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莲

作品数:145 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18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38篇神经元
  • 28篇阳性
  • 28篇组织化学
  • 28篇教学
  • 25篇解剖学
  • 24篇免疫
  • 20篇三叉神经中脑...
  • 19篇人体解剖学
  • 16篇英文
  • 16篇细胞
  • 16篇免疫荧光组织...
  • 15篇受体
  • 13篇氨酸
  • 12篇阳性神经元
  • 12篇三叉神经
  • 11篇蛋白
  • 11篇免疫组织
  • 1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1篇脊髓
  • 8篇小白蛋白

机构

  • 14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京都大学
  • 2篇日本京都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西安医学院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公安局
  • 1篇解放军第一八...
  • 1篇西京医院

作者

  • 145篇李金莲
  • 48篇张富兴
  • 40篇李云庆
  • 25篇董玉琳
  • 20篇庞有旺
  • 14篇李继硕
  • 14篇刘涛
  • 13篇陈鹏
  • 11篇李辉
  • 11篇熊抗辉
  • 10篇葛顺楠
  • 9篇冯宇鹏
  • 9篇张春奎
  • 7篇武胜昔
  • 7篇李志红
  • 7篇方相春
  • 6篇张婷
  • 6篇王亚云
  • 5篇史娟
  • 5篇唐君

