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岑涛

作品数:5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花岗岩
  • 2篇东段
  • 2篇燕山期
  • 2篇印支期
  • 2篇云母
  • 2篇年代学
  • 2篇锆石
  • 2篇铝质
  • 2篇南岭东段
  • 2篇过铝质
  • 2篇过铝质花岗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形成环境
  • 1篇岩浆
  • 1篇岩浆弧
  • 1篇岩石
  • 1篇岩石成因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作者

  • 5篇李武显
  • 5篇陶继华
  • 5篇岑涛
  • 1篇李献华
  • 1篇蔡元峰
  • 1篇龙文国
  • 1篇邢光福
  • 1篇赵希林

传媒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南岭东段早侏罗世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以东坑盆地为例被引量:17
2013年
印支造山运动是华南早中生代最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华南现今的地形和地貌特点。本文研究了南岭东段赣南早侏罗世东坑火山岩盆地沉积岩的碎屑锆石U-Pb年代,获得最显著的年龄峰值为196Ma、238Ma、364Ma和427Ma,表明该沉积岩并不是外来的震旦纪-寒武纪变质岩,而是早侏罗世裂谷火山盆地的沉积物。缺乏260~290Ma的锆石年龄,很可能反映物质为近源来源。通过与闽西南晚三叠世和华南内陆中-晚二叠世沉积砂岩中碎屑锆石年龄谱对比,反映华南印支早期(290~260Ma)岩浆活动主体在东南沿海地区,晚期(240~200Ma)主体发育在内陆地区。大量印支期侵入岩锆石的出现也很可能表明华南内陆印支造山带在~190Ma已经经历了相当程度的垮塌。
李武显赵希林邢光福岑涛陶继华
关键词:碎屑锆石南岭东段
华南印支期弱过铝质和强过铝质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化学及其岩石成因制约被引量:18
2015年
华南印支期岩浆活动强烈,并形成了大量的花岗质岩石,按矿物组合可将其分为含典型过铝质矿物白云母、电气石、黄玉的强过铝质花岗岩(SPG)和含角闪石、黑云母等镁铁质矿物,而缺乏典型过铝质矿物的弱过铝质花岗岩(WPG)两大类。黑云母是花岗岩类岩石中最常见的镁铁质矿物之一,其成分特征可以有效示踪花岗岩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和源区性质。以赣南印支期龙源坝岩体和湘中白马山岩体为例,对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中两类过铝质岩石的黑云母矿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WPG中黑云母富镁、贫铝、贫铁,属镁质黑云母,而SPG中黑云母贫镁、富铝、富铁,属铁质黑云母。黑云母平衡结晶温度和氧逸度估算结果显示,WPG比SPG具有更高的岩浆温度和氧逸度。WPG属于壳幔岩浆混合产物,而SPG则来自于接近纯地壳沉积物质部分熔融产物。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可以有效判断源区性质,无法单独判断构造背景。
陶继华岑涛龙文国李武显
关键词:黑云母印支期花岗岩
赣南龙源坝地区燕山期高分异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Hf-O同位素研究被引量:39
2013年
华南南岭地区广泛分布燕山早期花岗岩,其中大型花岗岩基常常分布在南岭腹地(粤中,北地区),而南岭北缘的赣南地区分布许多小岩体,并大量伴生有具工业价值的稀有金属矿床(W,Sn,Nb和Ta).本文系统研究了赣南地区侵入龙源坝杂岩体中的3个燕山期小岩体,研究表明它们的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获得的龙源坝-澄江和小幕北黑云母花岗岩的SIMS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6.7±1.2)和(156.1±2.1)Ma,江头东二云母花岗岩SIMS锆石U-Pb年龄为(156.4±1.3)Ma.黑云母花岗岩以高硅(SiO2=70%~79%),高钾(K2O/Na2O>1.9)和过铝质(ASI=1.05~1.33)为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富集Rb,Th,Pb和LREE,贫Ba,Nb,Sr,P和Ti,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10.7~13.5),Eu负异常(δEu=0.28~0.41);二云母花岗岩也具有高硅(SiO2=75%~79%),高钾(K2O/Na2O>1.2)和过铝质(ASI=1.09~1.17)特征.