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细胞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蛋白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核细胞
  • 2篇CD14
  • 2篇CD16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学术探讨
  • 1篇血小板
  • 1篇尤瑞克林
  • 1篇脂蛋白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神经干细胞移...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大庆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寇雨霏
  • 3篇罗德欣
  • 2篇李通
  • 1篇段伟
  • 1篇刘畅
  • 1篇刘畅
  • 1篇刘畅

传媒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核细胞CD14+CD16+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表达率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并从单核细胞导致的炎症的角度来判定是否需要对脑梗死发病的急性期进行单核细胞及相关性的干预,而改善脑梗死患者疾病的转归。  方法:收集...
寇雨霏
关键词:单核细胞急性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的影响及临床效果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对2012-04/2014-01月作者医院入院治疗的1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他汀类药物及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的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小板(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明显高于对照组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更明显,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刘畅寇雨霏罗德欣
关键词:尤瑞克林血小板脑梗死
单核细胞CD14^+CD16^+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脑梗死是指由于组织的血液供给障碍,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组织死亡(坏死)的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50岁-60岁的人群发病率更高,脑梗死起病急,前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发病后,疾病快速发作,迅速达到高峰[1]。单核细胞是由骨髓中的前体发育而来,前体又称单潜能或双潜能细胞,是从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在组织中,单核细胞在不同的解剖位置发育成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2]。巨噬细胞是负责保护组织免受外来物质损伤,但也被认为在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单核细胞异常与多种疾病如慢性炎症、应激反应、库欣综合征(亢进)、免疫介导的疾病、坏疽、结节病等密切相关。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梗死、出血性梗死4种类型[3]。研究表明,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破裂及随后的血栓形成是脑梗死发生的病理基础,斑块局部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是易损斑块形成的关键因素[4]。血小板及单核细胞的异常活化、凝血因子活性增高所导致的高凝状态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单核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5]。
寇雨霏李通刘畅罗德欣
关键词:脑梗死单核细胞
神经干细胞移植与脑梗死被引量:6
2013年
背景: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脑梗死病灶区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目的:分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文章通过数据库检索的方式分析近年来关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和基础实验研究两方面分析神经干细胞与脑梗死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脑梗死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与脑内微环境密切相关,梗死区域有大量的神经细胞丢失。细胞因子在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神经功能损伤时发挥一定作用,能够诱导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目前被证实的有表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针灸和中医药对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有促进作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未来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李通刘畅寇雨霏段伟罗德欣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脑梗死巢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