动前5%降至活动后1.4%,效果显著。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通过对急诊检验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提高急诊检验及时准确性,实现无误检、无投诉、无抱怨,满足临床需求。品管手法的应用,提高了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李兰霞张月玲郭改玲贾新勇马涛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血常规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检测采用咽拭子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腹泻标本采取标本涂片显微镜检查、病原菌常规培养以及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总结患儿的腹泻发生率,并作腹泻病因学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发生率为43.40%,不同年龄患儿发生率为27.55%,病因学分析患儿合并腹泻以细菌性肠炎最多,占50.43%,其次是病毒性肠炎,占27.83%。结论: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以细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较为常见,细菌性肠炎以学龄前患儿为最高,病毒性肠炎在婴幼儿中最多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李兰霞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腹泻
一种血液检测用传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检测用传送装置,包括采血平台、验血平台、传送机构及传送机构固定架,所述传送机构由传送带、主动轮和一个以上的从动轮组成,所述传送带包裹在主动轮和一个以上的从动轮上,传送带的表面上固定安装一个以上的试...
马涛朱瑞李兰霞
文献传递
心肌酶谱、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FPG)和乳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0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和131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FPG和乳酸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FPG和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FPG和乳酸联合检测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
郭改玲李兰霞张玉春贾新勇
关键词:手足口病心肌酶C-反应蛋白血糖
一种一次性可加热输血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加热输血器,包括通过管路依次串联的瓶塞穿刺器、滴斗、加热袋、三通接口、接头,所述瓶塞穿刺器的头部设有瓶塞穿刺器保护套,所述滴斗上方设有进气器件,所述滴斗内设有血液及血液成分过滤网,所述加热袋外...
李兰霞朱瑞马涛
文献传递
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A组),同期进行外科手术的72例(B组)、72例健康体检者(C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组研究对象的WBC(白细胞)值及VCS参数进行检测,观察比较3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与B、C两组的WBC值与NE(中性粒细胞)、LY(淋巴细胞)、MO(单核细胞)的VCS参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血液细菌感染后检测白细胞VCS参数可作为鉴别感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郭改玲张玉春李兰霞
关键词:细菌感染白细胞VCS参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