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向东

作品数:484 被引量:1,920H指数:20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7篇期刊文章
  • 68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1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3篇建筑科学
  • 103篇交通运输工程
  • 78篇矿业工程
  • 18篇天文地球
  • 17篇文化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6篇支护
  • 35篇混凝土
  • 35篇风积土
  • 34篇值模拟
  • 33篇数值模拟
  • 31篇荷载
  • 30篇有限元
  • 30篇巷道
  • 28篇软岩
  • 28篇隧道
  • 24篇围岩
  • 24篇基坑
  • 24篇沉降
  • 23篇ADINA
  • 20篇蠕变
  • 19篇冻融
  • 18篇ADINA软...
  • 16篇开挖
  • 15篇冻融循环
  • 13篇地基

机构

  • 477篇辽宁工程技术...
  • 10篇东北大学
  • 10篇沈阳大学
  • 6篇大连交通大学
  • 5篇双鸭山矿务局
  • 5篇中铁九局集团...
  • 4篇辽宁工业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阜新矿业学院
  • 2篇大连大学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京城建七建...
  • 2篇中铁十三局集...
  • 2篇中铁七局集团...
  • 2篇中晶环境科技...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484篇张向东
  • 48篇刘家顺
  • 37篇李永靖
  • 35篇张树光
  • 33篇张淑坤
  • 21篇李庆文
  • 21篇张玉
  • 19篇贾宝新
  • 19篇兰常玉
  • 18篇霍宝荣
  • 17篇宋洋
  • 17篇张哲诚
  • 16篇孙琦
  • 15篇李军
  • 14篇杜东宁
  • 13篇孙闯
  • 13篇张建俊
  • 11篇易富
  • 9篇杨逾
  • 9篇王来贵

传媒

  • 49篇辽宁工程技术...
  • 27篇中国地质灾害...
  • 24篇山西建筑
  • 19篇科学技术与工...
  • 18篇岩土力学
  • 16篇广西大学学报...
  • 13篇公路交通科技
  • 1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0篇力学与实践
  • 10篇非金属矿
  • 9篇辽宁工程技术...
  • 9篇煤炭学报
  • 8篇
  • 6篇世界科技研究...
  • 6篇长江科学院院...
  • 6篇北方交通
  • 6篇福建教育研究...
  • 5篇硅酸盐通报
  • 5篇金属矿山
  • 5篇工业建筑

