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明英

作品数:1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地理
  • 3篇文选
  • 3篇汉赋
  • 2篇渊源
  • 2篇《七发》
  • 1篇道家
  • 1篇地域文化
  • 1篇敦煌写本
  • 1篇学士
  • 1篇养生
  • 1篇养生论
  • 1篇玉台新咏
  • 1篇缘起
  • 1篇政治
  • 1篇日记
  • 1篇社会
  • 1篇诗经
  • 1篇仕履
  • 1篇视阈
  • 1篇属地

机构

  • 15篇淮北师范大学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徐明英
  • 6篇熊红菊
  • 1篇邱瑰华

传媒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 2篇淮北职业技术...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文献
  • 1篇安徽史学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中国诗歌研究
  • 1篇华中学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离骚》的主人公是祝融
2011年
《离骚》的主人公一般认为是作者自己,但照此理解,牴牾甚多。从作品的整体意境、政治功能来看,《离骚》的主人公不可能是作者自己,而是高阳氏的裔孙、后被帝喾诛于庚寅之日的祝融,《离骚》所述——特别是开篇部分皆依仿祝融事迹。祝融作为《离骚》的主人公是由于他与作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儒家思想的片面影响是造成后人将主人公坐实为作者本人的主因。
熊红菊徐明英
关键词:离骚主人公
《旧唐书》载李善仕履考辨
2015年
唐代注疏学发达,出现了许多博注经史,兼及文集的学者,李善就是其中之一。他有《汉书辩惑》30卷、《文选注》60卷,后者流传至今,影响尤巨。李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旧唐书》的《儒学传》与《文苑传》。研究者对《旧唐书》所载的李善生平仕履史料多有否定,这些意见渐被后来的研究者所秉持,逐步在学界成为通识。但这些否定《旧唐书》的新观点并未经过充分、深入的论证。
徐明英熊红菊
关键词:《旧唐书》旧唐书
《上林赋》的地理虚夸
2018年
司马相如的大赋铺陈体物不无杜撰虚夸之弊,其《上林赋》更突出地表现为地理区域范围、界限的虚夸。为了压倒《子虚赋》中所体现的诸侯声势,彰显天子声威,作者在《上林赋》中对天子上林苑的范围、界限进行了模糊处理与极力虚夸。把有限的边徼引向辽远的外方,借以突显普天王土的帝国气象与天子声威。由此形成了宏伟浪漫的审美风貌。
徐明英
关键词:司马相如《上林赋》地理
论《七发》的乡邦立场
2018年
《七发》寄寓对乡邦前景的热情期许,具有独特的政治属地内涵。枚乘之乡邦吴国为汉初强藩之首,《七发》第六事写吴国首都广陵之江潮,超越天下四方的各色名物胜境,象征吴国雄霸群伦的国势,寄寓了作者处在汉初周秦历史视域下,对吴国一方高自期许的政治愿景。《七发》的怯病养生情节亦兼作经邦强国的政治隐喻。《七发》具有其政治属地内涵,是汉初藩国文学的代表作。
徐明英
关键词:《七发》政治属地
汉赋的文学地理研究刍议
2014年
汉赋源自诗、骚,楚辞是赋的文学地理形态形成的关键环节。以《离骚》为例,它有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但它的时间序列并不清晰,相反,通过对分时性的情状进行空间并置,把属于时间序列的情景并置成空间画卷,变情节叙述为空间铺陈,增强了作品的空间感。汉赋扬弃了楚辞人神杂糅的多元时空,代之以现实的地理空间,汉大赋以地理内容为表现对象,刘勰以"体国经野"概括之。从地理角度来研究汉赋是文学地理学的领域,汉赋这方面的研究尚待进一步开拓,汉赋的地域特色、地理变动与汉赋的关系、汉赋的地理表现等均值得研究。
徐明英
关键词:汉赋渊源地理
俄藏Ф242敦煌写本《文选注》的避讳与年代被引量:1
2010年
诸家对于俄藏敦煌Ф242《文选注》写卷注者、抄写年代多有论列,其论皆据避讳以为说,但结论分歧甚大。又此写本不避唐高宗李治讳,故诸家皆否认它产生于唐高宗李治时期。但结合其它唐写本的讳例及唐代避讳制度与习惯来分析,这个写本符合唐高宗时特殊的避讳实情。再结合写本内容来看,可论定这个写本必是产生于唐高宗时的李善注本,而前此诸家所断之年代皆不可从。
徐明英熊红菊
关键词:敦煌写本《文选注》避讳制度唐写本
论《七发》的道家文化内涵
2019年
《七发》结尾处陈述"要言妙道"的诸方士是一个道家养生大师群体,道家养生论是《七发》之要旨;全文以道家逻辑结撰全篇;其篇章线索取法庄子《逍遥游》。《七发》的道家文化内涵是枚乘道家风尚的体现。枚乘的道家风尚表现为重道、重生。枚乘的道家风尚与楚人的地域文化有关联。
徐明英
关键词:枚乘《七发》养生论道家地域文化
古代文学诵读传统的形成与衰落被引量:1
2011年
在中国,诵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很早就受到重视,文学诵读风气的浓厚与经学隆盛、科举发达关系密切。晚清以降,随着经学告退、科举废除、白话文盛行,重视诵读的传统失去了依赖;而今的学科增多、文化多元、学术务虚更进一步促使诵读走向衰落。如今,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日渐生疏,这与诵读受重视的程度下降是有关联的,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会涉及写作与研究水平的下降及思想文化上的隔膜等方面。
徐明英邱瑰华
关键词:诵读衰落
论汉赋的地理铺陈及渊源
2014年
汉赋以铺陈之法来体物,就汉大赋主要类型与代表性的篇目来看,它的铺陈是一种地理铺陈,亦即刘勰所说的"体国经野"。《西都赋》《上林赋》诸篇皆可为证。汉赋的地理铺陈渊源久远,它源于贡赋制度。贡赋各有等差,故须罗列分明,此乃铺陈之源;贡赋附着于土地,故与地理密切关联,此系地理表现之源。贡赋之地理铺陈于《禹贡》已见端倪,但对《诗经》赋法的片面理解导致未能追溯到汉赋地理铺陈的贡赋之源。
徐明英
关键词:汉赋地理铺陈渊源
《诗经·关雎》比兴辨正被引量:1
2010年
《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本是比兴手法,是为女子仪形曼妙、致男子动情之义而设的比兴。但自古至今采荇多被当作赋的手法,认为是实赋其事。此说概由因循《诗序》而起,经学家因为要坐实采荇供祭之事以彰显所谓的'后妃之德',故将采荇作为'赋'来解释。今人否定了'后妃之德'说,还之以爱情诗的本来面目,但并未能将附会'后妃之德'的误释剔除干净,'采荇'仍然被作为赋的手法理解,只是采荇之人由后妃一变为爱情女主人公,但采荇的目的便落空了,原本的比兴意义也始终没有被揭示出来。
徐明英熊红菊
关键词:诗经比兴辨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