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诗武

作品数:123 被引量:52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9篇血管
  • 37篇血管生成
  • 32篇血管生成拟态
  • 32篇肿瘤
  • 32篇细胞
  • 28篇黑色素
  • 28篇黑色素瘤
  • 27篇蛋白
  • 23篇腺癌
  • 18篇乳腺
  • 18篇乳腺癌
  • 18篇组织芯片
  • 17篇分子
  • 16篇基质
  • 15篇蛋白酶
  • 15篇金属蛋白
  • 15篇金属蛋白酶
  • 15篇基质金属
  • 15篇基质金属蛋白...
  • 12篇预后

机构

  • 79篇天津医科大学
  • 31篇武警医学院
  • 20篇天津市肿瘤医...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武警医学院附...
  • 4篇天津市环湖医...
  • 4篇安徽医学高等...
  • 3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市中心妇...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沧州市中西医...
  • 2篇天津市东丽区...
  • 2篇江苏先声药物...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武警安徽省总...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重庆大学
  • 1篇武警江苏总队...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23篇张诗武
  • 75篇孙保存
  • 53篇赵秀兰
  • 32篇张丹芳
  • 15篇谷彦军
  • 14篇郭华
  • 14篇郝希山
  • 10篇刘亚敏
  • 9篇古强
  • 8篇刘易欣
  • 8篇刘岩雪
  • 7篇戚红
  • 7篇齐丽莎
  • 7篇魏焕萍
  • 6篇倪春生
  • 6篇何瑞波
  • 6篇赵楠
  • 5篇张文治
  • 5篇吴强
  • 5篇杜海科

