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兴

作品数:579 被引量:5,221H指数:4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8篇期刊文章
  • 44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9篇农业科学
  • 93篇生物学
  • 65篇化学工程
  • 27篇理学
  • 21篇经济管理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8篇杀虫
  • 117篇活性
  • 72篇杀虫剂
  • 64篇农药
  • 59篇抑菌
  • 50篇植物源
  • 48篇杀虫活性
  • 45篇抑菌活性
  • 40篇粘虫
  • 35篇雷公藤
  • 31篇活性研究
  • 31篇害虫
  • 30篇杀菌剂
  • 29篇植物
  • 26篇砂地柏
  • 26篇生物活性
  • 26篇物源农药
  • 25篇植物源农药
  • 23篇霉病
  • 18篇线虫

机构

  • 479篇西北农林科技...
  • 68篇西北农业大学
  • 14篇教育部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0篇兰州大学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 9篇宁夏农林科学...
  • 9篇河南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江苏省农业科...
  • 7篇宁夏大学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陕西理工大学
  • 5篇青海大学
  • 5篇陕西省动物研...
  • 4篇宁夏职业技术...
  • 3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宁夏农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571篇张兴
  • 235篇冯俊涛
  • 116篇马志卿
  • 67篇陈安良
  • 43篇何军
  • 42篇王永宏
  • 37篇李广泽
  • 28篇王兴林
  • 27篇江志利
  • 25篇周一万
  • 22篇韩立荣
  • 21篇李琰
  • 21篇唐光辉
  • 20篇郝双红
  • 20篇冯俊涛
  • 17篇杨崇珍
  • 16篇易晓华
  • 15篇张璟
  • 14篇王智辉
  • 12篇李玉平

