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富兴

作品数:64 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暨梁銶琚脑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神经元
  • 17篇教学
  • 13篇英文
  • 12篇免疫
  • 12篇解剖学
  • 10篇人体解剖学
  • 10篇前庭
  • 10篇组织化学
  • 8篇受体
  • 6篇晕动病
  • 6篇色胺
  • 6篇羟色胺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6篇5-羟色胺
  • 5篇阳性
  • 5篇皮质
  • 5篇细胞
  • 5篇教学方法
  • 5篇氨酸

机构

  • 62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西安市公安局
  • 1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西京医院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64篇张富兴
  • 48篇李金莲
  • 37篇李云庆
  • 14篇董玉琳
  • 12篇冯宇鹏
  • 10篇李辉
  • 7篇李继硕
  • 7篇庞有旺
  • 5篇张浩强
  • 5篇刘涛
  • 4篇郭峰
  • 4篇刘立鹏
  • 4篇董加强
  • 4篇张卓超
  • 3篇熊抗辉
  • 3篇张婷
  • 3篇张文斌
  • 3篇冯斑
  • 3篇张勇
  • 2篇陈应城

传媒

  • 26篇神经解剖学杂...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解剖学报
  • 4篇中国神经科学...
  • 3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 1篇Neuros...
  • 1篇医学争鸣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孤束核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接受面口部深层组织伤害性信息并向臂旁核投射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为了探讨孤束核(NTS)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是否与面口部深层组织的伤害性信息有关并向臂旁核投射,本研究运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福尔马林刺激咬肌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三重标记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NTS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并表达FOS蛋白的神经元向臂旁核的投射。将2%FG注入一侧臂旁外侧核后,向同侧咬肌内注射2%福尔马林溶液,并行TH和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在同侧NTS内的连合、内侧、中间内侧和腹侧亚核中可见重叠分布的FG、FOS、TH单标神经元以及FG/TH、FOS/TH、FOS/FG双标和FG/FOS/TH三标神经元。FG/TH和FOS/TH双标神经元分别占同侧NTS内TH阳性神经元总数的28.6%和34.8%;FOS/FG双标神经元占同侧FG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6.4%;FG/FOS/TH三标神经元分别占同侧TH阳性神经元和FG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3.7%和8.4%。本结果提示大鼠NTS中的部分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接受面口部深层组织的伤害性信息并向臂旁外侧核传递。
郭峰马文领张富兴张文斌
关键词:神经元伤害性信息儿茶酚胺臂旁核外侧核
大鼠咬肌神经切断后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高亲和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
2005年
目的应用双重标记技术观察咬肌神经切断对支配咬肌的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所含高亲和性神经营养物质受体———Trk受体,即TrkA、TrkB和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切断大鼠咬肌神经7和14 d后,对脑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荧光金(FG)标记的三叉神经运动核(Mo5)神经元表达的三种Trk受体。结果(1)荧光金标记神经元中Trk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比例无显著性变化(P>0.05);(2)神经切断后7和14 d均观察到TrkB表达上调(P<0.05);(3)神经切断后14 d观察到TrkC表达下调(P<0.05)。结论咬肌神经切断后,三叉神经运动核神经元所含不同Trk受体的表达存在差异性调节。
张富兴庞有旺郭峰董玉琳熊抗辉李金莲
关键词:神经切断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
与耳石器官有关的前庭系统可塑性的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主要探讨与耳石器官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在成年动物前庭器官受损后可塑性的变化。当单侧前庭器官受损后,左右两侧前庭核内神经细胞对平衡剌激的反应和空间定向能力明显出现不对称性,这项发现将为空间定向能力的失调、平衡障碍和运动病等提供细胞病理基础。另外,前庭代偿能力与双侧前庭核内神经营养因子和谷氨酸受体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该类受体在前庭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均有不同的表达。这些实验数据不但对研究成年动物脑平衡感觉图谱的空间调控和前庭系统的修补和代偿提供重要资料,并为太空科学和临床医学,特别是研制药物治疗因耳石问题引发的眩晕疾病等各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黎淑琼黎振航张富兴马俊伟岑国欣陈应城
关键词:谷氨酸受体
一种快速简单显示神经元树突棘的Golgi-Cox法(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现存很多高尔基染色法有成功率低、产生沉淀或操作程序复杂等缺点。本文报道了我们发展的显示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棘的另一种Gogli-Cox染色方法。其方法是将动物灌注固定后取脑并将全脑浸于Golgi-Cox液中2周,然后浸于30%蔗糖中;反应采用100微米厚的震动切片,经过蒸馏水洗涤、氨化、酸性坚膜定影液反应、蒸馏水再洗涤,然后切片经上升梯度酒精脱水、透明,裱片后观察。结果显示,神经元的形状和树突棘标记十分清楚;相比之下,我们采用的另一种应用K2S的Golgi-Cox法则标记质量很差。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使用酸性坚膜定影液的变通Golgi-Cox染色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标记神经元树突棘的方法。
