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川杰

作品数:90 被引量:1,467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卒中
  • 20篇血管
  • 18篇缺血
  • 16篇急性
  • 13篇血性
  • 10篇急性缺血性
  • 9篇心脏
  • 9篇心脏协会
  • 9篇卒中协会
  • 9篇脑卒中
  • 9篇急性缺血
  • 8篇动脉
  • 8篇梗死
  • 8篇管理指南
  • 7篇缺血性卒中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6篇灌注
  • 6篇出血
  • 5篇再灌注

机构

  • 61篇首都医科大学...
  • 28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郑州大学第五...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省中医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泰达国际心血...

作者

  • 88篇吴川杰
  • 42篇吉训明
  • 19篇连亚军
  • 12篇马青峰
  • 11篇李传辉
  • 10篇宋海庆
  • 8篇郭桂丽
  • 8篇赵文博
  • 7篇张海峰
  • 7篇谢南昌
  • 6篇陈洁
  • 6篇常红
  • 5篇王玉平
  • 5篇郭那那
  • 4篇孟然
  • 4篇张璐
  • 4篇王利军
  • 4篇段建钢
  • 3篇刘洪波
  • 3篇赵洁

传媒

  • 19篇中国脑血管病...
  • 6篇中风与神经疾...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11篇2019
  • 13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和管理指南被引量:6
2019年
(接第9期)5特殊人群的CVT5.1妊娠期/产褥期CVT妊娠可引起凝血系统的变化,并可持续至产褥期,且可导致高凝状态,因此妊娠增加了CVT的风险。在西方国家,妊娠或产褥期CVT的发病率约为1/2 500至1/10 000[238-240]。发生CVT的最大风险时间为妊娠晚期和产后的前4周[240],有高达73%的女性于产褥期发生CVT[241a]。在调整年龄、血管危险因素、感染、医院类型和血栓部位后,剖宫产可能与发生CVT的高风险相关(OR=3.10,95%CI :2.26~4.24)[35]。
Saposnik GBarinagarrementeria FBrown RD Jr吉康祥(译)吴川杰吴隆飞(译)吴雅丽(译)徐耀铭(译)孟然段建钢吉训明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抗凝
瘤样血管周围间隙合并急性脑梗死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者,男,54岁,因左侧肢体无力1 d入院。患者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不能持物及走路。于外院查头颅MR显示胼胝体部及右侧额颞顶部多发异常信号,左侧顶叶腔隙性脑梗死,具体治疗不详。3 h后自觉肌力未有恢复,转来我院,考虑脑梗死,颅内多发异常信号原因待查。患者1个月前因"肝癌"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既往体健。查体:BP 136/88 mmHg,神清,左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右偏。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左上肢肌力近端Ⅲ级,远端0级。
任志平连亚军吴川杰
养血清脑颗粒对丙戊酸在人体内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YXQNG)对丙戊酸(VPA)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为临床癫痫患者同时使用YXQNG和VPA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例健康志愿者,4男4女,禁食10h后于清晨分别单剂量口服丙戊酸钠片0.5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VPA血药浓度。7d后,开始口服YXQNG,每天3次,每次4g。在服用YXQNG后7d清晨再次服用VPA0.5g,按上述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HPLC方法测定血药浓度。对所得数据用Kinetica 5.0软件处理,计算出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对相应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PA合用YXQNG与单独服用VPA相比:(1)同一受试者在单剂量服用VPA0.5g后9h时间点,VPA血药浓度下降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时间点VPA血药浓度虽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VPA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T1/2,AUC0-t,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XQNG可以降低人体内VPA的血药浓度,对VPA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二者合用时要及时监测VPA血药浓度,适当调整VPA的用量。
陈洁连亚军吴川杰郭那那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丙戊酸药代动力学血药浓度
术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评价术前规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术前1周是否规律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与对照组(未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评价机械取栓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机械取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机械取栓后即刻成功再灌注、术后24 h血管再通和术后3个月患者良好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术后血管成功再灌注的影响。结果共192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54例(28.1%)患者在机械取栓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中,6例(11.1%)患者术后出现了症状性颅内出血,138例对照组患者中,18例(13.0%)患者术后出现了症状性颅内出血,两组间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8.5%(10例),对照组为17.3%(24例),两组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5)。两组间的术后24 h血管再通率和术后3个月良好预后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患者机械取栓后即刻成功再灌注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4.4%(51/54)比81.2%(112/138);χ^(2)=5.34,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机械取栓后即刻成功再灌注的保护性因素(OR=3.31,95%CI:1.13~10.62,P=0.03)。结论机械取栓前规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增加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机械取栓治疗前规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有�
