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卿

作品数:201 被引量:1,355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65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5篇农业科学
  • 25篇生物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6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8篇农药
  • 35篇杀虫
  • 28篇物源农药
  • 28篇活性
  • 26篇植物源
  • 25篇植物源农药
  • 24篇粘虫
  • 18篇杀虫活性
  • 15篇松油烯-4-...
  • 14篇植物
  • 12篇玉米
  • 12篇生物活性
  • 12篇提取物
  • 12篇苹果
  • 12篇雷公藤
  • 11篇烟草花叶病
  • 11篇花叶
  • 10篇烟草花叶病毒
  • 9篇玉米象
  • 9篇米象

机构

  • 198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青海省农林科...
  • 2篇黄岛出入境检...
  • 2篇威远县农业局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青海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阿勒泰地区农...
  • 1篇重庆出入境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作者

  • 201篇马志卿
  • 124篇冯俊涛
  • 116篇张兴
  • 32篇吴华
  • 29篇何军
  • 27篇王勇
  • 25篇闫合
  • 22篇周一万
  • 20篇陈光友
  • 20篇江志利
  • 16篇蔡崇林
  • 16篇李广泽
  • 14篇雷鹏
  • 14篇陈安良
  • 9篇王永红
  • 9篇张璟
  • 9篇周琳
  • 8篇祝传书
  • 8篇郝双红
  • 7篇陈根强

传媒

  • 2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5篇农药学学报
  • 14篇昆虫学报
  • 13篇西北农业学报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农药
  • 2篇农药科学与管...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种子