传媒

  • 84篇西北农林科技...
  • 57篇西北农业学报
  • 36篇农药学学报
  • 29篇西北农业大学...
  • 25篇西北植物学报
  • 15篇昆虫学报
  • 15篇西北林学院学...
  • 12篇植物保护学报
  • 12篇农药
  • 10篇浙江大学学报...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陕西农业科学
  • 7篇林业科学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农药科学与管...
  • 6篇中国动物保健
  • 6篇植物保护
  • 6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世界农业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16篇2016
  • 19篇2015
  • 23篇2014
  • 29篇2013
  • 46篇2012
  • 11篇2011
  • 26篇2010
  • 25篇2009
  • 41篇2008
  • 46篇2007
  • 41篇2006
  • 34篇2005
  • 31篇2004
5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改良3ω系统测量聚合物的热导率
本文建立了用于测量高分子聚合物热导率的改良3ω测试系统。采用热压的方法将作为加热源和温度传感器的白金(Pt)丝压入待测材料中,利用基于LabVIEW 设计的虚拟数字锁相放大技术采集热线两端的3ω电压信号。分析了系统中直流...
顾明王建立张兴
关键词:高分子聚合物温度传感器
文献传递
苦豆子根抑菌活性物质回流提取工艺
2013年
为建立苦豆子根抑菌活性物质的较优提取工艺,以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溶剂、液固比等4个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其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液固比V(溶剂)∶m(植物材料)=10mL∶1g,80℃加热2h,共提取3次。所得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原菌的有效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为185.4mg/L,1 000mg/L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的药效与500mg/L的w=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相当。该工艺条件较为简单,对其放大即可满足苦豆子杀菌剂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要求。
张沙沙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苦豆子抑菌活性
砂地柏内生真菌SC13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代谢产物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为了寻找可产生鬼臼毒素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从砂地柏(Sabina vulgarisAnt.)不同组织中分离到126株内生真菌。以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和苦鬼臼毒素为标准品,采用HPLC法筛选得到一株可代谢产生重要药用和杀虫活性物质鬼臼毒素类似物的内生真菌SC13。对菌株SC13进行ITS-5.8S rDNA区域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初步推测该菌株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sp.)真菌。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该菌株发酵液萃取物对三龄初期粘虫的拒食活性,其48h拒食中浓为7.259 mg.mL-1,采用浸毒叶片法测定了三龄初期小菜蛾的毒杀活性,其48h致死中浓为6.136 mg.mL-1。
卢亮何军余鑫平李广泽张兴
关键词:砂地柏内生真菌链格孢属RDNA
茉莉酸甲酯处理雷公藤悬浮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以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为诱导子对雷公藤悬浮细胞进行处理,采用cDNA-AFLP技术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在50~4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雷公藤悬浮细胞总碱的积累呈抑制作用。茉莉酸甲酯处理后,分析筛选出了19个雷公藤悬浮细胞内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与NCBI蛋白质数据库比对,7个片段的功能得以预测,涉及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转录调控和能量代谢等。这些结果对今后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雷公藤生物碱含量奠定了一定基础。
韩娟杨艳祝传书王永宏张兴
关键词:雷公藤悬浮细胞培养茉莉酸甲酯CDNA-AFLP
两种农药树干注射对垂柳叶内PPO和POD活性及同工酶谱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研究了吡虫啉和啶虫脒树干注射对垂柳叶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杀虫剂树干注射均可引起垂柳叶片PPO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吡虫啉处理对PPO和POD活性的影响均大于啶虫脒,两种药剂处理后15 d PPO活性均达到最大值,10 d POD活性均最低,药后30 d PPO和POD活性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吡虫啉处理使PPO同工酶酶带E1(Rf=0.71)消失,E2(Rf=0.77)活性升高;啶虫脒处理使PPO同工酶酶带E1活性升高,E2消失;药后10,45 d各处理酶带带型基本稳定。吡虫啉处理使POD同工酶药后10 d酶带P1(Rf=0.51)、P4(Rf=0.67)消失,45 d P1消失而P4又出现;啶虫脒处理使POD同工酶酶带P1活性升高,P2(Rf=0.56)消失,药后10,45 d酶带带型相同。说明PPO和POD活性变化及其同工酶谱变化与注药种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研究树干注药对树体生理影响的指标。
唐光辉田鹏鹏陈安良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树干注药垂柳同工酶
旋覆花花序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被引量:4
2010年
为明确旋覆花的农用杀菌活性,采用液-液分配法对旋覆花乙醇提取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并采用离体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不同溶剂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的萃取率分别为34.89%、8.99%、8.63%和22.72%;在1.0mg·mL-1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各供试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疫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73.77%和66.25%,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辣椒疫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分别达67.69%、62.12%和56.07%、51.75%,石油醚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8.70%;在1.0mg·mL-1剂量下,除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外,氯仿萃取物可显著抑制麦冬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板栗炭疽病菌、玉米青枯病菌和辣椒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96.00%、92.44%、80.43%、78.45%和71.84%,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各供试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在40.86%~86.42%之间,石油醚萃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2.52%;果实针刺法测定结果表明,在2.0mg·mL-1剂量下,氯仿萃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效果和保护效果分别为57.65%和50.60%(6d),其中治疗效果与对照药剂0.4mg·mL-1施佳乐无显著差异.
周琳焦斌高飞宋天有张兴
关键词:旋覆花萃取物抑菌活性植物源杀菌剂
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研究小花假泽兰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跟踪法对小花假泽兰的全株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IR、1H-NMR和13C-NMR)对已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小花假泽兰中分离出4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去氧薇甘菊内酯、二氢薇甘菊内酯和β-谷甾醇.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其中2种化合物(去氧薇甘菊内酯和二氢薇甘菊内酯)对8种重要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对小麦纹枯病菌、辣椒疫霉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100mg·L-1剂量下抑制率均在90%以上;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5.61和18.24mg·L-1;对辣椒疫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13.88和12.84mg·L-1;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0.49和34.68mg·L-1;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48.79和75.47mg·L-1.这2种化合物对农业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为首次报道.
庄世宏郝彩琴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抑菌活性
植物源农药概述被引量:98
2006年
从植物源农药的特点、研究现状、开发利用途径、产业化现状等方面对植物源农药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植物源农药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何军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
净叶宝乳油中水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8
2001年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GDX_102色谱柱上分离和测定净叶宝系列乳油中的水分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且对人体和环境安全;对同一试样的6次平行独立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017 % ,相对标准偏差为3.5 % ,加标回收率在98 %以上。
王惠王满营张兴王明珍
关键词:农药乳油水分
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明确雷公藤吉碱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杀虫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饲喂法测定了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的胃毒活性及致毒症状。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从显微和超微水平观察雷公藤吉碱(300μg/mL)对粘虫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其24 h致死中浓(LC_(50))值为194.53μg/mL;试虫中毒的典型特征为麻痹致死;显微观察显示处理组试虫肌肉组织结构紊乱,肌纤维间距增大,肌膜消解,横纹结构消失,且随中毒程度的加深,病变程度加剧;超微观察显示处理试虫肌细胞结构破坏,肌膜脱落,线粒体肿胀,肌质网扩张,肌原纤维断裂,且随中毒程度的加深,病变呈渐进性加剧。【结论】雷公藤吉碱可致粘虫成虫飞行肌病变,影响肌肉正常收缩,从而引起试虫麻痹致死,其作用靶标可能位于肌肉系统。
刘琳张欧马树杰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粘虫毒性飞行肌组织病变
共5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