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辉

作品数:53 被引量:47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成像
  • 15篇影像
  • 15篇磁共振
  • 12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肿瘤
  • 9篇多层螺旋CT
  • 6篇原发性
  • 6篇X线
  • 6篇MRI
  • 6篇病理
  • 5篇影像学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细胞
  • 4篇影像表现
  • 4篇造影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机构

  • 49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医学科...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作者

  • 53篇曾辉
  • 33篇梁长虹
  • 19篇黄飚
  • 15篇王为岗
  • 11篇张金娥
  • 11篇黄美萍
  • 7篇赵振军
  • 6篇吴海军
  • 6篇张忠林
  • 5篇郑君惠
  • 5篇刘其顺
  • 5篇曾琼新
  • 4篇刘艳辉
  • 4篇李景雷
  • 4篇吕永革
  • 3篇吴胜勇
  • 3篇杨茂洪
  • 3篇专庆春
  • 3篇茹光腾
  • 3篇祁吉

传媒

  • 7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放射学实践
  • 5篇影像诊断与介...
  • 5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国外医学(临...
  • 1篇首都医药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眼科学报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示教片
2007年
韩-薛-柯病的影像诊断 韩-薛-柯(Hand-Sculler-Christian, HSC)病又称黄脂瘤病(xanthomatosis),属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 HX)中的一类。组织细胞增生症X又称朗格罕氏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是Langerhans细胞或其前体增生紊乱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曾辉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X示教片韩-薛-柯病影像诊断
舌癌术前MRI分期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研究舌癌MRI表现及MRI对舌癌术前分期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分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前瞻性分析39例舌癌患者,行MRI检查;分析其MRI征象,术前MRI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RI对肿瘤的累及部位、深度和范围有较好显示,但对小淋巴结的检测和鉴别淋巴结的性质存在困难.MRI对原发灶T1~T4TNM分期敏感性分别为100%、83.3%、90.9%和82.6%,特异性为63.5%、83.5%、63.6%和82.6%;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0.8%.特异性为75.0%,准确性为66.7%,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76.2%;术前AJCC分期Ⅰ、Ⅱ、Ⅲ、Ⅳ期敏感性分别为100%、85.7%、92.3%和88.9%,特异性分别为66.7%、76.3%、76.9%和77.8%.舌癌浸润深度小于3、3~6、6~9和大于9 mm 4组的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差异(P<0.05),6~9 mm组与大于9 mm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可作为舌癌TNM分期、AJCC分期的重要依据,MRI征象、临床表现结合舌癌浸润深度可提高舌癌术前分期准确性.
曾辉梁长虹周正根郑君惠曾琼新
关键词:舌肿瘤肿瘤分期
下肺结核的CT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研究下肺结核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经病理、痰查结核菌或抗结核治疗追踪的不合并上肺结核的卜肺结核的CT表现。结果 大片实变型和小叶肺炎型病灶内常见虫蚀样空洞、支气管含气征、支气管扩张和钙化。空洞型以薄壁空洞多见,内外壁多光滑,无或少液平,壁上多见钙化,同侧/对侧支气管播散有特征性。闭块或类圆型无/浅分叶,平扫密度接近水,无/轻度强化,包膜和间隔强化和钙化。近肺门侧病灶周围炎、无强化和不典型胸膜凹陷征为其特征表现。结核肉芽肿可显著强化。结论 CT有助于下肺结核的诊断。
张金娥梁长虹赵振军曾辉
关键词:肺结核CT诊断
多层螺旋CT的螺距,床速,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等宽探测器多层螺旋CT螺距、床速及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ULTRA QA模扫描,测量不同螺距、床速及层厚情况下,图像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噪声,比较其图像质量.结果:不同螺距、床速或层厚下,螺旋CT图像质量不同.结论:当层厚两倍于探测器采集单元的宽度且床速较慢时图像质量最佳.
茹光腾黄飚曾辉王为岗肖远球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螺距图像质量