年份

  • 12篇2023
  • 19篇2022
  • 10篇2021
  • 15篇2020
  • 16篇2019
  • 35篇2018
  • 28篇2017
  • 20篇2016
  • 22篇2015
  • 40篇2014
  • 28篇2013
  • 27篇2012
  • 28篇2011
  • 20篇2010
  • 23篇2009
  • 20篇2008
  • 20篇2007
  • 17篇2006
  • 18篇2005
  • 9篇2004
4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西地区风积土冻融特征的试验研究
本文针对辽西地区的风积土进行了单向冻结试验,研究了土样在冻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和温度梯度对冻胀的影响;分别针对封闭系统和开敞系统进行了有外加荷载和无外加荷载作用下的冻融试验,对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荷载和水分对风积土冻融性质...
张向东张树光易富
关键词:风积土温度梯度荷载水分迁移
文献传递
基于收敛-约束法的隧道围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以Hoek-Brown弹塑性模型及应变软化模型为基础,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构建三维数值模型,计算深埋隧道不同开挖方式下的围岩特征曲线,并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oek-Brown弹塑性模型计算所得的隧道围岩安全系数要低于应变软化模型所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表明采用弹塑性模型进行支护结构设计时,支护结构安全性较低,设计中可能会导致支护材料费用的增加,而考虑应变软化条件下的围岩安全系数更加接近工程实际;采用不同开挖形式所获得的隧道围岩安全系数并不相同,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所获得的安全系数要明显低于七步开挖法,采用收敛约束法计算隧道围岩稳定性更加直观。
孙闯张向东贾宝新
关键词:隧道工程围岩收敛-约束法安全系数
考虑Weibull分布的饱和风积土统计损伤硬化模型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为能更好地揭示复杂应力状态下饱和风积土变形过程的损伤本构关系,引入服从Weibull随机分布的饱和风积土微元强度统计损伤理论,基于饱和风积土常规三轴全应力—应变试验曲线,构建能够模拟特定围压环境下饱和风积土变形全过程的统计损伤硬化本构模型。通过拟合分析基于Weibull分布的饱和风积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参数m、F0与围压σ3之间的关系,对其参数进行科学修正,从而构建出能够更客观地描述在复杂应力环境中的饱和风积土统计损伤硬化模型。理论与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仅能客观地描述饱和风积土变形的全过程,更能真实地描述孔隙水压力对饱和风积土工程特性的影响。
张向东李庆文
关键词:三轴压缩试验微元强度WEIBULL分布
二层水平介质中震源的精确定位被引量:5
2014年
现有震源定位模型均基于均匀介质,为进一步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提出了二层水平介质中震源定位方法。采用惠更斯原理推导折射定律过程中的等时线概念,结合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折射点近似确定方法,得到将震源深度与水平坐标分离的走时方程。采用特定的台站分布方案,将走时方程简化为线性方程组。采用合理假设并取几何平均数的方法修正震源深度的计算结果。二层模型在多种定位条件下的计算精度均明显高于经典线性定位方法。对各种定位条件下二层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在波速比和台站间距取不同值时,存在定位效果最优的取值范围,且二层模型尤其适用于埋深较大的深震源定位。台站与震源水平、竖直距离比较大时,定位精度变差,建议在地(矿)震易发区布置台站。另外,当震源与台站距分界面距离比过大或过小时较经典线性方法不具优势,建议与经典线性定位法结合使用。二层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和向多层模型推广,将进一步完善地(矿)震震源精确定位方案。
张向东王帅赵彪贾宏宇
关键词:惠更斯原理深部开采
高速铁路风积土地基沉降预测与变形控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高速铁路地基加固时有关区域类型土的问题,以高速铁路风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分析高速铁路风积土地基的沉降规律,表现为等桩长加固地基沉降成"中心大两边小"的形式分布于变形关键区,由现场监测数据通过拟合得出高速铁路风积土地基的沉降预测模型,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分析说明等桩长地基加固桩和土之间存在相对变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力大强加固、力小弱加固"的均化变形平衡原理,依据沉降等值线在地基压缩层内的分布,采用变桩长加固控制措施,以地面中心点为原点确定变桩长的"半椭圆"布置形式,通过将变桩长地基加固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路段允许沉降差对比分析,说明变桩长加固技术的优越性.
张向东张哲诚张成张玉
关键词:风积土不均匀沉降沉降监测
水泥稳定煤渣路面基层强度及导热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研究水泥稳定煤渣作为路面基层填料的强度及导热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煤渣用量的填料进行抗压试验、劈裂试验及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煤渣用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煤渣填料的强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强度上的显著水平表现出40%煤渣用量>35%煤渣用量>30%煤渣用量>45%煤渣用量>50%煤渣用量。填料的导热系数随着煤渣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综合考虑填料的强度及导热性能,煤渣用量宜在35%~40%。
张向东任昆
关键词:煤渣劈裂强度导热系数龄期
松动爆破与混凝土反拱治理底臌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对软岩巷道底臌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松动爆破与打封混凝土底拱”治理底臌的方法和原理,并介绍了在铁法三台子一井进行现场试验的一般情况。根据流变力学理论对治底后巷道底板的稳定时间进行了预测。
张向东张彬何庆志
关键词:松动爆破底板隆起
主应力轴旋转下K_0固结饱和粉质黏土孔压及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主应力旋转将加速孔压和塑性应变的累积,影响土体的力学特性。为研究主应力轴循环旋转对K_0固结饱和粉质黏土孔压和变形的影响,利用GDS-HCA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应力路径的K_0固结饱和粉质黏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和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了主应力轴循环旋转对K_0固结饱和粉质黏土累积塑性应变、孔压等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剪应力幅值、心形应力路径所包围的面积、循环偏应力幅值等均随循环剪应力比和循环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试样未发生破坏时,K_0固结饱和粉质黏土的孔压比随着振动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当试样发生破坏时,孔隙压力迅速消散,孔压比急剧下降。循环扭剪试验时试件产生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始终大于循环三轴试验产生的累积塑性应变,说明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会加速试件轴向应变的累积。试件的累积塑性应变随循环剪应力比和循环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循环动应力比越大时,主应力轴旋转造成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差异越显著。在Monismith幂次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主应力轴循环旋转条件时K_0固结饱和粉质黏土累积塑性应变方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刘家顺张向东孙嘉宝杨建军方天健
关键词:主应力轴旋转循环扭剪试验
巷道围岩损伤性诊断
1997年
本文用非破损检测对巷道围岩内部损伤性进行了诊断。
韩凤山张向东郑雨天
关键词:非破损检测巷道围岩损伤
考虑不同加载条件的粉砂质泥岩损伤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粉砂质泥岩硐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损伤特性,该文提出了一个考虑损伤特性的粉砂质泥岩的加载损伤模型。采用三轴压缩试验,得出不同围压、不同加载速率下粉砂质泥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与粉砂质泥岩的加载损伤模型相结合得到了粉砂质泥岩在加载过程中的损伤规律。为探究模型的可靠性,根据超声波在发生损伤材料的传导速度衰减特征,利用TICO混凝土超声波测试仪对加载过程中的试件进行超声检测,得到了粉砂质泥岩不同加载阶段的损伤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的粉砂质泥岩加载损伤模型可以反映粉砂质泥岩的损伤演化规律。
张向东曲直李军
关键词:三轴压缩试验超声检测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