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铁培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网膜
  • 8篇视网膜
  • 7篇血管
  • 6篇细胞
  • 5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 5篇色素上皮
  • 5篇上皮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4篇上皮细胞
  • 3篇色素上皮细胞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糖尿病视网膜...
  • 3篇病变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衢州市人民医...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朱铁培
  • 13篇马进
  • 5篇张倩茹
  • 4篇欧会林
  • 3篇姚克
  • 2篇叶娟
  • 1篇王瑶
  • 1篇童毓华
  • 1篇陈瑛
  • 1篇张怡
  • 1篇章征
  • 1篇苏兆安
  • 1篇叶盼盼
  • 1篇金凯

传媒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第三届中国眼...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2011年浙...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屈光稳定性
2011年
目的对比分析25-gauge(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与20-G手术术后眼屈光稳定性。方法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21例(121眼)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眼底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l眼采用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B组60眼采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比观察术前与术后1周、4周和12周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改变。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和4周.B组视力优于A组(X^2=8.81、6.65,P均〈0.05)。A组术后屈光度向远视漂移,在术后12周回归至接近术前水平。B组术后屈光度向近视漂移。A组术后1周、4周、12周较术前改变的平均球镜度为(±1.93±0.07)D、(+1.06±0.04)D、(+0.15±0.03)D,较术前改变的平均散光度为(1.62±0.07)D、(1.0S±0.05)D、(0.41±0.03)D。B组术后1周、4周、12周较术前改变的平均球镜度为(-0.06±O.02)D、(-0.04±0.03)D、(-0.03±0.02)D,较术前改变的平均散光度为(0.05±0.01)D、(0.03±0.01)D、(0.03±0.02)D。术后l周、4周、12周球镜度改变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拇200.6、159.3、26.0,P均〈0.01)。术后各时间段散光度改变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73.4、156.3、82.3,P均〈0.01)。A组角膜散光屈光率(SimKl-K2)、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表面规则指数(sin)在各个时问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1、3.44、3.28,P〈0.05),而B组患者各角膜地形参数在术前、术后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之间在术后短期内角膜SimKl.K2、SAI、SRI的改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1.5、45.5、47.0。P〈0.05)。结论与20.G常规玻璃体切割手术相比,25一G微创玻璃体视
陈瑛马进朱铁培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屈光外科手术微创
缺氧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opticin分泌的影响
朱铁培马进
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定量分析视网膜大血管腔内直径变化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2012年
目的探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定量检测视网膜大血管腔内直径变化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15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10例正常血压对照者分别按年龄段分组,采用SD—OCT定量检测跟底视网膜大血管腔内直径变化,包括视网膜动脉腔内直径(RAIC)、静脉腔内直径(RVIC)及动静脉腔内直径比值(RAVICR)。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各年龄组间检测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再按患者不同血压值分组,进行多重比较的SNK检验;患者血压对视网膜大血管腔内直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RAVICR与舒张压、收缩压、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各年龄组(〈40、40~49、50—59、60~69、/〉70岁)RAIC分另0为(93.0±6.3)、(86.2±6.1)、(84.5±5.1)、(84.0±5.5)、(81.7±5.4)μm,RVIC分男4为(129.4±5.8)、(130.7±6.5)、(129.6±5.4)、(132.2±6.4)、(131.6±5.1)μm,RAVICR分另0为(0.720±0.07)、(0.661±0.06)、(0.653±0.04)、(0.637±0.06)、(0.621±0.05)μm,均较正常血压对照者检测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IC:t=-4.813,-10.893,-15.689,-8.811,-10.151;RAVICR:t=-3.276,-8.654,-13.470,-7.801,-9.210;P〈0.05)。高血压患者按收缩压分组,进行组间RAIC和RAVICR多重比较的SNK检验,显示140~149mmHg(1mmHg=0.133kPa)组与170~179mmHg组(q=9.46,10.61)、140~149mmHg组与≥180mmHg组(9=11.03,13.98)、150~159mmHg组与170—179mmHg组(g=8.13,8.82)、150~159mmHg组与≥180mmHg组(q=9.01,9.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舒张压分组进行组间RAIC和RAVICR多重比较的SNK检验,显示90~99mmHg组与100~109mmHg组(q=6.79,5.95)、90~99mmHg组�
马进童毓华欧会林朱铁培
关键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手术联合全氟丙烷眼内填充疗效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 客观评价视网膜内界膜(ILM)剥离手术联合全氟丙烷(C3F8)眼内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31例33只眼,手术前屈光度-9.5~21.0D,平均屈光度(-13.1±-3.6)D,眼轴26~32mm,平均眼轴长度(28.3±2.1)mm,均伴有黄斑部的巩膜葡萄肿而不伴有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采用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ILM剥离和10%C2F8眼内填充,手术中采用曲安奈德(TA)标记ILM。手术后1、2、3、4、8个月复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最佳矫正中心视力和黄斑部的结构变化。结果手术后1个月开始,黄斑部视网膜劈裂即已显著改善,最佳矫正中心视力获得相应提高,随时间的延长,黄斑部结构无明显变化。手术前及手术后1、2、3、4、8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327.6±51.7)、(165.2±22.6)、(159.3±28.7)、(167.7±17.1)、(142.7±13.8)、(169.1±19.6)μm。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1~8个月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t=9.21,9.23,9.21,10.67,9.21;P〈0.05),手术后各时间段之间比较,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个月至随访末期,黄斑部劈裂复发3只眼,占9.1%。结论视网膜ILM剥离手术联合C3F8眼内填充可有效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手术后远期劈裂的复发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马进朱铁培张倩茹叶盼盼