更富集Rb,Th,Pb和强烈亏损Ba,Nb,Sr,P和Ti,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La/Yb)N=0.75~1.08),Eu负异常十分强烈(δEu=0.02~0.04),具有明显的稀土四分组特征(TE1.3=1.10~1.14).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具有相似的Nd同位素特征,εNd(t)分别为13.0~9.6和11.5~7.7,锆石Hf-O同位素组成也相似,黑云母花岗岩εHf(t)=10.8~7.9,δ18O=7.98‰~8.89‰和εHf(t)=13.8~9.1,δ18O=8.31‰~10.08‰;二云母花岗岩εHf(t)=11.3~8.0,δ18O=7.91‰~9.77‰,反映它们来自以沉积物为主的地壳源区,并有小比例的地幔物质的贡献.尽管黑云母花岗岩具有许多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它们更可能来自于具I-型花岗岩特征的原始岩浆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富铝的沉积围岩所造成,因此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具有稀土元素四分组特征,但是有与黑云母花岗岩相似的同位素特征,因此也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是由于经历去气作用的晚期岩浆流体的交代造成.不存在
陶继华李武显李献华岑涛
关键词:花岗岩
南岭东段龙源坝印支和燕山期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研究花岗质岩石侵位的温度.压力条件是了解造山带深埋变质和抬升剥蚀的重要手段之一.华南广泛发育中生代花岗质岩石,大多数为过铝质岩石,其中印支期花岗岩尤其明显(〉91%为过铝质花岗岩).这些过铝质花岗岩由于缺乏常用的确定压力矿物角闪石而难于计算其形成压力.白云母是一种特征的过铝质矿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用于计算形成压力,因此可以用来限制过铝质花岗岩体的侵位深度.本文研究了南岭东段龙源坝杂岩体中印支期和燕山期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特征,根据显微镜观察,龙源坝印支期和燕山期二云母花岗岩中的白云母都存在原生和次生白云母两种成因类型.但是,化学成分上印支期二云母花岗岩中的白云母具有高的Ti,A1,Mg和Na含量,相对低的Fe和Mn含量,化学成分判别都属于原生白云母.相反地,燕山期二云母花岗岩的白云母化学成分判别都属于次生白云母.根据龙源坝印支期二云母花岗岩和燕山期二云母花岗岩中白云母压力计计算结果以及岩体形成背景的讨论,化学成分判别为原生白云母计算的压力是合理的,而次生白云母计算的压力不合理.计算的龙源坝印支期二云母花岗岩形成压力平均为-5.9Kbar,对应的深度为。19km.印支期二云母花岗岩可能是在地壳挤压加厚构造背景下深部熔融,并侵入结晶形成.
陶继华李武显蔡元峰岑涛
关键词:侵位深度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
北武夷资溪-光泽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对确定华南内陆印支期岩浆活动时空分布与形成环境的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通过对北武夷地区资溪-光泽杂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资溪岩体的年龄为236~238 Ma。结合收集的华南内陆地区已有的印支期岩浆岩的年龄资料,观察其年龄在SE-NW向和SW-NE向的时空变化情况,发现华南内陆印支期岩浆岩年龄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到北西内陆地区呈逐渐年轻的趋势,而在大致沿武夷山走向的南西到北东方向上呈宽阔的近水平的线性分布趋势。印支期沿海岩浆弧在~260 Ma消失20 Ma之后,~240 Ma在距离海沟大约400~500 km的武夷山地区大规模出现,是水平俯冲造成的华南内陆新生岩浆弧形成,类似于新生代北美拉拉米造山和墨西哥中部的水平俯冲情况。由于加厚的中、下地壳温度较高,少量水平俯冲前端脱水形成的地幔岩浆侵入中、下地壳,带来的热很容易造成中、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北武夷地区大量印支期花岗质岩浆岩。
覃晓云李武显岑涛吕璞良陶继华
关键词:花岗岩印支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