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喆
-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论读经
- 2011年
- 四书五经是儒家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近年来,读经热潮席卷全国,这个"经"究竟应该读还是不读?如果可以读,那又该如何读?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即以此为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文章认为读经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通过文科教学、课外阅读以及新闻媒体的正确导向等方式,复兴传统经典中值得颂扬与传承的价值观。
- 吴遵民孙冬喆
- 关键词:读经儒家学说传统道德
- 论学分银行建设与自学考试制度转型被引量:17
- 2012年
-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而连通各类教育形式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制度也随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课题。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经上线试运行,国内其他城市、高校乃至民营机构也都在积极开展学分银行的实践探索,广播电视大学更是将学分银行列为其建设开放大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然一哄而起、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态势,又将使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陷入无序与盲目发展的困境。因此,本文认为要做到公正、公平和具有公信力,学分银行的建设就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原则和条件,即必须得到教育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授权、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履行运行的职责,以及必须具备运作的资质和社会公信力。而目前最具成熟条件的则当数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为了更加审慎地承担起建设与运作学分银行的重任,并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状况下的误打与误撞,本文就新形势下学分银行的建设及自学考试制度改革与转型,提出了若干建议。
- 孙冬喆吴遵民赵华
- 学分银行建设的国际比较与评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建设学分银行,沟通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以实现围绕个体一生提供终身教育机会的理念,已经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政策导向与基本共识。在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也同样呈现出了积极创建的景象,但一哄而起、跑马圈地式的态势,亦使学分银行建设陷入了设置重叠、资源浪费的困境。为保证学分银行建设的良性发展,汲取与借鉴当代国际学分银行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则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部分国家及国际组织在学分银行建设与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仔细梳理和深入分析,并通过比较研究对其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客观分析,以期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具体而客观的经验借鉴和参考。
- 孙冬喆吴遵民赵华
- 论学分银行建设与自学考试制度转型
- 2013年
- 学分银行的基本功能和设立条件
学分银行就是模拟银行系统对学习者的“学习财富”进行管理,若越是还原学习者的学习本质,则学分银行就越可以超越对正规性大学的学习成绩进行管理的狭隘定义,而从更广义的范畴去推进所有学习者正规或非正规的终身学习,并真正架构起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发挥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学分银行具有三项核心功能:学分的认定及转换、学分的积累、学分的兑换。
- 孙冬喆吴遵民赵华
- 关键词:学分银行自学考试银行建设非正规教育终身教育体系
- 青少年“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的理念转型及其体系建构被引量:7
- 2016年
- 有别于青少年"法制教育",青少年"法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有所发展。青少年法治教育,除了对青少年要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之外,应当培养其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法治意识,从而建立青少年的法治信仰。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不是一蹴而就的,法治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逐步推进。第一阶段是培养青少年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第二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理念、法治意识。第三阶段是培养青少年的法治信仰。
- 孙冬喆
- 关键词:青少年法治教育法治精神
- 中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
-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终身教育的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推广与普及,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目标,即期待建立一个“学习社会”(learning society)的愿景亦越来越明晰。就当前的状况而言,加大...
- 孙冬喆
- 关键词:学分银行终身教育资格框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