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尚君

作品数:59 被引量:712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政治法律
  • 11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法治
  • 9篇主义
  • 8篇法律
  • 7篇社会
  • 7篇法哲学
  • 6篇地方法
  • 6篇地方法治
  • 6篇自由主义
  • 5篇权力
  • 4篇德性
  • 4篇人民
  • 4篇法学
  • 4篇巴黎手稿
  • 4篇《巴黎手稿》
  • 3篇依法
  • 3篇依法治国
  • 3篇正义
  • 3篇政府
  • 3篇政治
  • 3篇治国

机构

  • 55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5篇周尚君
  • 2篇文正邦
  • 1篇刘作翔
  • 1篇周汉华
  • 1篇周清林
  • 1篇马怀德
  • 1篇李林
  • 1篇王泳杰
  • 1篇胡云腾
  • 1篇李洪雷
  • 1篇陈亮
  • 1篇陈志勇
  • 1篇付子堂
  • 1篇孙笑侠
  • 1篇程燎原
  • 1篇李步云
  • 1篇彭浩
  • 1篇蔡飞

传媒

  • 4篇法学研究
  • 3篇求是学刊
  • 3篇金陵法律评论
  • 2篇法制与社会发...
  • 2篇中国法学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政治与法律
  • 2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法学杂志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界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民主与法制
  • 1篇法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法治国与地方法治被引量:1
2013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对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深入继承与重大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在改革开放进入历史关键时期所具备的责任感和时代担当。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框架中,实际是将依法治国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
周尚君
关键词: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地方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
权力概念的法理重释被引量:9
2012年
从公法学立场来看,权力是由国家所垄断和专属的,它附属于国家,又被称为公权力。法律对公权力的规范是通过权力制衡来完成的。然而,事实上的权力不仅仅只有公权力一种,它可以分为政治学模式下的权力、经济学模式下的权力和社会学模式下的权力。尤其需要重视的是社会学模式下权力的多元化和微观化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微观权力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法律是如何通过对权力逻辑的把握而实践的,必须认真对待权力。
周尚君
关键词:权力公法社会学
党管政法:党与政法关系的演进被引量:51
2017年
"党管政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治理经验之一。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与政法的关系一直处于互动调适之中。随着不同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国家权力配置的调整,党与政法关系经历了为巩固新生政权的"诸权合一"、归口管理下的"一元分级"、"党政职能分开"的"一元多层、分工负责",最终确立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法领导体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十六字原则成为"党管政法"的根本指针。不同时期的领导体制伴随着不同的组织机制和运作技术,演进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目标主义逻辑和连续均衡特征。党与政法关系的演进逻辑表明,"党管政法"是通过探索性的组织机制、运作技术在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和其他关系的均衡互动中实现的。
周尚君
韦伯论技术政治及政治的实质被引量:2
2010年
作为现代社会理论的开创者之一,韦伯从"知识宰制"(学术为业)、"心性结构"(新教伦理)以及"技术政治"(支配社会学的类型重建)等三个维度为"未竟的现代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技术政治作为合法性论证的一条至关重要的理论进路体现在韦伯学说的各个角落。当代社会,政治科学使得政治的实质日益被中立化的知识和科学的话语外观所遮蔽,韦伯关于技术政治的论述不仅将这种外观以类型学的方式重新表述出来,而且引导我们对技术政治中政治的实质加以反思与追问。
周尚君
关键词:科层制合法性权力
数字权力的理论谱系被引量:3
2024年
