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志钢

作品数:187 被引量:686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7篇医药卫生
  • 117篇政治法律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4篇法医
  • 43篇法医学
  • 37篇病理
  • 29篇脑损伤
  • 28篇法医病理
  • 28篇法医病理学
  • 23篇免疫
  • 20篇细胞
  • 16篇蛋白
  • 16篇法医鉴定
  • 14篇组织化学
  • 14篇法医学鉴定
  • 12篇死亡时间
  • 10篇死后
  • 10篇颅脑
  • 10篇颅脑损伤
  • 9篇电镜
  • 9篇中毒
  • 8篇液压冲击
  • 7篇电击

机构

  • 130篇四川大学
  • 56篇华西医科大学
  • 8篇成都市公安局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 7篇武警医学院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郑州大学
  • 4篇成都市人民检...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深圳市公安局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公安高等...
  • 2篇乐山市公安局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86篇廖志钢
  • 42篇刘敏
  • 38篇易旭夫
  • 33篇邓振华
  • 27篇陈晓刚
  • 20篇王晔
  • 17篇吴家馼
  • 16篇闫红涛
  • 16篇刘敏
  • 13篇胡华子
  • 13篇蔡继峰
  • 13篇陈阳
  • 12篇李凡
  • 12篇李梅
  • 12篇陶涛
  • 12篇李雷波
  • 11篇幸宇
  • 11篇王欣
  • 10篇潘洪富
  • 10篇李斌

