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向林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艺术
  • 3篇素描
  • 3篇素描教学
  • 3篇教学
  • 2篇当代艺术
  • 2篇学院教育
  • 2篇教育
  • 2篇办学
  • 1篇当代艺术创作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简历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系统
  • 1篇直觉
  • 1篇中国情结
  • 1篇上下文
  • 1篇上下文关系
  • 1篇素描课
  • 1篇素描作品
  • 1篇题材

机构

  • 9篇湖北美术学院
  • 1篇天津美术学院

作者

  • 9篇周向林
  • 1篇桑建新
  • 1篇赵春燕

传媒

  • 4篇湖北美术学院...
  • 2篇天津美术学院...
  • 1篇中华儿女(海...
  • 1篇美术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我对素描教学的一点设想被引量:2
1993年
这几年,每当我上素描课时,就被一种现象困扰着:我教的班级都是三、四年级,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却连素描最基本的东西也弄不清楚,甚至有的同学比刚进校时画得还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知道,艺术是不能“教”的,
周向林
关键词:素描教学素描课结构素描芥子园素描作品技术传授
基础素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3
2009年
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除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领会造型的基本规律,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理解和把握基本的形体结构、空间透视、比例、明暗关系、质感、量感、审美等等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平衡发展,开启学生思维的潜能,激发其创造才能;通过素描教学,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语言系统——形象的语言。基础素描教学不仅仪是技术和方法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作业,采取“限制”与“开放”等手段,
周向林
关键词:基础素描教学语言系统
周向林艺术简历
2012年
创作自述1993年,我创作的两幅油画《红色机器》之一、之二,无论在观念上或是语言上,都超出了一般历史画的领域。我将这种画称为陈列性的历史画,所谓陈列就像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展品那样,将历史实物展示给大家看,由实物联系历史,我试图用陈列的实物感贯通符号的上下文关系,将原先被掩盖的历史情境转换成心照不宜的明示。这样的历史画是介于历史事件与静物之间的,浓缩在物上的历史烙印提供了时代符号转换的契机。
周向林
关键词:艺术简历中国情结上下文关系毛泽东时代历史情境
历史画与历史题材绘画被引量:2
2009年
历史画和历史题材绘画,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历史画主要的着眼点是还原历史,多为特定的展览、陈列所作;而历史题材的绘画所包含的范围要宽泛得多,除了包括了前面所说的历史画,更多的是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创作的,这类绘画更强调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和对现实的关注。
周向林
关键词:历史题材历史画绘画还原历史
双向素描教学概述——论素描教学中直觉感知能力和理智分析能力的平衡发展
从提出“双向素描教学”,至今已有四年的时间了。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以前的“设想”正朝着寻求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迈进。对素描教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致力于从现代人文科学中去寻找答案,从学习心理...
周向林桑建新
文献传递
当代艺术与学院教育
2006年
中国的美术教育进入到今天这样一个空前繁荣时期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我们的学生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数量不少的学生因为文化成绩的原因违心选择美术学院,而另一部分热爱艺术的学生大致上又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进美院的目的是为了学到一门手艺,把技术当成学习艺术的目的;还有一类学生对艺术创作,尤其是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比较敏感,但由于目前教师队伍和其它诸多条件所限,一般都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另外,我们的部分教师知识老化,与新时代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周向林
关键词:当代艺术创作艺术
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
2006年
在中国的美术教育进入到今天这样一个空前繁荣时期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周向林
关键词:美术教育当代艺术
这个世界不断在改变——周向林访谈
2006年
赵春燕(以下简称赵):请问跟其他美院相比,湖北美院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周向林赵春燕
关键词:办学特色美院
刘依闻先生二、三事被引量:2
2008年
在刘依闻先生90华诞的画展上,有几幅1979年在武汉钢铁公司画的工人像最让我感到亲切。那年春天,我还在武钢供电厂工作,刘先生到工厂体验生活,我每天陪着他到各个车间转,寻找合适的工人做模特,并和先生一起画油画、素描写生。当时印象最深的是,刘先生一边和工人聊天,一边画,那些准确、肯定的线条让我惊叹,勾勒皴擦之中,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时隔近三十年,当我看到这些工人形象时,还能忆起当时的情景,甚至能叫出画中人的名字。记得那时我对刘依闻先生说,想报考湖北艺术学院,先生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说,你这里画画的条件比我在学校好多了,厂里重视,模特又多,到学校干什么?当时的办学条件可见一斑。
周向林
关键词:办学条件模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