年份

  • 23篇2023
  • 29篇2022
  • 16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15篇2004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源农药概述被引量:98
2006年
从植物源农药的特点、研究现状、开发利用途径、产业化现状等方面对植物源农药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植物源农药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何军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
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明确雷公藤吉碱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杀虫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饲喂法测定了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的胃毒活性及致毒症状。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从显微和超微水平观察雷公藤吉碱(300μg/mL)对粘虫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其24 h致死中浓(LC_(50))值为194.53μg/mL;试虫中毒的典型特征为麻痹致死;显微观察显示处理组试虫肌肉组织结构紊乱,肌纤维间距增大,肌膜消解,横纹结构消失,且随中毒程度的加深,病变程度加剧;超微观察显示处理试虫肌细胞结构破坏,肌膜脱落,线粒体肿胀,肌质网扩张,肌原纤维断裂,且随中毒程度的加深,病变呈渐进性加剧。【结论】雷公藤吉碱可致粘虫成虫飞行肌病变,影响肌肉正常收缩,从而引起试虫麻痹致死,其作用靶标可能位于肌肉系统。
刘琳张欧马树杰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粘虫毒性飞行肌组织病变
丙烷脒对番茄生理指标、前期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较系统地测试了新型烷基脒类内吸性杀菌剂丙烷眯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的生理、增产和果实的品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丙烷脒可显著增强番茄抗病性,且与使用剂量有关。在100.00g/hm...
冯俊涛罗杰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生理指标果实品质
西北地区106种植物杀虫活性的筛选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对西北地区106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测定,以期筛选出具较高杀虫活性的植物种类,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方法】以粘虫3龄幼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对供试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1g/mL的供试剂量下,甘草、中国粗榧等10种植物对粘虫24h的拒食率在95.0%以上;牡丹、细柱五加、沙打旺、砂蓝刺头、白头翁和大籽蒿等6种植物对粘虫72h的校正死亡率在50.0%以上。牡丹、中国粗榧、细柱五加、天名精和甘草等5种植物样品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48h拒食率和72h死亡率均在90.0%以上。【结论】细柱五加、牡丹、中国粗榧、天名精和甘草等5种植物对粘虫和小菜蛾幼虫均表现出较强的拒食和毒杀作用,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李雪娇何军冯俊涛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杀虫活性粘虫小菜蛾
细辛醚对6种农业害虫的杀虫活性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进一步确定细辛醚的杀虫作用。【方法】在不同作用方式下测定了细辛醚对粘虫、桃蚜、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等6种农业害虫的室内毒力。【结果】细辛醚对粘虫、桃蚜和菜青虫24 h的触杀LD50值分别为35.06,1.11,66.28μg/头,在供试剂量下对棉铃虫、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作用较差;对粘虫和玉米象的熏蒸LC50值分别为16.92(12 h)和7.53(72 h)μL/L;对玉米象有一定的忌避作用,忌避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减弱;细辛醚质量浓度为1,5和10 mg/g的处理,33 d对玉米象的致死率分别为26.97%,86.51%和100%,1,5 mg/g处理33 d和76 d对玉米象种群抑制率分别为74.18%和96.54%,63.64%和81.28%;经细辛醚处理的粘虫幼虫表现出明显的兴奋、痉挛、麻痹和死亡等症状。【结论】细辛醚对粘虫有较好的熏蒸、触杀作用,对桃蚜、菜青虫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对玉米象有一定的熏蒸、忌避和种群抑制作用,而对棉铃虫和赤拟谷盗的活性较差,具有明显的杀虫选择性。细辛醚对昆虫的致毒症状与神经毒剂类似。
张静冯岗马志卿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触杀作用生物活性
一种湿度响应型精油片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响应型精油片剂、制备方法和应用,研制了聚多巴胺掺杂的多孔纳米碳酸钙载体,封装精油后,加入塑形剂和固体酸压片制备了湿度响应型精油片剂。片剂中精油的释放量与外界湿度变化正相关,在高湿环境(如75%RH),...
马志卿李文奎付相云周一万吴华王勇张璟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几种昆虫的生物活性被引量:20
2007年
为进一步确定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杀虫作用谱和作用方式,评价其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测法研究了对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黏虫、玉米象、桃蚜、山楂叶螨、家蝇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3龄幼虫、黏虫3龄幼虫、菜青虫5龄幼虫、桃蚜无翅成蚜、山楂叶螨雌成螨和棉铃虫3龄幼虫48 h的毒杀活性LC50分别为228.28、306.39、307.61、0、435.90、622.17、653.00 mg/L,72 h后LC50分别为136.67、216.12、238.18、309.67、485.36、463.00 mg/L;对家蝇成虫也有较好的毒杀作用;对棉铃虫幼虫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玉米象有较强的种群抑制作用。
周琳冯俊涛张锦恬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雷公藤总生物碱杀虫活性
一种杀蓟马植物精油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蓟马植物精油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含有冬青油和牛至油,且冬青油和牛至油的重量比为1:6~6:1。本发明组合物可防治蓟马,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不易产生抗药性,同时可以改善作物免疫系统能力,并能显著提高其...
马志卿芦小鹏吴华田向荣周一万冯俊涛张兴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一年两季(春季和冬季)的田间试验,采用C18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方法验证试验表明:在0.02~0.5 mg/kg添加水平下,苦参碱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87%,相对标准偏差为5.7%~14%,在小白菜与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2 mg/kg。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消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0 d(春季,小白菜)、1.5 d(冬季,小白菜)、1.4 d(春季,土壤)和1.6 d(冬季,土壤)。最终残留结果显示:距最后一次施药7 d后,高浓度(有效成分6.71 g/hm^2)和低浓度(有效成分4.47 g/hm2)苦参碱在春季和冬季小白菜中的最终残留量在0.061~0.074 mg/kg之间;在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075 mg/kg之间。可见,苦参碱在小白菜及土壤中易消解,为保障小白菜食用安全,建议可将0.1 mg/kg作为其最大残留限量,安全间隔期不小于3 d。
郝佳吴志凤邱晓鹏姚满马志卿张兴
关键词:苦参碱小白菜土壤消解
一种异噁唑啉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噁唑啉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将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1,2,3,4‑四氢喹啉或吲哚片段引入到异噁唑啉结构中,得到一类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Image file="DDA0...
雷鹏王艺博高艳清陈光友蔡崇林马志卿冯俊涛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