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景昱

作品数:16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心病
  • 4篇血管
  • 4篇冠心病
  • 3篇不锈钢支架
  • 3篇成形术
  • 2篇动脉疾病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 2篇血栓
  • 2篇再狭窄
  • 2篇支架术
  • 2篇桡动脉
  • 2篇内膜
  • 2篇颈动脉
  • 2篇冠状动脉疾病

机构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西北有色金属...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白求恩国际和...

作者

  • 16篇周景昱
  • 7篇王海昌
  • 6篇贾国良
  • 4篇胡涛
  • 4篇介万奇
  • 4篇周廉
  • 4篇陶凌
  • 4篇王琼
  • 4篇吕安林
  • 3篇王小燕
  • 3篇易甫
  • 3篇李寰
  • 3篇栾荣华
  • 3篇郭文怡
  • 3篇程何祥
  • 2篇李兰荪
  • 2篇张荣庆
  • 2篇李成祥
  • 2篇李伟杰
  • 1篇于振涛

传媒

  • 7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012年诊断为STEMI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直接PCI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血栓抽吸组和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联合治疗组)。观察4组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心肌染色分级、术后24h ST段回落〉70%比率,术后6个月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与直接PCI组相比,血栓抽吸组、联合治疗组TIMI血流分级增加(P〈0.05,P〈0.01);替罗非班组、联合治疗组心肌染色增加(均P〈0.05);血栓抽吸组、联合治疗组ST段回落〉70%比率增加(P〈0.05,P〈0.01);替罗非班组不降低患者6个月主要复合终点事件,血栓抽吸组降低患者6个月主要复合终点事件。但是,与替罗非班组或血栓抽吸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在TIMI血流分级、心肌染色分级、术后24 h ST段回落〉70%比率、6个月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均未改善;4组间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栓抽吸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降低6个月主要复合终点事件。
曹艳杰刘毅马彦卓周景昱栾荣华王海昌
关键词:血栓抽吸替罗非班
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估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过程中,球囊或支架难以通过时补救性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0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PCI术患者,因术中球囊或支架难以通过,补救性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支撑下辅助球囊或支架到达病变处完成手术。观察PCI术成功率、并发症以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中,2例为Guidezilla^(TM)延长导管辅助球囊通过,8例为辅助支架通过。所有患者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辅助下都成功完成PCI,成功率100%,术后靶血管TIMI血流均为Ⅲ级,残余狭窄<20%。1例术中发生心绞痛,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无血管夹层或破裂、急性支架内血栓、导丝所致的穿孔和心脏压塞等事件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利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增强支撑力作用下辅助球囊和支架到达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满意。
高好考王琼张东伟周景昱李成祥
关键词: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表面磁性膜医用316L不锈钢支架对兔髂动脉内膜增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表面磁性膜医用316L不锈钢支架对新西兰大白兔髂动脉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物体内支架植入,采用定量冠脉造影、光学显微镜图像技术观察不同支架对新生内膜增殖和再狭窄的影响。结果与普通裸支架相比,表面磁性膜支架可以抑制支架植入后的新生内膜增殖和再狭窄,植入3月后应用表面磁性膜支架和普通裸支架的管腔面积分别为(2.78±0.40)mm^2和(2.07±0.62)mm^2,再狭窄率分别为3.3%和16.7%,且可能与磁场强度相关。结论表面磁性膜支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再狭窄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胡涛周景昱易甫李寰周廉介万奇程何祥王海昌陶凌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磁力学血管内膜不锈钢支架
医用316L不锈钢支架表面磁性膜对血管内皮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表面磁性膜医用316L不锈钢支架对血管内皮化的影响。通过体外内皮细胞培养和支架粘附内皮细胞的实验来观察体外支架内皮化的情况;并通过动物体内支架植入实验观察评价血管内皮覆盖及血小板粘附及激活情况。结果表明:表面磁性膜支架在体外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粘附、增殖,支架植入后在体内可以促进血管内皮再生,加速支架内皮化,同时抑制血小板粘附及激活。
胡涛于振涛周廉介万奇周景昱王海昌
关键词:磁性薄膜
PTCA支架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观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和支架术后血清肌钙蛋白 I(c Tn I)和磷酸肌酸激酶 (CK)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分别测定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 85例 PTCA支架术前及术后 2 4 h的 c Tn I和 CK水平 ,并分组比较。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 1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4 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2 8例 PTCA支架术后 ,c Tn I水平均较术前升高 (P<0 .0 1) ;而 CK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 (P>0 .0 5 )。 c Tn I升高组的扩张时间、扩张压、扩张次数、支架术、手术血管严重狭窄 (≥ 95 % )的比例高于未升高组 (P<0 .0 1)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术后c Tn I升高的比例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 (P<0 .0 1)。结论 :PTCA支架术可造成心肌的轻度损伤。c Tn I升高可能与扩张的时间、压力、次数、置入支架数量、原来血管狭窄程度。
