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贤秀

作品数:33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基因
  • 8篇肿瘤
  • 8篇抗菌肽
  • 5篇死因
  • 5篇肿瘤坏死因子
  • 5篇克隆
  • 5篇坏死
  • 5篇坏死因子
  • 4篇药物
  • 4篇细胞
  • 4篇多肽药物
  • 3篇真菌
  • 3篇杀菌肽
  • 3篇杆菌
  • 3篇大肠杆菌
  • 2篇银染
  • 2篇杂合性
  • 2篇杂合性丢失
  • 2篇溶酶
  • 2篇受体

机构

  • 32篇南京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医药股份...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江苏省老年医...

作者

  • 32篇徐贤秀
  • 12篇董雪吟
  • 6篇谢维
  • 5篇邱奇峰
  • 4篇张洪祖
  • 4篇周爱武
  • 4篇沈益
  • 4篇朱德煦
  • 4篇华子春
  • 4篇金卫新
  • 3篇窦非
  • 3篇郭宁如
  • 3篇吴绍熙
  • 3篇邱英华
  • 3篇张宏
  • 2篇王华
  • 2篇奚涛
  • 2篇郭冬林
  • 2篇杨天明
  • 2篇朱龙根

传媒

  • 5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科学(C...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遗传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5篇1997
  • 8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菌肽cecropin-Xm在大肠埃希菌中的串联表达与抑瘤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在TNFα基因3′端连接抗菌肽cecropin-Xm基因多拷贝串联体,与温度诱导的表达载体pRCs组成表达载体pRCs-TNFα-(cecropin-Xm)n(n=1,2,3),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TNFα-(cecropin-Xm)n(n=1,2,3)。SDS-PAGE结果显示,在同样表达条件下应用BL21(DE3)/pRCs-TNFα-(cecropin-Xm)2表达系统可获得比BL21(DE3)/pRCs-TNFα-cecropin-Xm系统多出一倍的目的物cecropin-Xm。融合蛋白经CNBr切割后用CM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5%的具有抑菌活性的抗菌肽cecropin-Xm,体外MTT抑瘤实验表明cecropin-Xm具有广谱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且对正常细胞影响极小。
沈益劳学刚耿伟张洪祖徐贤秀
关键词:抗菌肽抑瘤作用
杀菌肽-X的基因构建、生产工艺及用途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生产多肽药物领域,其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新药,可抗肿瘤及治疗耐药菌感染疾病。本发明参照了杀菌肽CMIV的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其基因。;将合成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两种体系融合表达,表达水平分别为50%和30...
徐贤秀朱龙根朱德煦董雪吟邱奇峰谢维
文献传递
脑胶质瘤中EGFR基因扩增和10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及10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LOH10)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和RFLP方法对55例各种类型的脑胶质瘤的EGFR基因扩增和10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17例Ⅲ—Ⅳ级恶性星型细胞肿瘤中的7例(7/17),1例髓母细胞瘤(1/10),1例极性成胶质细胞瘤(1/5)和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存在EGFR基因的扩增和/或重排。6例Ⅲ—Ⅳ级高恶性星型细胞肿瘤(6/17)和1例髓母细胞瘤(1/10)存在10号染色体的丢失。15例Ⅰ—Ⅱ级星型细胞肿瘤和7例室管膜瘤中未见EGFR扩增和10号染色体丢失。结论:EGFR基因扩增和10号染色体丢失在各种级别的胶质瘤中的分布是非随机的,这两种遗传改变的概率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提示EGFR基因扩增(或重排)和10号染色体的丢失与恶性胶质瘤的发展相关。
杨天明李耀华金卫新徐贤秀
关键词:脑胶质瘤10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
26个Ⅱ型糖尿病家系葡萄糖激酶等三个候选基因的连锁分析
2000年
目的 探求常见的Ⅱ型糖尿病与若干候选基因的关系。方法 选择葡萄糖激酶(GCK)、脂肪酸结合蛋白 2 (FABP2 )、NIDDM1(D2S140 )基因的遗传标志在 2 6个中国人Ⅱ型糖尿病家系中进行连锁分析 ,连锁分析在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两种遗传模式下进行。结果  (1)根据GCK基因遗传标志的连锁资料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 (2 5 0 10家系 )的LOD(logarithmofodds)值最大为 0 6 0 0 70 4(θ=0 0 0 0 0 0 0 ) ,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 (2 5 0 0 2和 2 30 0 2 )的LOD值最大为 0 90 30 88(θ =0 0 0 0 0 0 0 ) ;(2 )根据FABP2基因遗传标志的连锁资料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 (6 0 0 0 1家系 )的LOD值最大为 0 8842 6 1(θ=0 0 0 0 0 0 0 ) ,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 (2 5 0 0 2 )的LOD值最大为 0 90 30 88(θ =0 0 0 0 0 0 0 ) ;(3)根据NIDDM1基因遗传标志的连锁资料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 (2 0 0 10家系 )的LOD值最大为 1 12 830 1(θ =0 0 0 0 0 0 0 ) ,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单个家系 (2 5 0 0 3)的LOD值最大为 0 90 30 88(θ=0 0 0 0 0 0 0 )。结论 本研究中虽然无足够证据说明GCK、FABP2、NIDDM13个基因的变异是否是Ⅱ型糖尿病的主?
