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光
- 作品数:41 被引量:5,621H指数:25
- 供职机构:斯坦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资本缺失条件下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兴起——以一个乡镇农业市场为例被引量:31
- 2013年
- 以中国北方一个农业镇农产品市场为个案,针对"资本缺失下的市场交易"现象,试图在理论和经验层面揭开市场运作的"黑匣子",阐述各类资本间转化的机制和发生作用的条件,特别是社会机制在市场运作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形式的资本如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中有两种不同但互为关联的机制:"礼物交换"的互惠机制和市场权力基础上的"强征性信用"机制。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农户、商贩和厂家克服资本匮乏困难,实现市场交易,从而为农产品市场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 艾云周雪光
- 关键词:礼物交换农产品市场
- 黄仁宇悖论与帝国逻辑 以科举制为线索被引量:36
- 2019年
- 黄仁宇悖论描述了中华帝国组织形态松散关联但国家秩序坚韧稳定的矛盾特点。本文以科举制为线索,着眼于历史上中华帝国的观念制度来解读这一悖论,特别是这一松散关联组织形态的机制和过程。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提供了观念一体化的组织基础,导致了官僚体制内外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双向渗透和互构,国家与基层社会上下名与实的仪式性连接。这一观念制度提供了各地区、各层次间的同构性和相互关联,同时造就了一个松散关联的官僚组织。结束部分的"余论"指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型,从观念一体化转向为组织一元化,为国家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和新的挑战。
- 周雪光
-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被引量:356
- 2011年
-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讨价还价谈判是政府运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政府组织制度和行为的一个切入点;其总是发生并受制于特定组织背景以及相应的制度规则。有关委托方(如省环保厅)和代理方(如市环保局)之间的序贯博弈模型中,我们区分了委托方的两种策略选择:"常规模式"与"动员模式";代理方在随后的应对过程中在三种策略中加以选择:"正式谈判"、"非正式谈判"和"准退出"。在委托方采纳动员模式的条件下,"准退出"是代理方的最佳应对策略;而在常规模式下,代理方的应对策略选择有着更大空间。
- 周雪光练宏
- 关键词:谈判博弈政府行为
- 从中美社会学学科比较看学术专业化和学术共同体被引量:5
- 2019年
- 我个人前面20年主要在英文学术体系里写作、审稿,最近十年主要参加国内的写作、审稿。从这个比较角度,谈一点我的认识。我先谈谈学术专业化过程。社会学有一个领域是职业社会学,主要是研究各种专业性职业的兴起和演变过程。欧洲和美国都是市场经济,不同专业的发展过程有些共同特点,比如学术专业化过程通常经过了一个专业训练、专业组织和专业刊物依次发展起来的过程。很多学科的发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 周雪光
-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职业社会学学术体系社会学学科专业性职业
- 从中美社会学学科比较看学术专业化和学术共同体
- 2020年
- 我个人前面20年主要在英文学术体系里写作、审稿,最近十年主要参加国内的写作、审稿。从这个比较角度,谈一点我的认识。我先谈谈学术专业化过程。社会学有一个领域是职业社会学,主要是研究各种专业性职业的兴起和演变过程。
- 周雪光
-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职业社会学学术体系社会学学科专业性职业
- “差序格局”:一个理想类型的建构与阐释
- 2024年
-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描述了中国社会的一种基础性社会关系结构。本文的目标是将“差序格局”提炼和建构为一个具有分析力的理想类型,从自我中心、身份基础和亲疏有别等三个特征的整体性意义上刻画和阐释一种特定的组织机制。本文提出,差序格局植根于传统宗族(家族)制度,泛化为拟家族制度的表现形式,为在中国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和组织起来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差序格局与其他中心概念(如科层制、家产官僚制、家国主义等)既有鲜明对比又有密切关联,为社会组织方式和制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概念工具。
- 周雪光
- 关键词:文化资源家产制
- 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帝国逻辑下的中国官僚人事制度被引量:147
- 2016年
- 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官吏分途"是中国官僚体制的重大制度变迁,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审视当代中国官员的空间流动状况,提出以"官吏相对谱系"为特点的"层级分流"模式。文章从周雪光的"帝国逻辑"分析框架出发,借用史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理论来认识和解释人事制度安排与帝国治理逻辑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从"官吏分途"到"层级分流",这一人事制度造成了官僚体制的二元结构及其迥然不同的职业生涯、激励设置和利益群体,为中国官僚体制的运作打上了鲜明烙印。本文充实和扩展了"帝国逻辑"的理论思路。
- 周雪光
- 清华园与我的学术旅程
- 2021年
- 我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渊源始于2002年。那一年春季学期,社会学系主任李强教授、副主任沈原教授邀我在清华园讲授一门关于“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生课程。课程讲义次年出版,即《组织社会学十讲》一书,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策划的“清华社会学讲义”系列中的一本。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清华园。沈原教授带我熟悉校园,从不同建筑风格细数清华园的风云历程,各种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 周雪光
-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社会学系组织社会学建筑风格讲义
-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一个整体性视角被引量:120
- 2014年
- 国家治理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周雪光的《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一个整体性视角》将中央与地方关系与国家与民众关系这两条主线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从一个整体性视角审视了国家治理的不同模式及其背后的机制与作用。任剑涛通过《国家的均衡治理:超越举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反省了举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所导致的国家治理失衡及顾此失彼的连锁反应,并提出了审慎思考。席伟健的《"建制议程"与请愿权:信访制度宪法化及其链接》试图从国家治理的实用角度刷新信访制度与宪法秩序的关联,并探索将其导入宪法之请愿权的可能。刘正强的《人民调解:国家治理语境下的政治重构》基于对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及中共传统执政理念的政治分析,倡导增进人民调解政治凝聚、道德净化、社会动员的功能,从而使其成为疏通国家政治与民间生活的优质执政和治理资源。
- 周雪光
- 关键词:人民调解
-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被引量:589
- 2011年
- 本文以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间的矛盾为主线,从国家治理模式视角提出一个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当代中国政治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稳定重复的重大现象——集权与放权的交替往复,整顿治理的运动型机制,绵延不断但收效甚微的政治教化活动,举步维艰的科层政府理性化和法制建设发展,政策执行中的变通和共谋行为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层制度逻辑。
- 周雪光
- 关键词:制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