传媒

  • 53篇神经解剖学杂...
  • 16篇解剖学报
  • 15篇山西医科大学...
  • 9篇中国神经科学...
  • 7篇解剖学杂志
  • 5篇中国解剖学会...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中国科协20...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生命科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 1篇Neuros...
  • 1篇高校医学教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10篇2005
  • 15篇2004
  • 7篇2003
  • 12篇2002
  • 6篇2001
  • 8篇2000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内GAD样阳性终末与PAG和GABA_A 受体α3亚单位阳性共存神经元的联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中脑核 (Vme)内谷氨酸脱羧酶 (GAD)样阳性终末与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GABAA 受体α3亚单位 (GABAARα3)和小白蛋白 (PV)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方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重染色技术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结果 在Vme内可观察到大量的GABAARα3样、PAG样和PV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 ,吻尾方向几乎在其全长出现 ,多为大的假单极神经元 (直径为 2 5~ 5 0 μm)。大约 90 %左右的PAG样阳性神经元同时呈GABAARα3样和PV样免疫阳性。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 ,密集分布的GAD样阳性终扣聚集在PAG样和GABAARα3样双重标记的Vme神经元胞体周围 ,并与之形成密切接触。 结论 GA
李金莲董玉琳庞有旺
关键词:三叉神经中脑核GABAA受体小白蛋白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大鼠咬肌神经切断后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高亲和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
2005年
目的应用双重标记技术观察咬肌神经切断对支配咬肌的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所含高亲和性神经营养物质受体———Trk受体,即TrkA、TrkB和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切断大鼠咬肌神经7和14 d后,对脑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荧光金(FG)标记的三叉神经运动核(Mo5)神经元表达的三种Trk受体。结果(1)荧光金标记神经元中Trk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比例无显著性变化(P>0.05);(2)神经切断后7和14 d均观察到TrkB表达上调(P<0.05);(3)神经切断后14 d观察到TrkC表达下调(P<0.05)。结论咬肌神经切断后,三叉神经运动核神经元所含不同Trk受体的表达存在差异性调节。
张富兴庞有旺郭峰董玉琳熊抗辉李金莲
关键词:神经切断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
大鼠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二、三级核团内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突触联系的电镜研究
2001年
本教研室以往的研究证实 Parvalbum in样免疫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四级通路的各级中继核团 ,其中有 30 %~ 5 0 %为投射神经元。本研究应用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一步对此通路第二、三级神经元所在地的 Parvalbumin样阳性神经元及其纤维和终末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Parvalbum in样阳性结构主要形成以下几种突触联系 :( 1)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与 Parvalbumin样阳性胞体或树突形成轴 -体或轴 -树突触 ,其中以非对称性突触为主 ,对称性突触较少 ;( 2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分别与 Parvalbumin样阴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轴 -体或轴 -树突触 ,这些突触联系以对称性为主 ,非对称性大约占 30 %左右 ;( 3) Parvalbumin样阴性终末与 Parvalbumin样阳性树突形成以对称性为主的轴 -树突触 ,这种突触大约占所有突触联系的 5 0 %。以上结果表明 :面口部本体感觉信息由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向丘脑腹后内侧核传递的过程中 ,Par-valbumin样阳性轴突终末可通过突触传导机制而兴奋或抑制二。
董玉琳李金莲
关键词:PARVALBUMIN突触阳性神经元
知惑并解惑,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被引量:1
2011年
人体解剖学名词和概念繁多,其中包含大量抽象、难懂的人体结构描述,教学过程中学生极易碰到许多疑惑和难点。总结了多年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知惑、解惑经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交流、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
张富兴冯宇鹏李金莲李云庆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素质教育
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VGluT1样阳性胞体和终末的生后发育、分布以及与PAG样阳性神经元的联系被引量:1
2006年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在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脑干内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中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GluT1)样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终末的生后发育、表达和分布以及与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样阳性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新生(P0)大鼠所有的三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的胞体内均可观察到VGluT1的表达,3d(P3)时,VGluT1的表达最强,之后至P11,VGluT1的表达随着发育逐渐下降。P11后,在Vme神经元的胞体内未检测到VGluT1样免疫阳性产物,但在阴性胞体周围可观察到VGluT1样免疫阳性终末分布;(2)生后0d,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Vodm-LRF)、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内已可观察到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分布。生后7d,VGluT1样阳性纤维终末开始在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上橄榄核背侧区(ADO)出现;(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于生后12d在Vme、Vodm和Vpdm内和生后21d在Vsup-CL内分别观察到一些VGluT1样阳性终末与PAG样阳性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形成密切接触。以上结果提示:VGluT1可能与生后发育过程中大鼠脑干内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的兴奋性联系的建立密切相关。
庞有旺张富兴李金莲
关键词:发育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不同专业人体解剖学并轨教学的探索与体会被引量:7
2004年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为了更好地整合人力资源,节省教学器材,减少重复教学班次,优化教学环境,在教学中采取将授课学时相等的几个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合班授大课,并分班实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如何教好合班学生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熊抗辉王殿仕李金莲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医学教育
三叉神经中脑核内假单极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特性
2007年
为了探讨三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征,本研究应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biocytin细胞内标记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Vme内假单极神经元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1)长时程去极化方波刺激能够引起Vme神经元重复放电,且根据放电模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快适应型神经元和慢适应型神经元两种类型,其中快适应型神经元占绝大多数;(2)经biocytin细胞内标记并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类型的Vme神经元在形态上均为假单极神经元,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提示:形态学类型相同的Vme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点具有多样性,这可能与Vme神经元担负复杂的口面部本体觉信息的传递功能有关。
张涛杨晶胡三觉李金莲
关键词:三叉神经中脑核膜片钳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接受5-羟色胺能终末支配的电镜证明(英文)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研究 5 羟色胺 (5 HT)样免疫反应纤维终末与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二级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突触联系。 方法 逆行束路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电镜双重标记技术。 结果 将麦芽凝集素结合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WGA HRP)注入大鼠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部 (Vpdm)并进行 5 HT免疫染色后 ,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吻侧亚核背内侧部及其邻接的外侧网状结构 (Vodm LRF)中可见WGA HRP逆行标记的神经元和 5 HT样阳性轴突终末。电镜下观察到 5 HT样阳性轴突终末与WGA HRP标记的神经元之间有轴 体、轴 树突触联系 ,这些突触属对称或非对称型 ,但以对称型为主。 结论 本研究为 5
张富兴李金莲李继硕
关键词:5-羟色胺免疫细胞化学
大鼠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和5羟色胺阳性终末与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的联系(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本研究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重染色技术和免疫电镜双重标记技术,对大鼠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 (VGluT1和VGluT2)和 5 -羟色胺(5- HT)阳性终末与三叉神经中脑核(Vme)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观察。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Vme内可观察到许多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PAG)阳性神经元,其中绝大多数为大的假单极神经元。VGluT1和VGluT2免疫阳性的神经纤维和终末广泛分布于Vme内,其中VGluT2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分布密度高于VGluT1。在Vme内还可观察到相当数量的 5- HT阳性终末,其中部分终末同时呈VGluT2免疫阳性。一些VGluT1、VGluT2、5- HT及VGluT2 /5- HT双重标记的阳性终末与PAG阳性的Vme神经元胞体形成密切接触。在电镜下,分别用银加强的金颗粒和DAB反应产物显示VGluT1 /VGluT2和 5- HT阳性终末。在Vme内只观察到部分终末呈VGluT2和 5- HT双重免疫阳性,并且这些终末主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以上结果提示,在口面部本体感觉信息向更高一级中枢传递过程中,谷氨酸能和 5 HT能神经终末可能通过Vme神经元对该信息进行复杂的调控。
陈鹏李金莲
关键词:免疫阳性神经元三叉神经中脑核PAG
人体形态学PBL教学实践的细节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PBL教学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师生双方而言都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不同院校、学科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但PBL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如病例编写、组织准备和课堂讨论等都基本一致。文章阐述如何对人体形态学PBL教学实践各环节中的具体做法进行细化、优化,使该法能够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张富兴冯宇鹏李辉李金莲李云庆
关键词:人体形态学教学方法PBL教学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