缺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Opticin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缺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Optic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原代培养人眼RPE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3~6代细胞,接种于含DMEM培养液的6孔板中,于缺氧条件下或加入不同浓度(1、10、50及100μg/L)VEGF进行培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缺氧后RPE细胞中VEGF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培养液中Opticin蛋白含量。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明胶酶活性。组间检测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蛋白印迹法检测,显示缺氧组RPE细胞内Opticin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而RPE细胞培养液中,缺氧组Opticin蛋白含量明显下降。逆转录PCR检测,缺氧组12、24hVEGFmRNA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81±0.04、0.67±0.07,均较正常对照组VEGFmRNA表达灰度值(0.21±0.0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60,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性VEGF后,RPE细胞内Optici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添加1、10、50及100μg/L的外源性VEGF后,RPE细胞培养液中,Opticin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65±0.02、0.52±0.04、0.23±0.03、0.30±0.03,均较正常对照组Opticin蛋白表达灰度值(0.73±0.04)明显下降(F=141.38,P〈0.05)。明胶酶谱法分析,显示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相对应的位置出现明显的消化条带,且酶的活性随VEGF浓度的增加而递增。低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可抑制由VEGF引起的RPE细胞培养液中Opticin蛋白含量减少。结论缺氧及VEGF作用可影响RPE细胞培养液中Opticin蛋白分泌,可能与增多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对Opticin蛋白的酶解作用有关。
马进朱铁培张倩茹欧会林
关键词:蛋白聚糖类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色素上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和TGF-β2对RPE细胞介导胶原凝胶收缩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马进张倩茹朱铁培姚克
关键词:人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的视网膜微血管网量化分析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视网膜徼血管网图像的二值化及测量重复性研究  目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血流成像(OCTA)是近年来眼底成像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在传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的基础上,OC...
朱铁培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流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文献传递
计算机辅助重要眼病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叶娟金凯楼丽霞姚克陈梦露汪伊洁苏兆安王瑶朱铁培徐宇峰王琳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大数据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医疗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代人类健康发展的需求。基于大数据驱动发展的“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医疗服务的必然趋势。视觉健康对保障生活质量至关重...
关键词:
关键词:互联网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角膜形态改变
朱铁培叶娟
囊袋内灌注双手法劈核晶状体原位超声粉碎改良在玻璃体视网膜术中应用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囊袋内灌注联合双手法劈核晶状体原位超声粉碎技术改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探讨高效、安全、保持晶状体原位的超声粉碎手术技巧。方法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56例(58只眼)合并晶状体混浊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或合并前段PVR需联合去除晶状体的玻璃体手术患者。其中31只眼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4只眼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VI期),7只眼为玻璃体出血,6只眼为伴有前段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晶状体核硬度为III—IV级。手术中先行置入玻璃体腔灌注导管并关闭灌注,双手玻璃体切割穿刺口分别插入带灌注的9号(20G)针头和超声粉碎头(Millennium)。刺破晶状体前囊,利用灌注液白行水力分层,超生粉碎刻槽,双手法“十字形”手工劈核,“分而治之”,双手协助挤夹碎核并“送入”超生粉碎头,完整清除皮质和核后,打开玻璃体腔灌注,转为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术中需联合眼内硅油填充的33只眼,均完整去除晶状体的前后囊膜;其余25只眼均保留完整的后囊膜。记录超声时间及能量。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在原位清除晶状体并保持了后囊膜的完整性,术中均能保持前房深度的正常稳定,术中无虹膜晶状体隔的前后移动,无晶状体核沉人玻璃体腔,无角膜、巩膜穿刺口、虹膜损伤的发生。25只保留完整后囊膜的患眼,均在术后1-3个月二次置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视力获得不同程度提高。整个操作便捷,快速有效,平均超声时间为50s,最大超声能量均设定在20%以下。结论囊袋内灌注联合手法劈核能有效控制晶状体的原位超声粉碎,手术快捷,损伤小,临床适用性显著。
朱铁培欧会林章征马进
关键词:晶状体劈核玻璃体切割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