袁文照吕安林李春梅赵月胜郭宁李家一周宁周景昱赵国华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支架术肌钙蛋白
四硫钼酸盐对大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
2006年
目的:观察铜鳌合剂四硫钼酸胺对大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和血管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心血管内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未服药组,10只/组。以未服药组右侧颈总动脉作为空白对照。②以血浆铜蓝蛋白水平作为铜水平的代表,基础水平的平均值是(3.8±1.1)单位。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术前1周给予2g/L的四硫钼酸胺10mg/kg强饲,使血浆铜蓝蛋白水平在术前降低到基础水平的(50±5)%。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术前2周给予2g/L的四硫钼酸胺10mg/kg强饲,使血浆铜蓝蛋白水平在术前降低到基础水平的(20±5)%。两组均给药至术后14d。未服药组仅给予等量蒸馏水强饲。③各组均建立颈总动脉内膜剥脱模型,于术后14d深麻取材,左侧颈总动脉液氮冻存或用40g/L甲醛固定。④光镜下观察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铜缺乏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形态学影响:血管球囊损伤术后14d,未服药组血管内膜呈弥漫性增厚,而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血管内膜增生程度均显著缩小。②铜缺乏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术后14d,未服药组损伤颈动脉组织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血浆铜蓝蛋白(50±5)%水平组、血浆铜蓝蛋白(20±5)%水平组损伤颈动脉组织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四硫钼酸盐诱导的适度铜缺乏能够显著抑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四硫钼酸盐抑制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的原因之一。
周景昱贾国良张荣庆
关键词: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血浆铜蓝蛋白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的手术方法、结果和并发症。方法 :10 3 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桡动脉 ( A)组 ( n=419)或经股动脉 ( F)组 ( n=614 )途径的冠心病介入 ( PCI)治疗 ,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 PCI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A组局部血肿、不适反应等发生率显著低于 F组 ,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及表皮坏死等并发症在 A组未出现 ,F组分别发生 11,4,6,7例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未出现远端肢体缺血、神经损伤等。结论 :实施 PCI术的两种途径都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与经股动脉比较 。
周景昱吕安林贾国良李兰荪王琼王小燕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疾病介入
表面磁性膜支架植入后对血管壁炎症反应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表面磁性膜医用316L不锈钢支架对血管壁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动物体内支架植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两支架血管壁炎症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的蛋白合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面磁性膜支架与普通裸支架相比可以抑制ICAM-1和IL-6蛋白合成从而发挥抑制血管壁炎症反应的作用,且效应至少可以维持3个月。结论该发现可能是其抗血管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赵晓梅马明周景昱易甫李寰周廉介万奇程何祥王海昌胡涛
关键词:不锈钢支架炎症反应
药物支架时代的支架血栓问题
2011年
药物洗脱支架具有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作用,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死率及减少血管急性闭塞发生。药物支架时代的支架内血栓一直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当前研究热点,其一旦发生,导致严重后果。现就当前药物支架时代支架内血栓的问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袁铭周景昱李成祥
关键词:药物支架血栓
适度铜缺乏对大鼠颈动脉内皮剥脱术后MMP-9表达和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四硫钼酸盐(TM)引起的适度铜缺乏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和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铜缺乏组(TM组)和对照组,TM组术前2wk及术后给予TM强饲,使血清铜蓝蛋白降至基础值的(20±2)%;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强饲.每组分为5个时相点(1,3,7,14d),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于术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利用含1g/L明胶的SDS-PAGE非变性凝胶电泳检测各点损伤的颈总动脉组织MMP-9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M组血管内膜增生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管腔无明显狭窄.术后1~7d,TM组MMP-9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M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TM诱导的适度铜缺乏能够显著抑制MMP-9的表达和活性,这可能是起抑制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周景昱郭文怡周宏志贾国良张荣庆
关键词:再狭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