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其德

作品数:70 被引量:2,439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光合作用
  • 17篇小麦
  • 15篇胁迫
  • 14篇叶绿
  • 13篇水稻
  • 12篇光合特性
  • 10篇杂交
  • 10篇植物
  • 10篇大豆
  • 9篇叶绿体
  • 9篇杂交稻
  • 8篇光合功能
  • 7篇水分
  • 7篇激发能分配
  • 7篇光合色素
  • 6篇冬小麦
  • 6篇盐胁迫
  • 6篇叶片
  • 6篇荧光
  • 6篇水分胁迫

机构

  • 68篇中国科学院植...
  • 6篇黑龙江大学
  • 5篇香港浸会大学
  • 4篇北京农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江苏农学院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9篇张其德
  • 35篇匡廷云
  • 30篇卢从明
  • 8篇王强
  • 7篇白克智
  • 7篇张世平
  • 7篇唐崇钦
  • 7篇戈巧英
  • 6篇郝乃斌
  • 6篇朱新广
  • 6篇林世青
  • 5篇冯丽洁
  • 4篇杜维广
  • 4篇郭宗华
  • 4篇张启峰
  • 3篇卢庆陶
  • 3篇温晓刚
  • 3篇张建华
  • 3篇李卫华
  • 3篇刘家尧

传媒

  • 11篇Acta B...
  • 9篇植物学通报
  • 9篇生物物理学报
  • 7篇植物杂志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5篇作物学报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全国植物光合...
  • 2篇黑龙江大学自...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北京农学院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8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6篇1997
  • 7篇1996
  • 2篇1995
  • 7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0
  • 5篇1989
  • 2篇1988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_2倍增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色素含量和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84
1997年
研究了CO_2倍增对大豆(Glycine max L.)Bragg(野生型)及其不同单基因突变品系Nts 382(超结瘤突变体)和Nod 49(不结瘤突变体)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倍增能提高Bragg、Nts 382和Nod 49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但不同品系提高的幅度有所不同。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CO_2倍增均能提高其PSⅡ活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光合作用潜在量子转化效率。CO_2倍增更有利于提高Nts 382的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以及较大幅度地降低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有助于把所捕获的光能用于进行光合作用。这可能与Nts 382是超结瘤突变体,比Bragg和Nod 49能更充分地利用空气中的氮素有关。
张其德卢从明刘丽娜白克智匡廷云
关键词:基因型大豆CO2倍增光合色素动力学参数
植物是保护环境的卫士被引量:1
1997年
张其德
关键词:环境植物学环境保护
植物自身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1989年
植物的光合作用除受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植物本身的一些内在因素的制约。本文拟从以下诸方面来阐述它们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叶龄叶片的光合作用功能是随其生长进程而改变的。一般说来,正在生长的幼叶,其光合功能很低。
张其德
关键词:植物光合作用
几种不同产量水平水稻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1989年
研究几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的水稻具有较高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Mg^(2+)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高产品种的Fv/Fm和Fv/Fo的比值,并对高产品种叶绿体的PSⅡ和PSⅠ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也较高,这可能与高产品种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外加Mg^(2+)更充分发挥提高它们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调节两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的作用有关。 Ch1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技术,有可能运用于早期检测水稻(或其他作物)的生产潜力。
张其德郭宗华唐崇饮林世青匡廷云
关键词:电子传递激发能分配
高粱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转基因水稻的培育被引量:42
2003年
应用PCR的方法从C4植物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基因)。通过分步克隆的方法,将此基因插入pCAMBIA1301质粒载体上,构成重组的表达载体p1301-PEPC,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其转入农垦58和中花10两个粳稻品种。经PCR分析、PEPCase活性检测、Western杂交、Northern杂交和Southern杂交等多种方法鉴定表明,C4型Ppc基因已转化进受体水稻植株的核基因组,并能高水平表达。生理学检测显示,转基因水稻植株的CO_2朴偿点和光呼吸速率显著降低,光饱和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提高,显示出C4植物的光合特征。
张方迟伟金成哲王强张其德吴乃虎
关键词:光合途径光合效率转基因水稻分子克隆
2,3-环氧丙酸钾对水稻叶片和叶绿体熒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89年
用150ppm的2,3-环氧丙酸钾喷施水稻植株,能明显地提高叶片Fd/Fs的比值和叶绿体的Fv/Fo及Fv/Fm的比值,即提高叶片的潜在光合作用量子转化效率和叶绿体的PSⅡ潜在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在Mg^(2+)的存在下,能提高PSⅡ与PSⅠ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在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磷酸化的情况下,能提高PSⅠ与PSⅡ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表明它具有提高Mg^(2+)和膜蛋白磷酸化对两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 2,3-环氧丙酸钾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并且在水稻生产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张其德张启峯张世平
关键词:水稻荧光发射光谱激发能分配
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1
1997年
张其德
关键词:光合作用干旱胁迫
水分胁迫对小麦光系统Ⅱ的影响被引量:107
1994年
水分胁迫可降低小麦叶绿体的室温荧光产量和Mg2+ 在两个光系统间的调节能力、叶片的可变荧光产量、可变荧光猝灭速率以及荧光上升互补面积,表明光系统Ⅱ受到了伤害。光系统Ⅱ氧化侧的人工电子供体DPC能部分恢复受到抑制的叶绿体可变荧光,说明水分胁迫对光系统Ⅱ的损伤部位不仅位于氧化侧。
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
关键词:小麦水分胁迫光合系统
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光合作用、光抑制和C_4途径酶特性被引量:22
2002年
比较研究了超高产杂交稻(Oryza.sativa L.)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剑叶的光合气体交换、光抑制,以及其剑叶和稃片中的C4酶活性.发现两优培九和汕优63的光饱和同化速率(Asat)与汕优63相差无几,但是,其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和CO2同化的量子效率(ΦCO2)都远远高于汕优63.强光条件下,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表现出比汕优63更强的抗光抑制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以叶黄素循环为量度的非辐射能量耗散.此外,两优培九的剑叶和稃片中的C4途径酶活性均高于汕优63.这些结果表明,较高的光能和CO2利用效率、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以及剑叶和稃片中C4途径的较高表达可能是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的重要保证.
王强卢从明张其德郝迺斌戈巧英董凤琴白克智匡廷云
关键词:超高产杂交稻光合作用光抑制光合速率
玉米黄素的快速积累是超高产杂交稻对光抑制响应的重要途径
叶黄素循环是指三种叶黄素组分紫黄素(V,violaxanthin)、环氧玉米黄素(A,antheraxanthin)和玉米黄素(Z,zeaxanthin)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它存在于所有的高等植物及某些藻类的类囊...
王强张其德卢从明匡廷云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