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昭书

作品数:3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3篇政治法律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法医
  • 10篇多态
  • 9篇法医学
  • 8篇多态性
  • 7篇基因
  • 6篇单核
  • 6篇单核苷酸
  • 6篇单核苷酸多态
  • 6篇单核苷酸多态...
  • 6篇核苷
  • 6篇核苷酸
  • 5篇位点
  • 5篇脑损伤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4篇汉族
  • 3篇遗传多态
  • 3篇遗传多态性
  • 3篇物证
  • 3篇法医物证

机构

  • 25篇郑州大学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郑州市中心医...
  • 3篇郑州市公安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河南省实验动...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广州市公安局
  • 1篇深圳市公安局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33篇曾昭书
  • 7篇朱运良
  • 7篇廖志钢
  • 4篇李瓅
  • 3篇闫红涛
  • 3篇方宇
  • 3篇杨卫红
  • 2篇刘良
  • 2篇郑红
  • 2篇张璐
  • 2篇程晓丽
  • 2篇郭克民
  • 2篇丁梅
  • 2篇赵美乐
  • 2篇黄代新
  • 2篇张广政
  • 2篇张莉蓉
  • 2篇王磊
  • 2篇王黎
  • 2篇钟明霞

传媒

  • 9篇郑州大学学报...
  • 6篇中国法医学杂...
  • 4篇河南职工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法律与医学杂...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刑事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全国第六次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R-RFLP法分析北方汉族人群HLA-B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以PCR-RFLP法分析HLA-B基因多态性的方法,并对105名北方汉族人群酶切片段类型、频率进行调查,为其法医学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酚/氯仿抽提法抽提样本DNA;PCR扩增HLA-B基因的外显子2,3;NlaIII酶切PCR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检测酶切结果;DNA测序确认酶切位点。结果HLA-B特异性扩增片段长度为943bp,以NlaIII酶进行酶切时在北方汉族人群中获得了14条片段,20种谱带类型,观察到了6个酶切位点。结论仅应用一种内切酶对HLA-B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即可获得多条片段,多态信息含量大大提高,该法可以应用于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等。
曾昭书丁梅朱运良刘志芳孙志刚黄洪武
关键词:HLA-B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中国河南汉族人群D19S253、D12S391和D18S535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中国河南汉族人群中D19S253、D12S391和D18S535等3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对80份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的EDTA抗凝血样,采用PCR和PAGE技术进行检测,并构建等位基因梯阶。结果: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杂合度均大于0.763,个体识别力均大于0.904,非父排除率均高于0.531,多态信息含量均高于0.730。结论:中国河南汉族人群中此3个STR位点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赵美乐曾昭书郑旭东齐守文黄代新刘良
关键词:汉族遗传多态性
1338例男性无精症或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男性无精症或少精症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方法1338例男性不育患者按照精液常规检查结果分为无精症组、严重少精症组、少精症组,选取同期320例健康男性为正常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AZF区微缺失分析。结果无精症组和严重少精症组的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入组的研究对象中,AZFc位点缺失在男性不育中占比最高,为4.9%。在118例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中,共有25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以47,XXY核型占比最高,为8.5%。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是男性少精症或无精症等的首选临床检测项目,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于海洋杨静静曾昭书
关键词:无精症少精症Y染色体微缺失不育
河南分离株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2008年
目的:对河南分离株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Fd)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方法:采用改良法提取阴道毛滴虫全基因组DNA,应用特异性引物对Fd基因进行扩增,随机选取河南省内5个地区来源的10个虫株的Fd基因扩增片段直接进行双向测序,应用Chromas和Clustalx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将测序所得Fd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Fd基因(M33717)进行比对,对所得Fd基因的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内5个地区来源的F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无差异,与Fd基因(M33717)对比,在第200位发生碱基插入,插入碱基为ctg,与Fd基因M33717的同源性为99%。结论:经NIHGenBank基因命名委员会认定,本研究中Fd基因为新型基因,收录编号为EU652852。
程晓丽温雯静刘晓东赵国强曾昭书郑红连建华薛长贵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DNA测序
