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昌

作品数:594 被引量:2,073H指数:1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6篇期刊文章
  • 8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7篇医药卫生
  • 20篇生物学
  • 8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61篇细胞
  • 150篇心肌
  • 133篇动脉
  • 121篇血管
  • 85篇内皮
  • 85篇冠状
  • 84篇冠状动脉
  • 82篇肌细胞
  • 68篇介入
  • 58篇梗死
  • 53篇心肌梗死
  • 52篇介入治疗
  • 42篇内皮细胞
  • 41篇缺血
  • 39篇平滑肌
  • 37篇蛋白
  • 37篇平滑肌细胞
  • 35篇心脏
  • 34篇心病
  • 33篇血管内皮

机构

  • 55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1篇第四军医大学
  • 22篇西北有色金属...
  • 1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3篇山西农业大学
  • 13篇沈阳军区总医...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复旦大学
  • 3篇贵阳医学院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西安市中心医...
  • 3篇解放军第32...

作者

  • 589篇王海昌
  • 194篇贾国良
  • 187篇郭文怡
  • 112篇张荣庆
  • 89篇李伟杰
  • 85篇刘兵
  • 83篇程何祥
  • 68篇李成祥
  • 57篇张殿新
  • 51篇栾荣华
  • 51篇吕安林
  • 50篇李寰
  • 50篇张清
  • 46篇王小燕
  • 43篇胡涛
  • 42篇秦涛
  • 39篇陶凌
  • 38篇曹丰
  • 38篇王晓燕
  • 34篇李飞