马立隽王华陈家伟何戎华班博金卫新沈捷华子春徐贤秀柴建华
关键词:糖尿病
蛋白质变体活性预测模型及其在肿瘤坏死因子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1996年
提出了一种预测蛋白质变体活性的简单模型.这种模型不涉及复杂的理论运算,而是试图通过分析蛋白质疏水核心和疏水表面区域的氨基酸定点突变后分子结构的变化,来预测变体的活性变化,以肿瘤坏死因子的两处亮氨酸残基(L29,L157)突变后的活性变化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分子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唐卫东奚涛王波郭冬林徐贤秀朱德煦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分子设计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6年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作为胞外纤溶酶系统的一员,以糖基磷脂酰肌醇锚的形式固定于细胞膜上,它参与了胞外纤溶酶活性的调节,具有内化受抑制的尿激酶的功能;同时参与了胞外信号的传递;另外它对癌症的临床预后及抗癌转移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周爱武吴海宏徐贤秀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
Cecropin-X发酵过程中工程菌质粒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通过连续斜面转接实验 (5 0次 )检测重组Cecropin X工程菌质粒的结构稳定性 ,采用 30L自动控制发酵罐观察不同培养基 ,有无选择压力和溶氧高低等培养条件对质粒分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工程菌质粒具有结构稳定性和分裂不稳定性。当外源蛋白表达时 ,便会出现分裂不稳定性 ,表达量越高 ,质粒丢失情况越严重。经1 2h的培养 ,当采用TB和 2×LB作为发酵培养基时 ,带质粒的菌为 6 8 5 %和 98 0 % ,包涵体得率有很大差异 ,干重分别为 1 2 4和 0 4 0g L。发酵培养基中 (TB)氨苄青霉素浓度为 0和 1 0 0 μg mL时 ,带质粒的菌为 6 8 5 %和 92 0 % ,包涵体得率基本一致 ,干重分别为 1 2 4和 1 2 0g L。通过改变搅拌速度来调节溶氧量 ,当转速为 1 5 0和 2 5 0r min时 ,带质粒的菌为 6 8 5 %和 1 0 0 % ,包涵体得率有较大差异 ,干重分别为 1 2 4和 0 71g L。
邱英华沈益王玉海徐贤秀董雪吟张洪祖
关键词:发酵质粒稳定性
人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物2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1996年
人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物2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周爱武裴轶董雪吟谢维徐贤秀(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国家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Activator,PA)对血液中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纤溶酶原激...
周爱武裴轶董雪吟谢维徐贤秀
关键词:HPAIBACULOVIRUSINSECTGENE
裴氏着色真菌种特异性DNA探针的筛选
1997年
通过斑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技术,首次从已构建的裴氏着色真菌基因组DNA库中筛选出种特异性DNA探针。首先借助斑点杂交技术,筛选出与紧密着色真菌、皮炎万氏霉、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和甄氏外瓶霉及细菌、人白细胞等无同源性的二个DNA片段;再经Southern印迹分析,确认其中的Bf片段(约3.1kb)具有良好的裴氏着色真菌种特异性,并初步显示具有多态性特征。
张宏吴绍熙郭宁如郭宁如周爱武
关键词:裴氏着色真菌DNA文库DNA探针
转染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2基因对纤维肉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1996年
作者将转染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2(PAI-2)基因的纤维肉瘤细胞克隆和对照细胞铺在同位素标记的3H-细胞外基质(ECM)上,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释放到培养液中的同位素。并进行裸小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和组织学研究,以了解PAI-2在肿瘤细胞侵袭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AI-2可抑制肿瘤细胞降解3H-ECM能力,抑制率达86.5%。HE染色种植瘤切片,光镜观察显示,在实验组瘤组织的周围有加厚的包膜,而对照组瘤组织旁无明显的包膜。包膜是肿瘤细胞侵袭的障碍,因此。
曹祥荣章玲苏长青王革平王革平徐贤秀戴君勇
关键词:纤维肉瘤纤溶酶原激活物肿瘤侵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