传媒

  • 19篇中国肿瘤临床
  • 18篇武警医学院学...
  • 7篇中华病理学杂...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临床与实验病...
  • 6篇天津医药
  • 4篇第四届中国肿...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国外医学(肿...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16篇2007
  • 16篇2006
  • 20篇2005
  • 13篇2004
  • 10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舒林酸对结肠癌变中Fas和FasL蛋白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舒林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二甲肼诱发的小鼠实验性大肠癌动物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 ,分别标记Fas及FasL阳性细胞 ,观察诱癌过程中Fas和FasL蛋白表达细胞的分布与密度变化和舒林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Fas和FasL的表达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浆 ,阳性细胞均位于大肠黏膜表层上皮中 ,呈簇状分布 ,舒林酸预防组和治疗组Fas和FasL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舒林酸可以上调Fas和FasL的表达 ,诱导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形成和发展。
孙保存赵秀兰阎雪燕刘易欣王欣张诗武孙燕
关键词:舒林酸结肠癌FAS蛋白FASL蛋白癌细胞凋亡
颈巨大动脉体瘤1例
2004年
患者男,37岁,左侧颈动脉搏动性肿物7 a,近1 a增大明显.查体:一般情况良好,T36.3℃,P84次/min,R21次/min,Bp130/90 mmHg,心率84次/min,心律规整,无杂音.左颈上可触及约10 cm×10 cm大小囊性肿物,软,触及波动,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颈动脉向健侧移动,颈内外动脉分叉增大,右颈下亦可触及约2 cm×2cm大小搏动性肿物.MRI显示:双颈多发性不规则肿物,大小分别为:左:6.7 cm×5.3 cm,右:3.6 cm×2.5 cm,咽腔受压狭窄,左颈内外动脉间隙扩大,部分模糊,走行紊乱,肿物内血流空效应较明显,向下压迫左颈动脉使之推移向外,右颈血管走行尚可.心电图正常.彩超显示:左中上颈可见一个4.7 cm×2.9 cm范围低回声反射区,右上颈可见4 cm×2.9 cm范围低回声反射区,两肿物边界清,规则,内部声不均匀,包绕颈外动脉生长,有不完整包膜回声.CDFI示:肿物内血流速度快.临床诊断颈动脉体瘤.
刘静张诗武
关键词:颈部动脉体瘤病理学
子宫肉瘤c-kit表达意义的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外间质肿瘤—子宫肉瘤32例(平滑肌肉瘤2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0例及子宫腺肉瘤2例),测定酪氨酸激酶(c-kitCD117)的阳性表达率,是否亦具备类同胃肠道间质肿瘤细胞中的所含有c-kit促使CD117呈阳性,以便寻找治疗子宫肉瘤的新途径。方法:对32例子宫肉瘤,均以免疫组化测定CD117,并选用经病理确诊及阳性表达CD117的胃肠道间质肿瘤5例为对照。结果:子宫肉瘤测定CD117阳性率依次为:子宫平滑肌肉瘤11/20例(55%)、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10例(30%)及子宫腺肉瘤0/2例。结论:对阳性表达CD117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子宫肉瘤患者选择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范嫏娣李胜水张诗武
关键词:子宫肉瘤分子靶向治疗
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表达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E钙粘素(E-cad)和β连环素(β-cat)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1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结果]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β-cat的正常表达率分别为23.46%和4.94%,原发灶中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尤其是高中分化病例,转移灶中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原发灶(45.68%比28.40%,P<0.01),尤其是管状腺癌;原发灶中β-cat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E-cad的表达强度在原发灶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尤其是管状腺癌和高中分化病例。[结论]低表达E-cad和β-cat及异位表达β-cat的结肠癌细胞可能具有较强的转移能力,更易于发生淋巴道转移。
谷彦军张诗武宋立新魏焕萍刘亚敏何瑞波
关键词:结肠肿瘤E钙粘素Β连环素组织芯片
不同微环境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和局部微循环模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明确不同微环境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和微循环模式的影响,并阐述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恶性黑色素瘤单细胞悬液 B16分别接种至 C57小鼠腹腔和后肢肌肉组织中,于接种肿瘤后第18天后处死动物,取腹腔内肿瘤组织和小鼠后肢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 法)CK18染色对后肢组和腹腔组肿瘤细胞恶性侵袭表型进行比较,并比较在不同微环境生长下肿瘤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Real time PCR 方法从蛋白水平和 mRNA 水平比较腹腔组和后肢组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 MMP-9的表达差别;并对肿瘤组织内不同微循环模式进行计数。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腹腔组相比,后肢组肿瘤细胞 CK18、HIF-1α表达明显增高(t=8.142,t=3.645,P 均<0.05),同时也表达更高的肿瘤侵袭相关蛋白,肿瘤细胞表达 MMP-2和 MMP-9均明显高于腹腔组(t=4.916,t=7.782,P 均<0.05),Real time PCR 检测结果也显示后肢组 MMP-2和 MMP-9 mRNA 表达也明显高于腹腔组(t=36.814,t=26.025,P 均<0.05)。在后肢组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而腹腔组肿瘤细胞获得营养供应方式主要通过内皮依赖性血管。结论不同生长微环境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恶性表型转化,致使肿瘤细胞分泌更多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增高促进了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张诗武孙保存张丹芳李岩容哲赵秀兰
关键词:黑色素瘤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微循环血管生成拟态
双向分化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子机制初步观察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分泌IV型胶原和过碘酸雪夫氏反应 (PAS)阳性物质在血管生成拟态 (VM)中的作用 ,以及VM对肿瘤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影响。方法 收集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石蜡包埋样本 158例 ,制作成组织芯片 ,进行CD3 1和VEGF双重染色及IV型胶原染色。通过网格计数法 ,比较CD3 1与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别及分布特点 ,以及有VM的点阵和无VM的点阵VEGF表达的差别。结果 VM的基底膜样结构表现为PAS及IV型胶原阳性 ;无VM的双向分化肿瘤VEGF表达高于有VM者 ,其中在恶性黑色素瘤及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 ,二者VEGF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PAS阳性物质和IV型胶原参与构建了VM的管壁 。
郝希山孙保存张诗武赵秀兰
关键词:分子机制血管表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拟态组织芯片
双向分化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分子机制初步观察(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分泌Ⅳ型胶原和PAS阳性物质在血管生成拟态(VM)中的作用以及VM对肿瘤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方法收集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石蜡包埋样本158例,制作成组织芯片,进行CD31和VEGF重复染色及Ⅳ型胶原染色。通过网格计数法,比较CD31与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别及分布特点,以及有VM的点阵和无VM的点阵VEGF表达的差别。结果VM的基底膜样结构表现为PAS及Ⅳ型胶原阳性;无VM的双向分化肿瘤VEGF表达高于有VM者,其中在恶性黑色素瘤及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二者VEGF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AS阳性物质和Ⅳ型胶原参与构建了VM的管壁,VEGF表达的差别表明VM的存在可以提供肿瘤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
孙保存张诗武赵秀兰张丹芳郝希山
关键词:VM阳性VEGF表达CD31分子机制
Stathmin及Cathepsin 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Stathmin和Cathepsin B在人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的差异表达,探讨Stathmin和Cathepsin B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158例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64例相应转移灶组织中Stathmin蛋白和Cathepsin 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hmin蛋白及Cathepsin 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转移灶中均高表达;高分化结直肠癌样本中Stathmin蛋白及Cathepsin B蛋白在细胞膜或细胞浆阳性表达,而在低分化结直肠癌细胞核,细胞膜及细胞浆中可见二者的阳性表达。结论Stathmin及Cathepsin B可能是判断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的有用指标。
杨正多张丹吕宏程张丽刘光马卉王刚张诗武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缺血缺氧对黑色素瘤局部浸润的相关分子机制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缺血缺氧环境下肿瘤生长、血液供应模式及浸润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阐述血管介入治疗黑色素瘤远期效果不理想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缺血后肢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观察缺血环境下的肿瘤生长情况,计数各种血液供应模...
张丹芳张诗武郭华张文治赵秀兰孙保存
关键词: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缺氧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文献传递
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在组织芯片上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赵秀兰张诗武刘增辉王欣古强孙保存
关键词:免疫组化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组织芯片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