传媒

  • 113篇心脏杂志
  • 57篇第四军医大学...
  • 19篇现代生物医学...
  • 15篇解放军医学杂...
  • 15篇中华老年心脑...
  • 1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0篇中华心血管病...
  • 10篇中国临床康复
  • 9篇中国介入心脏...
  • 8篇中国心脏起搏...
  • 7篇山西农业大学...
  • 6篇中华心律失常...
  • 6篇岭南心血管病...
  • 6篇临床内科杂志
  • 6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医学研究杂志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13篇2014
  • 22篇2013
  • 27篇2012
  • 33篇2011
  • 32篇2010
  • 57篇2009
  • 40篇2008
  • 33篇2007
  • 40篇2006
  • 101篇2005
  • 55篇2004
  • 26篇2003
  • 27篇2002
  • 23篇2001
  • 9篇2000
  • 5篇1999
5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例支架外侧球囊扩张挽救冠状动脉分支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主支支架外侧球囊扩张技术,便于导丝重新进入已闭塞的分支,进而挽救分支血管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例冠心病患者共20个真性分叉病变,分叉病变中位于左主干/前降支3例(占15%),前降支/第一对角支9例(占45%),回旋支/钝缘支3例(占15%),右冠状动脉/后降支或后侧支5例(占25%)。所有分叉病变分支预留挤压(jailed)导丝,主支病变置入支架后,分支闭塞,TIMI血流分级0~1级,导丝无法重新找到分支入口,此时在主支支架外侧采用1.25mm小球囊通过分支Jailed导丝,于主支支架外低压力扩张分支开口,然后导丝再次穿过主支支架网眼进入分支真正开口,最后完成主支与分支球囊对吻,纠正主支支架变形。本研究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近期随访结果。结果 20例支架外侧球囊扩张技术挽救分支病例中,主支支架术置入18例(支架28枚),主支/分支双支架置入2例。主支靶血管术前平均狭窄(直径法)为(90±10.5)%,术后为(10±1.5)%,其中术前为0~2级TIMI血流均恢复到3级。分支血管术前平均狭窄(直径法)为(63±14.3)%,术后为(42.5±13.5)%,TIMI血流均为3级。2例术后心绞痛,1例心肌酶学增高,无分支发生夹层,无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临床随访12~18个月,无死亡及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利用支架外侧球囊扩张技术可以较容易找到分支真正开口,实现处理分叉病变所需要的交换导丝及球囊对吻,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李成祥王琼高好考王海昌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PS1016单片机在日光温室综合生态环境自动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以PS1 0 1 6为主控芯片的日光温室综合生态环境自动化调控系统 ,运用了新颖的动态控制原理 ,简化了电路的结构 ,降低了温室内生态环境管理技术的难度 。
王海昌杨莉
关键词:日光温室生态环境单片机自动化
卡维地洛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_(to)电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酶解法分离得到大鼠单心室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灌流卡维地洛前后Ito电流的变化。结果灌流0.1mM及1.0mM卡维地洛后,Ito电流密度分别为(pA/pF):(5.06±1.98),(3.91±0.66),P<0.05;不同去极化电压水平Ito电流值也有明显减小,I-V曲线向下方移位。结论卡维地洛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to电流具有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趋势。
曹艳杰王海昌杜俊杰张荣庆张清贾国良招明高
关键词:卡维地洛膜片钳技术
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的介入治疗评价
<正>目的评价同期应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全组13例,年龄3~42(9±17)岁。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超声心动图诊断为VSD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其中7 例为房间隔缺损,5例...
代政学马东江郭游行张玉顺李寰贾国良张军李军王小燕郭文怡王海昌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9例拟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1例通过放置于梗死相关动脉内的球囊导管,进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另外8例对照组患者以生理盐水代替细胞进行移植。结果 3个月随访时,在细胞治疗组梗死的范围显著缩小(32. 4%±4. 8%到16. 9%±2. 9%,P<0. 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较小(16. 9%±2. 9% 比28. 1%±2. 8%,P<0. 001)。只有在细胞治疗组,梗死的心室壁运动速度明显增加(2. 05cm/s±1. 08cm/s到4. 47cm/s±0. 59cm/s,P<0. 001)。细胞治疗组左心室(左室)射血分数,收缩期室壁增厚率以及梗死区心肌灌注显著提高。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冠状动脉内移植安全有效。其疗效可能与骨髓细胞引起的心肌再生和血管新生有关。
李家一郑敏文李雪李成祥王海昌贾国良栾荣华李伟杰郭文怡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单个核细胞
管中窥豹绝非代谢综合征全貌
2010年
2009年3月7日出版的《Lancet》杂志刊载了一篇饮食干预研究,题为"中国非糖尿病人群代谢综合征与血压盐敏性关系的研究"。我们对该论文进行研读后,就文中纳入人群选择、血压监测方法、基线资料提供等方面提出不同见解,得到作者认可。我们撰写的Letter于2009年6月6日发表在《Lancet》杂志上。
孙冬冬曹丰张英梅王海昌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高血压
DK-Culotte技术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双对吻扩张Culotte(DK-Culotte)术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处理分叉病变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42例LefevreⅠ型分叉病变患者,利用药物洗脱支架给予DK-Culotte术式进行介入治疗。观察最终球囊对吻扩张(FKBI)的成功率和即刻的介入效果,并在术后1、3、6、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的分叉病变(包括主支和分支)均成功利用DK-Culotte术式进行了介入治疗,FKBI的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效果满意,病变狭窄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主支:术后(12.4±5.3)%∶术前(78.2±8.2)%;分支:术后(13.7±6.8)%∶术前(83.5±9.1)%;均P<0.05],主支及分支均达到TIMI 3级血流。术后随访12个月,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DK-Culotte术式可以明显提高FKBI的成功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处理分叉病变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尹涛黄学斌厚荣荣张誉洋张东伟夏陈海王海昌胡涛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叉病变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动物体内后的支架内皮化进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对血管内皮再生的影响。方法杂种犬6只,经麻醉后行血管造影,选择动脉血管直径为2.25 mm的直血管段在远端及近端分别置入直径为2.25 mm的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术后仍继续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分别在术后1月、3月时行再次血管造影后取标本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术后1月、3月血管造影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均无管腔丢失。1月时扫描电镜显示CypherTM支架内皮覆盖不完整,有一定的血小板黏附、聚集;Bx son ic支架内皮覆盖完整,未见血小板黏附聚集。3月时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内皮覆盖均较完整,无血小板黏附、聚集。结论CypherTM支架内皮再生较裸金属支架缓慢,有一定的血小板激活。3个月时才能完全实现内皮化。置入CypherTM支架的患者应进行更为严格的抗血小板治疗。
赵慧强郭文怡贾国良王海昌李虎李飞秦涛程如峰张志辉梁军王晓燕
关键词:西罗莫司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鸢尾素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高糖/高脂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鸢尾素(irisin)是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高糖/高脂所致心肌细胞损伤。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组及高糖/高脂+irisin组。各组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凋亡率、ROS产量、NADPH氧化酶gp91phox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ROS产量、NADPH氧化酶gp91phox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5),irisin处理可以逆转上述改变(均P<0.05)。结论高糖/高脂能够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凋亡;irisin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而发挥内皮保护作用。
朱迪张小天刘毅辛超张静隆王海昌陶凌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as/Apo-1水平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细胞凋亡抑制因子Fas/Apo 1的影响 .方法 :酶联免疫方法检测 84例CHF患者 (培哚普利治疗 4 2例、常规治疗 4 2例 )治疗前、后及 30例健康人血清中Fas/Apo 1水平 .结果 :①与健康人相比 ,84例CHF患者Fas/Apo 1水平显著升高 [分别为(0 .10± 0 .0 4 ) μg·L-1和 (0 .2 0± 0 .0 7) μg·L-1,P <0 .0 1],CHF患者Fas/Apo 1水平随着心功能损害加重而升高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②培哚普利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Fas/Apo 1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分别为(0 .2 0± 0 .0 7)μg·L-1和 (0 .2 1± 0 .0 7) μg·L-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培哚普利组治疗后血清中Fas/Apo 1降低更为明显 [分别为 (0 .12±0 .0 4 ) μg·L-1和 (0 .15± 0 .0 5 ) μg·L-1,P <0 .0 1].结论 :CHF患者血清中Fas/Apo 1水平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培哚普利改善CHF患者心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的机制有关 .
王晓明李源李慧芳王海昌贾国良臧益民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培哚普利
共5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