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伟

作品数:26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英汉
  • 6篇隐喻
  • 6篇汉语
  • 5篇句法
  • 4篇语义
  • 4篇翻译
  • 3篇英汉语
  • 3篇英语
  • 3篇汉译
  • 2篇多模态
  • 2篇多模态隐喻
  • 2篇政治隐喻
  • 2篇广告
  • 2篇《苏东坡传》
  • 2篇把字
  • 2篇把字句
  • 2篇不确定性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课
  • 1篇大学英语课程

机构

  • 25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外国语大...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吴建伟
  • 5篇郑国锋
  • 1篇张淑华
  • 1篇赵蔚
  • 1篇张晓辉
  • 1篇潘艳艳
  • 1篇马梦琳
  • 1篇王文莲

传媒

  • 7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桂林师范高等...
  • 1篇天中学刊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时代文学(上...
  • 1篇广东开放大学...
  • 1篇中国英汉语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英汉运动事件的框架结构比较研究
本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中的运动事件表达。以"动词框架语"和"附语框架语"的类型学两分法为基本框架,以路径成分和方式成分的语义句法特点为分析重点,考察英语和汉语的框架结构特点。运动事件框架结构的类型系统,无论是Talmy的...
吴建伟郑国锋
文献传递
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估体系的设计探索被引量:2
2017年
课程评估体系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评估模式以"终结性评估"为主。近年来,"形成性评估"模式因其在打造一流课堂教学中的功能而越来越受到认可。形成性评估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重视教学和学习过程,便于教师和学生及时获得反馈,更加契合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的教学模式,并最终有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本文基于对已有形成性评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梳理和探讨,设计了华东理工大学大学英语课程的形成性评估体系,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对该体系的详细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
赵蔚吴建伟
关键词: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外语教学
英汉学术文本名物化句法分层的比较与翻译
2024年
学术文本使用名物化表达常常是出于功能性的需要,所以此类翻译并不适合进行转类处理。汉语和英语的名物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且都存在句法上的分层,但语言间的差异性使得英汉语名物化结构在形态特征、论元分布、语义角色的辨析途径以及句法分层上存在不对应的地方。文章通过比较英汉名物化的句法分层情况、不同层级名物化论元的实现方式和语义角色标记手段,探究学术文本中名物化表达的英汉翻译。研究发现,保留名物化表达的同时,可以通过句法环境、语序、介词和谓词、构词手段来标记名物化,从而表达内部和外部的语义关系,避免歧义的产生。
刘欣燕吴建伟
关键词:名物化翻译句法歧义英汉比较
英汉语物质性极性的表达及转化
基于Talmy对极性的定义,极性可分为两大类,四小类:物质性极性,(1)物质性单一极性,(2)物质性多重极性;动作性极性,(3)动作性单一极性,(4)动作性多重极性。本文讨论第一类,即物质性极性。对比分析表明:英语通过形...
郑国锋吴建伟
文献传递
英汉叙事语篇空间移动事件对比研究:语义句法接口
本论文以Talmy(1975,1985,1991)著名的“附加语构架语言”和“核心语构架语言”语言类型学区分为基本框架,基于对英语和汉语叙事语篇的分析,旨在对比英语与汉语在表达空间移动事件上的异同。Talmy认为汉语属于...
吴建伟
关键词:汉语英语叙事语篇
文献传递
英汉运动事件路径语义的句法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本文基于Talmy对运动事件所作的图式语义成分分析,着重考察了荚汉路径语义的句法构形特点,依次比较了英汉在使用路径动词、空间介词、无背衬和有背衬小句以及有背衬动词提挈背衬数目这几方面的差别。文中量化分析揭示的差别为英汉语运动事件的类型学分类提供了重要证据,倾向于修正Talmy在这方面对汉语所持的观点。
吴建伟
关键词:句法
化妆品广告隐喻的多模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之中,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社会功能与广告的劝说目的相吻合,因此隐喻可以应用于广告语篇中。在化妆品广告语篇中,广告的文字以及图片的创意设计同样蕴含着隐喻,这些非语言隐喻对于概念隐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概念隐喻不单单依赖于语言文字,也可以通过其他模态或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呈现。隐喻在实质上是概念的而不是语言的,对多模态隐喻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隐喻这一思维方式。
王文莲吴建伟
关键词:化妆品广告多模态隐喻
比较与范畴化——对隐喻认知处理方式的检讨被引量:6
2013年
隐喻的功能包括解释、描述、评价,能够为抽象和复杂的概念提供理解和沟通的工具。对此,当代的隐喻理论基本不再存疑。但对于隐喻的生成和理解的过程与机制依然有许多争议。以解决这一争议为目的提出的理论,大致可以归为两类:比较理论和范畴化理论。本文对两类理论中的几个代表性观点进行检讨,特别是对影响最大的概念隐喻理论关于隐喻认知处理是比较映射的观点提出质疑,继而肯定范畴化理论的解释力,并指出在语言的和概念的视角之外,应该纳入交际的视角来分析隐喻的认知处理方式。
吴建伟
关键词:隐喻范畴化
汽车广告设计的多模态隐喻与消费者定位被引量:3
2015年
Forceville的多模态隐喻认为只以语言符号为依据的概念隐喻是不全面的,其他交际媒介如声音、色彩、空间布局等也可以用来表达概念。作为具有强烈说服诉求的表达方式,广告运用图文、音频与视频打动消费者。文章拟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以成功的汽车广告为例,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体分析不同品牌汽车广告的受众目标差异,揭示汽车广告的内在动机和运作原理。
何路铭吴建伟
关键词:汽车广告多模态隐喻消费者定位
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命题与意义的阐释和安顿
2013年
奎因提出的翻译不确定性命题,引发了各种围绕意义的讨论。该命题蕴含着人的认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呼应着同时代对意义的反传统阐释,接受美学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因应其时。它一改把作者及其文本奉为圭臬的态度,将作者及其文本放置到已经变化了的时空中与接受者开始一种全新的平等对话,使得文本意义成为一个可以打量而非只能依从的东西。但矫枉过正的阐释主张把对话变成自说自话,这等于把意义悬空,把语言虚置,背离奎因命题的形而上学价值。
吴建伟
关键词:不确定性安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