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立新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外科治疗分析
  • 2篇胃癌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间质瘤
  • 2篇间质
  • 2篇间质瘤
  • 2篇MICROR...
  • 2篇肠道
  • 2篇肠道间质瘤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右半结肠
  • 1篇右半结肠癌
  • 1篇增殖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姚立新
  • 3篇胡晓磊
  • 3篇杜旭东
  • 2篇王春明
  • 2篇陈力平
  • 2篇张翔
  • 1篇巢琳
  • 1篇姚路斌
  • 1篇左君波
  • 1篇梁正
  • 1篇居峰
  • 1篇周云海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3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00年5月 ̄2006年5月,对3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D3根治术。手术完整切除Toldt筋膜及胰头十二指肠前筋膜,游离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根部结扎肠系膜血管,清扫N3淋巴结。肝曲癌再切除右肾前筋膜,清扫幽门下淋巴结。肿瘤侵出Toldt筋膜清扫其下腹膜下筋膜(Gerota筋膜),作右半结肠切除。结果手术清扫淋巴结每例达15 ̄76枚,平均28枚。术后并发症21.88%(7/32),其中切口感染3例,术后炎症性肠梗阻2例,急性左心衰及肺部感染各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32例患者随访8 ̄72个月,平均38个月,生存36个月以上22例,6例分别于术后8、14、18、24、25和32个月死亡。随访期间失访4例。结论右半结肠D3根治术是减少肿瘤复发的有效术式,仔细操作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姚立新胡晓磊梁正周云海杜旭东陈力平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
胃肠道间质瘤38例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杜旭东胡晓磊张翔姚立新姚路斌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
microRNA-152在胃癌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间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52(miR-15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5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间关系。结果 58例(82.9%)胃癌组织中miR-152表达下调;胃癌组织miR-152表达水平(ΔCT=5.30±1.47)低于癌旁正常组织(ΔCT=3.87±1.79)(P<0.01);胃癌组织中miR-152低表达在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转移及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5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可促进胃癌发生、发展,可能成为胃癌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姚立新王春明
关键词:胃癌MICRORNA实时荧光定量PCR
胃肠道间质瘤56例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1998年1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56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最常见于胃部62.5%(35/56),其次为十二指肠5.4%(3/56)、空肠12.5%(7/56)、回肠17.9%(10/56)、结肠1.8%(1/56)。以恶性肿瘤多见,占67.9%(38/56),交界性19.6%(11/56),良性12.5%(7/56)。56例均获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无淋巴结转移。术后随访12个月至8年,48例获完整随访,1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100%和78.57%。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胃,依次为小肠、结肠,以恶性者多见,其局部侵袭性不如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少见,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病理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多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大小。
胡晓磊杜旭东张翔姚立新巢琳陈力平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
MicroRNA-152在胃癌细胞中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52(miR-152)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BGC-823和胃上皮细胞GES-1(作为对照)中miR-152的表达情况。采用脂质体法,转染miR-152模拟物(miR-152mimics)构建miR-152过表达体系,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miR-152对MGC-803胃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转染miR-152mimics后E2F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GC-803、SGC-7901、BGC-823胃癌细胞系中miR-15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5±0.01)、(0.19±0.03)、(0.48±0.09),表明在胃癌细胞中miR-152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152mimics后可明显抑制MGC-803胃癌细胞的增殖(P<0.05)。Westernblot结果表明,转染miR-152后,E2F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miR-152在胃癌细胞中明显低表达,并可能通过下调癌基因E2F3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
王春明左君波居峰姚立新
关键词:胃癌E2F3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