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丹芳

作品数:57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血管
  • 19篇血管生成
  • 18篇黑色素
  • 18篇黑色素瘤
  • 15篇肿瘤
  • 15篇腺癌
  • 14篇细胞
  • 13篇蛋白
  • 13篇血管生成拟态
  • 13篇乳腺
  • 13篇乳腺癌
  • 10篇小鼠
  • 10篇内皮
  • 9篇病理
  • 8篇蛋白酶
  • 8篇金属蛋白
  • 8篇金属蛋白酶
  • 8篇基质
  • 8篇基质金属
  • 8篇基质金属蛋白...

机构

  • 54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市肿瘤医...
  • 3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天津市海河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生物芯片北京...
  • 1篇天津市泰达医...
  • 1篇江苏先声药物...

作者

  • 57篇张丹芳
  • 50篇孙保存
  • 41篇赵秀兰
  • 32篇张诗武
  • 17篇董学易
  • 14篇郭华
  • 9篇赵楠
  • 8篇古强
  • 7篇齐丽莎
  • 7篇车娜
  • 7篇刘铁菊
  • 7篇刘芳
  • 6篇倪春生
  • 6篇谷彦军
  • 6篇刘志勇
  • 5篇戚红
  • 5篇徐少艳
  • 5篇崔艳芬
  • 4篇张文治
  • 3篇马跃美

