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伟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大学生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道德
  • 2篇德育
  • 2篇视域
  • 2篇网络
  • 2篇闲暇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1篇大学生德育
  • 1篇大学生素质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社会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上海大学
  • 2篇湖北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张卫伟
  • 5篇曾琰
  • 2篇商树松

传媒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 1篇山东省青年管...
  • 1篇河北青年管理...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休闲德育:现实的逻辑被引量:1
2009年
休闲社会的到来客观上给人们更多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而休闲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要求通过休闲德育的有效实施来提高人们的休闲质量;休闲在当今时代遭遇的困境在于其陷入了休闲和工作、休闲和懒惰的两个极端;重视休闲德育关于需要、体验、德性等重要范畴,积极利用中国传统的休闲资源和西方有利的休闲思想是历史赋予休闲德育的现实逻辑和出路。
张卫伟曾琰
关键词:休闲闲暇
试析道德社会的生成机理被引量:1
2010年
传统道德观念中对道德的社会和道德的个人的培育往往有失偏颇,甚至出现道德社会和道德个人之间的断裂,这直接影响着全面道德建设的进程。因此,道德社会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道德个体、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实践中,应打破道德社会自然生成论,打造良性社会制度统领下的个体道德建设,促使道德社会早日到来。
张卫伟
关键词:道德社会
自由或是规范?——网络文化视域下德育创新的反思被引量:4
2009年
对当今世界的人们来说,"自由"一词冠名当今网络文化特征,已经成为某种毋庸争议的言语习惯。但是这种用法并不恰当。严格的说,网络文化本身其实是一种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作为大众文化没有逃脱"统治"的本性,其实是"规范"性的存在,甚至泯灭了"自由"。学校德育错误将"自由"作为支点来寻求德育创新,严重制约了网络文化下道德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在网络文化环境下要及时转向,走出以"自由"为幌的道德教育创新误区,要构建真正的"自由"平台,重返学生道德本真,唤醒学生道德欲求。
曾琰张卫伟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众文化道德教育
责任观教育应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责任践履能力却未能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全同步,这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不相符合的,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责任观教育提上日程,由于责任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再加上高校大学生的责任观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责任观教育,经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改进以及载体的拓宽等等方式来适应责任观教育的发展要求,将责任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来加强。
张卫伟曾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
困境与出路:“闲暇”视域下大学生德育现实反思被引量:1
2009年
闲暇的空间是理想化的空间,闲暇视域下道德现状是对个体的自由、自为状态追逐下的时代精神和德性特征的真实诠释。闲暇视域下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陷入了"乌托邦"式的"闲暇"悖论,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呈现混乱,美德伦理丧失了闲暇德育中优先序列,德性成份背弃,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实效。解决这一问题要重构德性与闲暇的关联,注重"需求、体验和德性"三个重要范畴,建立起打破这一困境的隔离区,这才是现实出路。
张卫伟曾琰
关键词:闲暇德育大学生
论现代性视域下的大学生精神发展
现代性作为一种强大的存在,对人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当然不排除其对于身在其中的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其中精神发展作为大学生发展中的长足动力方面,一直成为人们的关注所在。本文试图在现代性的界说基础上,通过分...
张卫伟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评析
2009年
网络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对于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的分析是必要的。现实中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打开了缺口:即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生活化并真正泛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网络作为技术与社会张力性的存在,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下也遇到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促进自身发展,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本身是契合的。
张卫伟商树松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理性制度”与“德行”之间——现代社会调适的逻辑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理性制度"与"德行"作为两种社会调适的配置资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人们普遍相信,在一个国度和社会,如果社会结构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越是合理,理性制度在社会调适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就愈高。据此,对理性制度的无限取悦限制了德行调适的发挥。而惯用历史叙事法从逻辑意涵和实践效能的探析表明,德行调适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调试资源,甚至有着理性制度无法企及的效用层次。因此,现代社会无限依赖理性制度调适的路径,会误读现代社会调适模式,而且会淤塞思考社会善治问题的理论通路。所以,笔者以为开发德行资源,完善理性制度,综合"理性制度—德行"思路,而不能听任理性言说变成"理性制度"的单声道。
曾琰张卫伟
关键词:德行社会调适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迁被引量:3
2009年
互联网衍生的革命性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包括后现代在内的观念的更新,直接或间接地消解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特别是互联网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的传统边界,包括教育与非教育的边界、教育"等级结构"的边界、教育行动者之间的人际边界以及教育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引领着对话时代的全面到来。这样的结果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由此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的环境变迁,而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党性为前提的共生是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新生的有效途径。
张卫伟商树松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