传媒

  • 44篇法医学杂志
  • 28篇中国法医学杂...
  • 22篇法律与医学杂...
  • 14篇四川大学学报...
  • 9篇华西医学
  • 7篇中国司法鉴定
  • 6篇刑事技术
  • 5篇证据科学
  • 5篇全国第六次法...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皖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昆虫学报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13篇2007
  • 28篇2006
  • 11篇2005
  • 22篇2004
  • 18篇2003
  • 13篇2002
  • 12篇2001
  • 15篇2000
  • 16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暴力性眼外伤损伤特征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调查分析暴力性眼外伤的损伤程度、部位、致伤物及致盲后遗障碍的类型。方法 对1990~1999年近10年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中的暴力性眼外伤369例进行分析。结果 暴力性跟外伤受害者中男302例,女67例。伤害主要发生于公共场所、乡村及农场。致伤物中以钝器尤以拳掌多见,伤眼中左眼多于右眼。损伤部位以眼睑184例为多见。损伤程度:轻度损伤以单纯眼睑擦伤175例为多见,中度损伤以外伤性瞳孔散大76例和前房积血76例为多见,重度损伤有角巩膜穿孔伤76例和外伤性白内障83例为多见。致盲病变中角膜瘢痕、外伤性白内障分别列第一、二位。结论 暴力性眼外伤的损伤特征研究有利于从多方面综合预防眼外伤,降低眼外伤的发生率。
张志威邓振华陈晓刚易旭夫刘敏刘陇黔廖志钢李波杜春茂曾勇
关键词:高危人群文化程度
大鼠电流损伤c-fos与caspase-8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电击伤的病理机制。方法建立电击伤动物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电击死组、1h、2h、4h、8h及实验对照组。每组5只。电击死组通电致死,其他试验组于电击后1h、2h、4h、8h处死;检测所有实验大鼠心、肝、脾、肺、肾、骨骼肌、皮肤、脑等脏器c-fos及caspase-8蛋白的表达情况,其结果用图象分析技术处理。结果电击各组大鼠心、肝、肺、肾、骨骼肌、脑c-fos蛋白呈强阳性表达,脾脏与皮肤呈阴性表达;电击各组大鼠心、肝、肺、肾、骨骼肌caspase-8蛋白呈强阳性表达,脾脏与皮肤呈阴性表达;结论电击可导致多脏器损伤,c-fos及caspase-8蛋白参与了电流损伤的病理过程。
张付王晔杨静李凡刘敏廖志钢
关键词:电流损伤CASPASE-8
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脑干c-fos mRNA表达的定位观察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研究大鼠中度侧位液压冲击脑损伤时脑干c fosmRNA及其表达产物Fos变化规律。方法 :雄性SD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和损伤组。损伤组动物均给以 0 .2MPa液压冲击脑损伤 ,按冲击后处死时间不同再分为 5min、15min、30min、1h、2h、4h、8h和 12h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c fos在脑干的表达。结果 :脑冲击后 15min~ 12h ,Fos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 ,12h达高峰。冲击后 5min ,c fosmRNA表达开始增强 ,1~ 2h达高峰。结论 :侧位液压冲击脑损伤后c fos在脑干表达迅速增强 ,持续时间较长。
张永亮李灵芝刘敏廖志钢汪秉康吴梅筠吴家
关键词:C-FOS原位杂交脑损伤
人体死后不同时间玻璃体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测定人死后玻璃体液化学成分含量,对多种化学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各自的回归方程,使玻璃体液检测能更广泛地应用于法医实践。方法用日本产OL YMPUS AU400自动生化仪对死后时间在0.5-216h的126例尸体玻璃体液中葡萄糖等11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①玻璃体液中葡萄糖、钠、氯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尿素、肌酐、尿酸、钾、钙、镁、无机磷、微量蛋白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葡萄糖、钾离子和无机磷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好(r=-0.824,0.967,0.880),而尿酸和微量蛋白则不能用于推断死亡时间(r=0.350,0.153)。②死后72h内,死亡时间的逐步回归方程为:Y=-35.15+6.05X,R^2=0.957,X代表玻璃体液钾离子浓度。Y=-27.83+5.49X1-1.35X2,R^2=0.960,X1、X2分别代表玻璃体液钾离子、葡萄糖浓度。Y=-16.37+3.93X1-2.29X2+5.36X3,R^2=0.966,X1、X2、X3分别代表玻璃体液钾离子、葡萄糖、无机磷浓度。结论①玻璃体液中葡萄糖等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改变,其中钾离子在死后72h内与死亡时间最具有线性关系。②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推断死亡时间,可以提高对死亡时间估计的准确性。
陶涛胥劲罗通行廖志钢潘洪富
关键词:法医学化学成分死亡时间推断
四川省2862例非致命性伤害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邓振华李雷波廖志钢黄培军张志威马国成徐嘉才越德成张平
关键词:流行病学
人体血液体外电击致血细胞穿孔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细胞体外电击时细胞膜的结构变化。方法对成人血液分别分组通过220V交流电电击5,10,20,30s和1min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细胞膜的变化。结果电击后,即可以观察到红细胞与白细胞的细胞膜穿孔,其中红细胞穿孔可为一个或多个,形状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白细胞穿孔则为多个,呈筛网状;穿孔细胞数随电击时间延长而增多;电击5s时为6%左右,以后逐渐增加,至电击1min时,穿孔细胞数可达40%左右。结论电流作用可以使血细胞膜发生穿孔,穿孔细胞数随通电时间延长而增多。
王晔刘敏彭雪梅李凡张付张奎廖志钢
关键词:电击扫描电镜法医学
造作体内异物引发医疗纠纷1例被引量:1
2001年
李梅刘敏王欣肖明松廖志钢
关键词:医疗纠纷罕见病例
百草枯中毒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6年
百草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但也有较强的毒性,易致人畜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目前研究认为其中毒损伤机制主要是通过其强氧化作用,使机体内还原酶及脂质的氧化,或直接或间接损伤DNA,使细胞坏死或凋亡。
王晔金波刘敏廖志钢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病理机制
大鼠多器官能量物质变化与死亡时间的联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检测大鼠死后不同器官能量物质的改变情况,探讨死后能量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死亡发生24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腓肠肌、心肌、肝脏组织中ATP、ADP和AMP的含量。结果发现腓肠肌中ATP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到死后8h基本检测不到或微量检测出;心肌、肝脏中组织中ATP含量受死亡方式影响大。ADP在整个检测时间点均能检测到,AMP的含量变化无规律。结论通过高效液相对磷酸腺苷的检测,显示24h内大鼠腓肠肌、心肌和肝脏组织中的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联系,可为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的参考依据。
黄红廖林川廖志钢李斌宋雨金菊
关键词:死亡时间ATPADPAMP高效液相色谱
嗜尸性蝇类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检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5年
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是利用昆虫进行检案的重要一步,常常对案件的侦破起到关键作用。传统上,仅依据其形态学特征来判断嗜尸性蝇类的种属。由于其形态结构复杂和种间形态差异微小等特点,尤其在其幼期很难鉴别其种属。利用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和Ⅱ(COⅠ和COⅡ)的序列对嗜尸性蝇类进行种属鉴定,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该检测方法能有效地将嗜尸性蝇类鉴定到属种的水平,目前国内尚无这方面的报道,本文对国外这方面工作的进展作一综述。
蔡继峰廖志钢
关键词:种属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法医鉴定学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