携带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1,APE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内英文摘要中,并检测其体外表达目的基因的水平。方法: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将人APE1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载体LV中,经过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与包装四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并收集携带APE1基因的慢病毒,重组慢病毒感染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元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APE1的表达情况,观察病毒转染效果。结果: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克隆了LV-APE1重组质粒。包装慢病毒,浓缩病毒悬液的滴度为1.0×109 TU/ml。慢病毒颗粒稳定转染大鼠神经元细胞,当感染复数为50时,感染效率100%,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可以检测到重组慢病毒感染大鼠神经元细胞后能高水平表达APE1。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人APE1基因慢病毒载体,并可在体外高水平表达其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为将其进一步应用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张璐方宇曾昭书连亚军许予明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基因治疗
高个体识别力通用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筛选及检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在全基因组中查找能够在世界各大人群中通用的高个体识别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以期为SNPs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奠定基础。方法: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数据库下载270名个体各约4000000个全基因组SNPs分型数据,运用自主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按照较小等位基因频率(MAF)≥0.45的原则提取在中国北京汉族人群、日本东京人群、尼日利亚约鲁巴人群以及美国白人人群中同时存在的SNPs,以焦磷酸测序技术对其中的rs4607417和rs749305在河南汉族人群(n=144)中进行群体遗传学调查,计算Hardy-Weinberg平衡概率(HWP)、杂合度(Het)、多态信息含量(PIC)和个体识别力(DP),并与HapMap的数据(n=45)进行比较。结果:共找到1439个通用的SNPs。在河南汉族人群中,rs4607417和rs749305的HWP分别为0.872和0.423,Het分别为0.476和0.524,PIC分别为0.384和0.388,DP分别为0.616和0.612。与4个人群相比,仅在rs4607417上其等位基因频率与日本东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8,P=0.024)。结论:rs4607417和rs749305是通用的高个体识别力SNPs;前述筛选获得的1439个SNPs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可信度,可用作在世界各人群中通用的个体识别核心SNPs。
曾昭书王黎方宇张书红张广政郭克民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焦磷酸测序
颁证期间的医疗行为与非法行医探讨
2010年
张伟华曾昭书
关键词:非法行医
在大鼠颅脑损伤慢性病程中BCL-2蛋白的表达
1999年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在实验性大鼠颅脑损伤慢性病程中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为颅脑损伤后经过一段时间死亡者确定损伤与死亡的关系提供依据。结果发现:BCL-2蛋白广泛表达于正常大鼠脑内,在伤后3d,其表达降低,至伤后1周降低明显,伤后4周恢复正常。提示在颅脑损伤后4周内死亡者,其死亡与颅脑外伤关系较密切。用免疫组比方法观察BCL-2蛋白在脑内的表达变化,对颅脑损伤后4周内死亡者脑损伤的确定有一定价值。
冯强刘敏彭其毅曾昭书廖志钢吴家■
关键词:BCL-2蛋白颅脑损伤免疫组化法医鉴定
NMDA-Ca^(2+)-NO路径与继发性脑损伤
2002年
当前,对NMDA-Ca2+-NO路径的研究仍是神经科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法医学角度研究该路径的意义在于,该路径能揭示出脑损伤所始发的胞外有害刺激是以何种可能方式逐步传导入损伤波及区域的神经元(细胞)内,并最终产生损害或致其死亡的。对该路径的研究可以为法医学上鉴定脑损伤后的经过时间、脑伤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分子水平的解释。
曾昭书廖志钢张新华
关键词:继发性脑损伤法医学钙离子谷氨酸
CYP3A4* 1G依赖的CYP3A4内含子10启动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构建CYP3A4*1G依赖的CYP3A4内含子10启动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CYP3A4*1G依赖的CYP3A4内含子10的启动子功能。方法:以质粒p GEM-CYP3A4为模板扩增出CYP3A4 c DNA,PCR产物经EcoRV、XbaⅠ双酶切后插入到pc DNA3.1/Hygro(+)的EcoRV、XbaⅠ双酶切位点之间,构建pc DNA3.1-3A4。分别以人基因组DNA和p GEM-CYP3A4质粒DNA为模板,扩增出CYP3A4启动子和CYP3A4内含子10全长(野生型和突变型)序列,插入到pc DNA3.1-3A4的MluⅠ、NheⅠ双酶切位点之间,取代原有的CMV启动子,构建pc DNA3.1-P3A4、pc DNA3.1-W3A4(野生型)和pc DNA3.1-M3A4(突变型)。将质粒转染入HepG2细胞,检测CYP3A4 mRNA表达水平。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经酶切验证与测序鉴定,插入片段的序列和方向与预期完全一致。与转染pc DNA3.1/Hygro(+)的HepG2细胞比较,pcDNA3.1-P3A4、pc DNA3.1-W3A4、pc DNA3.1-M3A4转染组细胞CYP3A4 mRNA表达水平均提高(P<0.05),但pc DNA3.1-M3A4组表达水平低于pc DNA3.1-P3A4和pc DNA3.1-W3A4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CYP3A4*1G依赖的CYP3A4内含子10启动的真核表达载体;CYP3A4内含子10能够启动CYP3A4基因的表达,且存在CYP3A4*1G等位基因依赖性。
赵云龙杨卫红闫良魏璐嫚王沛张卫曾昭书张莉蓉
关键词:CYP3A4真核表达载体启动子内含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