中早期Paget's病影像学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附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中早期Paget's病X线、CT与E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方法报道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具有完整资料的Paget's病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X线平片显示病变沿应力线分布,CT显示病灶区骨质呈绒毛样改变,间有斑片状磨玻璃样改变。结论X线,CT征象与Paget's病中早期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对中早期Paget's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王为岗梁长虹曾辉候富林
关键词:畸形性骨炎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生长方式的影像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起始部位与生长方式,分析其影像学特异性征象。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之CT/MR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文献复习。结果病灶成份以纤维组织为主者多局限于皮质内生长;病灶成份以编织骨为主者,易穿入髓腔弥漫生长。结论病变起始骨皮质,按病理组织学不同成份,决定其生长方式。CT/MR影像显示起始部位与发展趋势,具有特殊定性诊断价值。
王为岗黄飚梁长虹曾辉赵振军
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CTMR骨肿瘤
超顺磁性氧化铁诊断肝脏小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 (商品名为菲立磁 ,Feridex)对肝脏小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 ,以及滴注后的最佳扫描时间。方法  17例经B超或CT检查发现肝脏内小病灶患者 ,经常规MR平扫和增强扫描 1~ 3d后 ,经静脉滴注菲立磁 (0 0 5ml/kg) ,并于 0 5、3、6h后进行扫描。主观目测菲立磁增强后肝脏小病灶的显示情况 ,定量分析菲立磁增强后肝脏信号下降情况。结果 菲立磁增强后扫描可显示肝脏内直径小于 1cm的病灶 2 1个 ,明显多于常规MR检查 (8个 )。菲立磁应用后小肝癌和容易与肝癌混淆的局灶性结节增生和再生结节信号变化明显不同。菲立磁增强后扫描 ,肝脏T2 WI、T1WI信号均较增强前下降 (P <0 0 1) ;滴注菲立磁后 0 5、3、6h扫描 ,T2 WI各时间点的肝脏信号下降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菲立磁能显著提高肝脏小病灶的检出率 ,而且对肝脏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有利的依据。
黄飚梁长虹曾辉黄美萍林韩斌
关键词:造影剂肝肿瘤菲立磁
新生儿及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多层螺旋CT心血管成像被引量:27
2004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婴儿多层螺旋CT(MSCT)心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MSCT对比增强心脏检查 83例 ,所有病例均作心脏超声 (US)对照 ,并经手术或X线心血管造影证实。结果 MSCT对先心病畸形的诊断敏感性 96.99%、特异性 99.5 7%、准确率 95 .71%。其中 ,心脏部分畸形 80处 ,MSCT与US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879,P =0 .3 5 2 ) ;心外部分畸形 15 3处 ,MS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US(χ2 =3 6.6,P =0 .0 0 0 )。MSCT与US联合诊断准确率 99.14 %。结论 MSCT对新生儿及婴儿先心病畸形的检出优于US 。
黄美萍梁长虹曾辉刘其顺张忠林张金娥黄飚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描记术诊断显像
结节性筋膜炎的影像表现
目的分析结节性筋膜炎(NF)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NF的影像表现,其中包括4例CT及5例MRI。结果9例NF中,5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腹壁,2例位于外耳道。最大直径为1...
吴海军曾辉颜荣华罗伟王为岗梁长虹刘艳辉
文献传递
23例胸骨原发性肿瘤影像学诊断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胸骨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胸骨肿瘤患者X线胸片、CT及MRI影像资料,其中17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1例行X线胸片+CT检查。结果 1例X线胸片与CT均表现为骨性突起,与术后组织病理相符;17例行CT检查者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2例,混合性骨质破坏4例,骨性突起1例;其中软组织肿块9例,与组织病理相符14例;MRI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混合性骨质破坏1例,软组织肿块2例,与术后组织病理相符2例。结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为原发性胸骨肿瘤主要影像学特征,影像学检查用于胸骨肿瘤术前诊断有较高价值。
吕永革谭永良专庆春梁焕莲吴倩红陈素云曾辉
关键词:胸骨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