张富兴董加强张卓超刘立鹏李云庆
关键词:树突棘大脑皮质
电损毁前扣带回皮质对晕动病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大鼠异食癖程度的观察来判断前庭皮质中前扣带回皮质(ACC)是否在(动病(MS)的产生中起到作用。方法:两组大鼠(对照组和ACC损毁组)接受2h双轴旋转刺激。结果:对照组在高岭土的摄食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P<0.05),而ACC损毁组的摄取量却没有发生改变(P>0.05).后数据经Two-WayANOVA处理后显示同对照组比较,手术组的高岭土摄食量在旋转刺激后减少(P<0.05)。结论:结合组织学证明损毁部位局限于ACC部位这一形态学依据,本研究结果提示ACC在正常神经网络通过参与前庭信息的处理,在MS发生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立鹏董加强张卓超刘国才张富兴李金莲李云庆
关键词:晕动病异食癖高岭土
人体形态学PBL教学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PBL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基于学科理论知识而预设的综合性问题,通过自学、讨论达到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增强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独到优点。阐述了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差异,讨论了PBL教学法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以及教师该如何引导PBL教学顺利进行。
冯宇鹏张富兴李辉李云庆
关键词:人体形态学教学方法PBL教学
刺激三叉上核引起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的突触反应(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旨在研究三叉上核(Su5)对三叉神经中脑核(Me5)神经元的活动是否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参与对颌运动的调节。方法:本研究通过全细胞电流钳技术,刺激生后30~43d大鼠脑片上三叉上核并记录Me5神经元反应。结果:Me5神经元静息膜电位为(-53.5±0.5)mV;所有Me5神经元在超极化和去极化时分别显示为内向、外向整流;同时去极化引起神经元放电。刺激三叉上核引起4种类型的Me5神经元的反应,即逆向动作电位、GABAA、AMPA/kainate和NMDA等受体介导的反应,这些反应各占32%、36%、20%和12%。钳制电位在-60mV左右时,诱发的GABA能突触后电位为(1.08±0.45)mV,膜电位水平时;刺激引起的AMPA/Kainate受体介导的电流大小为(0.98±0.51)mV;钳制电位在-45mV左右时,NMD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电流为(2.40±0.75)mV。结论:三叉上核神经元可通过突触由GABA和谷氨酸信号系统调节Me5神经元活动。
张富兴董玉琳李金莲李云庆
关键词:Γ-氨基丁酸谷氨酸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在慢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在多种慢性痛大鼠脊髓背角(spinaldorsal horn,SDH)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内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及免疫荧光多重染色技术在多种慢性痛模型大鼠观察PAP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正常大鼠,PAP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DRG的中、小型的非肽能神经元,PAP阳性神经元约占DRG神经元总数的64±4.3%;在脊髓背角,PAP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位于Ⅱ层。在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术侧脊髓背角Ⅱ层的PAP阳性初级传入终末较对侧减少甚至消失,DRG内PAP阳性神经元较对侧明显减少。在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双侧脊髓背角和DRG内PAP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PAP特异地定位于DRG神经元以及脊髓背角Ⅱ层,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信号的传递和加工密切相关。
朱玲陈磊张富兴李云庆
关键词: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慢性痛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
素质教育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被引量:6
2011年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是医学生入学后接触最早又是最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解剖学教师在这一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意把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医学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创新精神,为学好以后各门医学课程奠定基础。就如何寓素质教育于解剖教学之中,在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李金莲张富兴李辉李云庆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三叉神经运动核内VGLUT1阳性终末和gephyrin的表达与分布模式的研究
本文综合运用免疫荧光三标和包埋前免疫电镜双标技术,研究了三叉神经运动核(Vmo)内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1(VGLUT1)样阳性终末和gephyrin(GABA_A和glycine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共同的锚定蛋白)的表达及...
李志红葛顺楠张富兴李金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