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淼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扬州市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髂静脉
  • 5篇静脉
  • 2篇血管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支架植入
  • 2篇植入
  • 2篇裸支架
  • 2篇内膜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剥脱...
  • 1篇动脉狭窄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管内膜
  • 1篇血管内膜增生

机构

  • 6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6篇陈兆雷
  • 6篇徐淼
  • 6篇孙元
  • 5篇张喜成
  • 2篇李晓强
  • 1篇张喜成
  • 1篇王磊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支架置入下腔静脉不同长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价腔内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闭塞性病变(NIVLs),支架置入下腔静脉的安全性及对髂静脉血流的中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7年6月采用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非血栓型髂静脉病变患者共197例,其中支架置入下腔静脉大于10mm者共141例,5-10mm者共34例,小于5mm者共22例,门诊定期随访评估双侧髂静脉再狭窄或血栓形成、支架通畅情况。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样本比较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公式分析;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再选择校正t检验。结果197例共置入髂静脉支架205枚,术后随访平均58.7个月。对侧无髂静脉血栓形成,支架发生再狭窄或血栓形成共6例,支架置入下腔静脉〈5mm者发病率(13.6%,3/22)高于〉5mm者(3.43%,6/175)(P〈0.001),其中5例再行腔内治疗后通畅。中位随访期内初始通畅率为97.0%,初始辅助通畅率为99.5%。结论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NIVLs具有极佳的中远期通畅率,支架置入下腔静脉是安全的,对侧髂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极低,而置人下腔静脉过少,则可能对支架的通畅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张喜成井元虎陈兆雷孙元徐淼
关键词:髂静脉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髂静脉支架植入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的支架形态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髂静脉支架植入后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局部区域的形态和病理学变化,探讨对另一侧髂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12条犬左髂静脉植入裸支架,支架上缘进入下腔静脉(IVC)并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术后4、8、1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取出血管支架及静脉行病理学检查,观察支架表面的新生内膜.结果 12条犬术后无支架闭塞或髂静脉血栓形成.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的裸支架边缘有明显的新生内膜,并向支架中央爬行,以对侧髂静脉开口的下缘最明显.术后4、8和12周的右髂静脉开口部裸支架的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9.33±1.54)%、(10.65±1.01)%和(10.92±1.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示中央支架网丝表面有内膜覆盖,术后4、8周中间支架网丝表面内膜覆盖率分别为(63.58±12.39)%、(97.13±2.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内膜覆盖率为(99.63±0.60)%,与8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静脉支架植入后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彩色超声检查对另侧髂静脉血液回流无明显影响,对侧裸支架边缘有一定程度的内膜增生,中央的支架网丝表面也有胶原纤维沉积、内皮细胞覆盖,并随时间延长明显.但并未观察到在支架网丝间形成桥接.
张喜成陈兆雷孙元徐淼李晓强
关键词:髂静脉裸支架病理学血管内膜增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临床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不仅会加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重度颈动脉狭窄还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1]。因此,针对这部分患者的预防性病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解除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及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在欧美等发达国家,CEA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2]。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42例成功施行CEA手术的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手术及随访资料,比较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CEA对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徐淼张喜成陈兆雷孙元
关键词: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颈动脉狭窄动脉内膜剥脱术
大腔导管手动抽吸和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髂静脉闭塞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与目的:急性髂股型深静脉血栓可导致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治疗方法包括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大腔导管手动抽吸(MA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等技术,本研究比较MAT与PMT术后同期支架置入术治疗髂静脉闭塞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3例髂静脉闭塞继发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MAT治疗(MAT组),35例应用Angiojet系统行PMT治疗(PMT组),两组患者均在血栓清除术后行同期髂静脉支架置入。结果:两组临床技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III级血栓清除率、24 h患肢消肿程度、术后辅助CDT例数、住院时间,所需支架的长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AT组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PMT组,但射线曝光时间长于PMT组,MAT组术中失血量低于PMT组、但尿激酶用量少于PMT组,MAT组总费用少于P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两组支架通畅率、Villalt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MAT或AngioJet PMT急性血栓清除后,同期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IFDVT,临床疗效相似且安全。相比之下,MAT无需特殊器械,花费少,操作简易,减少溶栓药物用量,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徐淼张喜成陈兆雷孙元王磊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股静脉机械溶栓
新型髂静脉支架植入髂静脉的局部流场粒子图像测试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测试一款我们自行设计的新型髂静脉支架植入髂静脉体外物理模型的局部流场变化。方法制作髂-腔静脉连接部的体外物理模型,将设计的新型髂静脉支架和常规血管支架植入体外物理模型中,分别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试不同支架植入后的局部流场变化。结果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测试结果显示,常规血管支架植入后,双侧髂静脉汇合后的液体主流动方向右侧偏移,并出现局部的低流速区域;而植入新型髂静脉后,局部流场则无明显的流场变化,也无涡流产生。结论常规的血管支架按照常规技术植入髂静脉且支架近心端覆盖对侧髂静脉开口,会对局部流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设计的新型髂静脉支架植入后,对局部流场没有明显的影响。
张喜成奚斌黄才安孙元陈兆雷徐淼李晓强
关键词:髂静脉裸支架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狭窄度的评估策略被引量:2
2018年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重要发病因素,对严重的髂静脉狭窄进行纠正和治疗,可减少DVT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纠正下肢深静脉返流,提高非血栓性IVCS的治疗效果。然而临床对如何评估髂静脉的狭窄程度尚无统一标准,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该病的检查技术有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静脉压力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腔内血管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以上方法各有其利弊,本文对IVCS的检查技术及狭窄度的评估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井元虎陈兆雷孙元徐淼韦润泽章杰张喜成
关键词: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