吴川杰吴隆飞孙程贺吉康祥马青峰宋海庆焦力群吉训明
关键词:机械取栓抗血小板聚集
低温导管和低温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导管和低温控制系统,低温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0),导管本体(10)内形成有并行的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回流管道(13),导管本体(10)的一端形成有吸热腔(14),第一管道(11)、第二...
吉训明李明尹志臣丁玉川姜缪文高原吴川杰吴隆飞鲍路姿
文献传递
伴周围神经损害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一例被引量:2
2016年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是一组潜在病理机制与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相近,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 AQP4)抗体阳性率较高,但临床受累局限,并不完全符合NMO诊断标准的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1]。该病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有关报道。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NMOSD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王亚丽连亚军吴川杰徐洪亮魏建科谢南昌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周围神经损害谱系AQUAPORIN抗体阳性率
血管再通策略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评价静脉溶栓(IVT)、动脉溶栓(IAT)、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IVT+MT)和动静脉联合溶栓(IVT+IAT)4种血管再通策略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为中国相关决策者选择治疗策略和制订相应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角度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运用决策树模型和Markov模型分别评价4种措施干预后短期(治疗后90 d)和长期(治疗后20年)的成本效果,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确定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该研究的时间周期设定为20年,用以模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全生命周期,贴现率为3%。疾病状态分为功能独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残疾(mRS评分3~5分)和死亡(mRS评分6分)。4种治疗策略的效果指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评价IAT、IVT+MT和IVT+IAT分别与IVT相比,每增加1个QALY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以201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65000元计算,ICER<195000元/QALY的意愿支付阈值认为某种血管再通策略具有成本效果。结果(1)对4种血管内治疗策略的治疗费由低到高为IVT(10062.46元)、IAT(25099.24元)、IVT+IAT(29730.92元)、IVT+MT(53330.99元)。(2)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年,IAT、IVT+IAT和IVT+MT与单独IVT相比均不具有成本效果;术后第3年,IVT+IAT和IAT仍不具有成本效果,而IVT+MT则略小于195000元/QALY元的意愿支付阈值;术后第20年,IVT+MT具有明显的成本效果,每增加1个QALY需要支付71102.03元。当模拟1000人研究队列,20年后,IVT+MT与IVT相比,能够增加18例术后功能独立,避免4例残疾和13例死亡。(3)确定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了该结果的稳定性。结论对于具有IVT适应证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IVT+MT策略具有长期成本效果。
惠文赵文博居文慧吴川杰孙欢费晓璐魏岚韩优莉金承刚李明吉训明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
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硬脊膜穿刺后头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硬脊膜穿刺后头痛(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PDPH)是腰椎穿刺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前额、枕部疼痛或弥漫性头痛,疼痛的性质为钝痛或波动性痛,立位时加重,平卧位减轻.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10%~30%的患者在腰椎穿刺术后48 h内会出现PDPH[1~3],在肥胖的年轻女性和妊娠女性中PDPH的发病率会更高[4].PDPH常常伴有颈强直、耳鸣、听力减退、畏光及恶心等症状,多数患者头痛会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5],因此探索PDPH的有效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外曾有小样本报道静脉或口服茶碱可有效治疗PDPH[6],国内尚无此类报道.我们在国际上首次使用静脉注射氨茶碱代替茶碱治疗PDPH患者1 1例,取得了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吴川杰连亚军张璐王利军关东升苗彦永
关键词:后头痛腰椎穿刺术流行病学资料
ANGEL-ASPECT:大梗死核心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中国方案
2023年
卒中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致死和致残性疾病,我国的卒中防控形势尤为严峻,我国成人卒中终身患病风险高达39.3%,居世界首位[1]。约1/3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由于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所致,这类卒中患者临床症状重、预后差,是卒中临床救治的关键。
吴川杰吉训明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
可变温度的离体器官机械灌注系统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变温度的离体器官机械灌注系统,包括器官保存模块、氧合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和灌注模块;灌注模块的出口与氧合模块的液体入口连通,灌注模块用于将灌注液注入氧合模块中;氧合模块的液体出口与温度控制模块的入口连通,氧...
吉训明姜缪文李明尹志臣高原吴川杰吴隆飞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