传媒

  • 17篇中国肿瘤临床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现代仪器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The Ch...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西环素对小鼠黑色素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和活性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多西环素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模型MMP-2、MMP-9表达和活性的作用。方法C57/BL小鼠47只建立黑色素瘤模型,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每日腹腔注射盐酸多西环素,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7d后处死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各10只。继续给药14d后处死剩余小鼠,比较两个时间点多西环素对MMP-2、MMP-9、VEGF表达的影响。并用检测MMP-9、MMP-2酶原、活性MMP-2的活性变化。结果多西环素给药7d抑瘤率为52.36%,给药14d抑瘤率为35.63%。给药组的MMP-2、MMP-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而VEGF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给药组的MMP-9和活性MMP-2的条带酶解量以及活性MMP-2与MMP-2酶原比值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MMP-2酶原条带酶解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环素可以抑制恶性黑色素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刘志勇张诗武张丹芳戚红刘岩雪赵秀兰孙保存
关键词:多西环素黑色素瘤基质金属蛋白酶
人乳腺癌预后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及Clusterin表达相关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人乳腺癌惠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明确不同因素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阐述Clusteri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3~1994年临床预后资料完整的手术切除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158例,癌旁组织31例,制作成组织芯片进行Clusterin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染色指数,对影响乳腺癌惠者生存预后相关因素进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和生存分析,C|usterin表达与患者预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复发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预后最危险的两种因素,B值分剐为-0.494和0.142,P值分别为0.001和0.009;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lusterin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化疗6次以下(不包括6次)均明显差于Clusterin阴性表达(X^2=14.085,P=0.000)、无淋巴结转移(X^2=21.458,P=0.000)和术后化疗〉6次(X2=4.442,P=0.03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lusterin染色指数大小和肿瘤大小具有正相关关系,r=0.249,P=0.002,肿瘤细胞Clusterin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上皮细胞(t=3.131,P=0.003),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细胞Clusterin表达染色指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t=7.152,P=0.000。结论: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影响患者生存预后。作为一种凋亡抑制蛋白,Clusterin与乳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张诗武张丹芳金孟珏贾兴红朱悦赵秀兰孙保存
关键词:乳腺肿瘤存活率存活率分析
双向分化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分子机制初步观察(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分泌Ⅳ型胶原和PAS阳性物质在血管生成拟态(VM)中的作用以及VM对肿瘤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方法收集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石蜡包埋样本158例,制作成组织芯片,进行CD31和VEGF重复染色及Ⅳ型胶原染色。通过网格计数法,比较CD31与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别及分布特点,以及有VM的点阵和无VM的点阵VEGF表达的差别。结果VM的基底膜样结构表现为PAS及Ⅳ型胶原阳性;无VM的双向分化肿瘤VEGF表达高于有VM者,其中在恶性黑色素瘤及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二者VEGF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AS阳性物质和Ⅳ型胶原参与构建了VM的管壁,VEGF表达的差别表明VM的存在可以提供肿瘤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
孙保存张诗武赵秀兰张丹芳郝希山
关键词:VM阳性VEGF表达CD31分子机制
黑色素瘤组织内三种血液供应模式时间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M)、马赛克血管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三种血液供应模式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延续性变化。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组织块接种到C57纯系小鼠鼠鼷部,待肿瘤大小约0.5mm左右时,连续处死小鼠,将瘤组织块制作成切片,在切片上进行三种血液供应模式的计数,初步判定三种血液供应模式的时间关系趋势,同时利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技术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VM数目不断减少,而内皮依赖性血管数目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马赛克血管的数目多少无明显变化,肿瘤体积的大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数目呈高度正相关(!=0.718,P=0.009)而与VM成高度负相关(!=0.77,P=0.003)。免疫组化双染和电镜观察的结果显示马赛克血管的管壁同时由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构成。结论:VM是黑色素瘤生长的早期血液供应的主要形式。后来VM逐渐被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替代,马赛克血管可能是VM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
张诗武郭华张丹芳谷彦军赵秀兰孙保存
关键词:黑色素瘤VM
常规组织制片技术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把常规组织制片和HE染色技术的内容拓展到本科病理实验课中,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该技术方法的理论知识及自行判断切片的优劣标准,并且亲自动手参与该技术的操作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推动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分析能力,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该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董学易孙保存赵秀兰古强张丹芳车娜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HE染色
循环内皮祖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被引量:4
2005年
恶性肿瘤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可使骨髓中的内皮祖细胞(EPC)动员至外周血,并将这些细胞募集到肿瘤组织的血管床,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EPC有望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点或肿瘤基因治疗的载体。
张丹芳孙保存
关键词:干细胞肿瘤
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转移预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孙保存张诗武张丹芳谷彦军李岩牛瑞芳钱碧云
该研究利用双相电泳(2-DE)和质谱(MS)技术鉴定出一组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相关蛋白,并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大样本临床病例验证。结果表明n-Clusterin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Actin、14-3-3、...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蛋白质组学
卵巢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观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这一独特的肿瘤营养供应模式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卵巢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的石蜡标本共84例,分析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D31/PAS双重染色法将84例卵巢癌组织分为有血管生成拟态组和无血管生成拟态组,分析血管生成拟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cadherin、β—catenin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4例卵巢癌患者中有36例存在血管生成拟态,84例卵巢癌的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学分级和转移情况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密切相关(χ^2值分别为10.30、20.01、8.16、9.75,P值均小于0.05)。VEGF、MMP-2、MMP-9、E—cadherin和β-eatenin在血管生成拟态组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在无血管生成拟态组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生存分析发现有血管生成拟态的患者生存时间比无血管生成拟态患者短(P=0.04)。结论卵巢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与其恶性度有关,恶性度越高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越强,血管生成拟态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VEGF、MMP-2、MMP-9与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燕赵秀兰古强王俊艳张诗武张丹芳王星辉赵楠高玉彤孙保存
关键词:卵巢肿瘤病理学预后
病例结合图片考试方法在病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临床病例结合病理图片考试方法在病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病例结合病理图片的考试方式,对照组采用镜下观察切片的考试方式。结果:实验组成绩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结论:引入临床病例的考试方式能避免片面考核记忆性内容,更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墨晶张丹芳刘铁菊韩继媛孙保存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考试临床病例分析
妊娠对TA2小鼠乳腺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环境对TA2小鼠乳腺癌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人妊娠相关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收集TA2自发乳腺癌小鼠84只,观察其生物学行为、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建立妊娠TA2小鼠乳腺癌移植瘤模型(n=20),检测妊娠环境下肿瘤生长;电化学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浓度,Real-time PCR检测妊娠组肿瘤和乳腺组织ERα和PR mRNA相对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α、PR、p53、PCNA和CD31在各组瘤组织内的表达。结果:TA2自发乳腺癌均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易内脏转移,乳腺癌分化程度低,不表达ER和PR,表达p53。妊娠组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加快,肿瘤体积和重量均大于对照组(t=4.142,P<0.001),且癌组织PCNA表达水平增高。TA2孕鼠体内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显著增高(t=-1.568,-8.927,P=0.168,0.001),而ERα和PRmRNA相对表达相对很低(t=12.245.10.933,P<0.001,0.001),肿瘤血管数量增多。结论:TA2自发乳腺癌与人妊娠相关乳腺癌相似,妊娠促进TA2乳腺癌生长,但雌二醇与孕酮对乳腺癌增殖的促进作用可能是间接实现的。
张丹芳孙保存赵秀兰崔艳芬徐少艳董学易车娜
关键词:乳腺癌生长雌二醇孕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