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娣
- 作品数:1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语言文字更多>>
- 新生入学阶段的大学英语衔接教学被引量:17
- 2007年
- 许多大一新生入学后,无法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无法自主学习等情况,到高年级时认为什么都没有学到、通过四级靠的是中学的底子等非积极状态。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更多的教学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过渡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衔接性的教学内容渗透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从而及时有效地改变观念,调整策略,积极学习。
- 张素娣
- 关键词:衔接公共课程自主学习能力
- 论《最后旅程》对《简·爱》男权秩序和殖民话语的消解被引量:2
- 2014年
- 《夏洛特——简·爱的最后旅程》模拟女性视角和女性话语,以实验式创作笔法表现女性主义反叛意识和价值观,同时消解了《简·爱》内化了的男权秩序权威(神权、父权和父权)和殖民意识,以戏谑的口吻揭示女性主义视阈可能带来的女性强权,以及女性主义话语强权造成的男性心理生存平衡危机。
- 张素娣张强宏
- 关键词:殖民话语
- 异质文化语境中的身份认同与救赎——以严歌苓华人移民小说《少女小渔》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严歌苓的英文小说《少女小渔》以华人移民生存和心理状态为叙事主题,揭示华人男性江伟在充满"他者"目光的中西语境中的心理扭曲和变异,和华人女性小渔从依顺容忍到默然反抗并赢得最终话语权的变化过程。文章从中西文化语境角度论述了主体身份在多重"他者"的目光凝视下,如何不断地构建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 张强宏张素娣
- 关键词:他者
- 论语篇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2004年
-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着重词汇和句法的传输,忽视语言文化和交际功能的研究,既无法达到国家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又对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的提高形成障碍,许多学生缺乏英语文化素养和综合语用能力。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语境和语用的研究是任何一个完整语篇的关键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加强语境和语用分析等方面的语篇理论研究,将直接地丰富课堂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 张素娣张旭
- 关键词:语言能力语篇连贯语用分析
- 《风筝歌》的双重文化解读
- 2012年
- 《风筝歌》揭示了美国华裔与美国白人之间的认同关系,抨击了美国社会的同化模式,其中分别以代表东西方文化意象的风筝和溜冰鞋赋予两代人的私奔以不同的文化寓意。华裔女孩英英追随着代表白人文化价值观的肯特,在被无情抛弃后,最终向华人文化寻求精神回归。
- 张素娣
- 关键词:文化意象文化归属
- 论《最后旅程》对《简·爱》的后殖民主义批判
- 2014年
- 《最后旅程》以后现代叙事模式重新审视《简·爱》,揭示其经典女性文本背后隐藏的殖民主义叙事暴力和帝国主义认识霸权,女作者根深蒂固的国家民族主义。
- 张素娣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民族主义
- 挖掘被压抑的主题——《最后旅程》与《简·爱》的叙事模式和叙事话语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夏洛特———简·爱的最后旅程》揭示了《简·爱》所回避的男权社会的性别政治和性的权利问题,颠覆男权文化中将女性"他者化"的父权、夫权和神权,但是该文本将性解放、性放纵作为女性追求自我实现的最后出路,彰显了作者以男性文本为工具施实话语霸权的意识和意图。
- 张素娣
- 关键词:性别政治性禁忌话语霸权
- 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失衡被引量:1
- 2010年
- 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的习得,忽视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致使文化教学严重失衡,不能适应全球化的时代需求。多元文化大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帮助学生培养本族文化的输出能力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 张素娣
- 关键词:语言习得文化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
- 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论《飘》中人物嬷嬷的多维度刻画被引量:1
- 2009年
- 《飘》中人物嬷嬷在性格特征和文化认同方面很特殊。作为陶乐庄园的高等奴仆,她承担起思嘉的监护人和母亲的角色,并且最终成为主人公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 张素娣
- 关键词:角色转换文化认同
- “离散”和“融聚”:严歌苓与谭恩美小说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严歌苓和谭恩美的华人小说在表现美国华人的心理生存状态等方面有许多的同质性特点,但是透过镜像理论分析这一新窗口,她们笔下的人物依赖"他者"形成文化认同的心理过程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严歌苓和谭恩美在异质文化中的生存状态与文化心理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作品的主题意义的优势与缺陷也都历历可见。
- 张素娣
- 关键词: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