权力本质上是一种行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从人类社会生产史角度审视,权力并非起源于国家,而是源自具备开展社会生活,实现组织意志和组织技术的社会共同体。从作用机制看,权力不是由实施权力的意愿决定的,而是由实施权力的机制和能力决定的。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摆脱“亚人类”状态的人类社会开始建立有组织的生产模式,依靠稳定的空间建构、社会合作、有效支配,建构集体性社会协作和结构性的权力网络。近代国家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权力国家化和合法垄断权力的过程。数字权力基于源代码、算法运行的计算网络、作为算法决策基础的大数据,在数字化决策能力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权力形态。这种权力形态强化了权力的网络力量,提升了权力的行动力量,濡化了权力的强制力量,造成一种“超越国家”的理论假象。数字权力并未改变权力的国家属性,但拓展了权力的实施空间,造成了国家对数字社会的技术依赖,将从根本上重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周尚君
关键词:权力
法教义学的话语反思与批判被引量:10
2015年
在中国兴起和推动法教义学的发展,对于法学研究者保存自身应有的学术独立地位,以学术独立攫取政治话语权,可能会产生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法教义学从现行体制下的制定法出发,以维护、辩护甚至信仰制定法逻辑的立场和方法论,试图复兴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权威。为了摆脱政治话语的纠缠,法教义学不惜牺牲对自身教义来源及其政治后果的深度检讨,将法治简化为一种法的逻辑与解释的艺术。从政治哲学角度观察,这不仅可能误解和忽略了政治体制的实质,同样会误解当前中国一些基本的政治和社会事实。政治体制作为一种程序、技术,并不必然具备促成权力意志向"善"的能力,也因此不能保证法教义学教义来源的血统"纯正性"。另外,法教义学在构建自身逻辑图景的过程中,虽然提升了法的独立性、科学性,但却不自觉地将"理论掌握群众"的批判武器轻飘飘地放弃了,法教义学对自身羽毛纯洁度的苛刻要求,可能使制定法恣意地突破社会所能容忍的事实底线。要知道,脱离"社会事实"对法自身所构成的信仰危机比忽略政治本质的危险更加危险。
周尚君
关键词:社会事实共同体
国家建设视角下的地方法治试验被引量:83
2013年
法治是推动国家建设的重要动力。审视近年来发生在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法治试验,提炼其"理想类型",并进一步分析地方参与国家建设的深度、广度和限度,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对"程序型法治"的湖南案例、"自治型法治"的广东案例以及"市场型法治"的浙江案例的考察表明,地方法治试验可以在提升国家能力、建设社会组织、塑造公民意识、弥补中央治理欠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法治建设的原动力问题依然需要在地方法治试验中不断地加以探索。
周尚君
关键词:基层民主地方法治
法律制度创新的三维度论——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探寻被引量:1
2007年
当今世界结构下的法律制度创新虽然无可避免地受到各国自身国情的影响,但法律制度本身的结构模式及制度创新范畴却是可以界定的。我国法律制度创新自晚清以来带有强烈的救世情怀,而法律制度的三重结构及制度创新的三维度论正是对这种附加情怀进行一种合理化协调,是对法律制度和制度创新的理论还原。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政治——政策体系创新、价值——道德观念创新和规范——技术模式创新等三维创新理论,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法律制度创新进行新的认识。
周尚君文正邦
关键词:法律制度维度
论法律社会学的知识传统——以关键人物为线索被引量:1
2010年
在"事实/价值"分离的前提下,法律社会学坚持的"事实—解释"立场使其难以进入思想史大传统之列,还常常招致所谓不辨善恶的责难。但是,从发展历程来看,法律社会学不仅在"发现社会"的阶段对社会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的重视,为社会进入思想研究传统的视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在以经济理性化、宗教世俗化方式重新解释社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完成了"重构社会"的工作,同时甚至参与了"反思社会"这一未竟的现代性事业。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印象。
周尚君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数字社会对权力机制的重新构造被引量:66
2021年
数字社会重新界定了人们的物理空间并不断开疆拓土,对传统国家权力运行的边界构成明显挑战。权力的专属性被稀释和“去中心化”,这种“去中心化”不是跨国家权力关系,而是超国家权力关系。它不是在国家权力之外新增一个权力种类,增加一个“数字权力”,而是在现有权力形态基础上,超越权力运行基本逻辑而建立起新的权力生产机制和生产关系。权力生产重回社会车间,并形成微粒化的单体关系网络;数字化塑造权力机制,使权力的存在形态发生了从强制权到解析权、从层级权力到空间权力、从公开的权力到隐蔽的权力的深刻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未改变主权国家“决定例外状态的权力”的核心逻辑以及权力的本质属性,改造的是权力的发生机制及其作用于人的方式。
周尚君
关键词:数字社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