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妍妍

作品数:21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犊牛
  • 5篇动物
  • 5篇营养
  • 5篇生态制剂
  • 5篇微生态
  • 5篇微生态制剂
  • 4篇棉粕
  • 4篇复合微生态制...
  • 3篇营养物质
  • 3篇乳杆菌
  • 3篇乳酸
  • 3篇乳酸菌
  • 3篇嗜酸乳杆菌
  • 3篇酸乳
  • 3篇消化率
  • 3篇免疫
  • 3篇酵母
  • 3篇发酵棉粕
  • 3篇腹泻
  • 3篇杆菌

机构

  • 2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21篇吴妍妍
  • 19篇张文举
  • 6篇胡猛
  • 6篇聂存喜
  • 6篇鲍振国
  • 3篇孙焕林
  • 1篇刘艳丰
  • 1篇齐亚银
  • 1篇李元元

传媒

  • 4篇饲料研究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饲料博览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饲料工业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奶牛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3
  • 2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酵母菌株培养方法
本发明属于畜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酵母菌株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土壤样品得到样品粉末;S2、获得菌种富集液;S3、扩大培养;S4‑S6、将菌液稀释后,进行菌种纯化和菌种发酵培养,得到...
聂存喜王海亮张文举吴妍妍陈程牛俊丽齐亚银
文献传递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蛋白质作为功能基因的主要体现者,其表达模式和功能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将会在动物科学的研究领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文章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相关技术及其在动物精液质量检测、动物疾病和动物营养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孙焕林吴妍妍刘艳丰张文举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动物科学
预防犊牛腹泻复合微生态制剂3株菌种的配比优化被引量:5
2021年
试验旨在研究预防犊牛腹泻复合微生态制剂3株菌种的配比优化。通过研究嗜酸乳杆菌、布氏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不同浓度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牛胆盐的耐受性及其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确定其生物学特性;以大肠杆菌K99为指示菌,研究3种益生菌不同配比对大肠杆菌K99的抑菌效果,以确定其最佳组合。结果表明:(1)3种益生菌在不同pH人工胃培养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其中嗜酸乳杆菌、芽孢杆菌在pH为5时,存活率达到了118.75%、142.24%,布氏酵母菌对不同pH均表现成活率达到了100%以上。(2)3种益生菌在人工胃液中9 h存活率较高,与0 h的OD600相比,布氏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存活率分别为108.7%、129.73%、96.37%。(3)在含有不同浓度的牛胆盐培养基中,布氏酵母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较对照组的存活率最高为60.49%、85.1%、47.42%。(4)3株益生菌按照不同配比在培养12 h后,试验组第2、4、8组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培养24 h后,试验组第3、4、5、6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8个处理组在培养12 h后对大肠杆菌K99的抑菌效果较好。综合分析,3株益生菌对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牛胆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具对大肠杆菌K99、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特性。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布氏酵母菌最佳的优化配比为3:3:1。
吴妍妍张文举陈红莉卢奇成
关键词:犊牛腹泻大肠杆菌K99复合微生态制剂
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奶牛、新生犊牛血清指标的影响
202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奶牛、新生犊牛血清指标的影响,为异位酸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添加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8头健康、第3胎次、预产期相近的经产荷斯坦围产期奶牛,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饲喂基础饲粮+30 mL/(d·头)的异位酸,Ⅱ组饲喂基础饲粮+60 mL/(d·头)的异位酸。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从奶牛产前21 d开始到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在产后10和21 d,Ⅰ、Ⅱ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Ⅰ、Ⅱ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组瘤胃氨态氮(NH 3-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产前10 d,Ⅱ组奶牛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奶牛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在产前10 d和产后21 d,Ⅱ组奶牛血清尿素氮(U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21 d,Ⅰ、Ⅱ组奶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产前10 d,Ⅰ组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和21 d,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10 d,Ⅱ组奶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Ⅰ组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 d,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在产前10 d和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6)Ⅰ、Ⅱ组新�
龙锐马小雪聂存喜罗瑞卿吴妍妍张文举
关键词:异位酸围产期奶牛新生犊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
乳酸菌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具有诸多的益生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饲料等行业,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能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文章主要对乳酸菌的分类、培养、保存、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吴妍妍张文举胡猛鲍振国
关键词:乳酸菌
乳酸菌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具有诸多的益生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饲料等行业,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它能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等。作者主要对乳酸菌的分类、培养及其保存、乳酸菌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吴妍妍张文举胡猛鲍振国
关键词:乳酸菌
布拉氏酵母菌对哺乳犊牛腹泻率、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试验旨在探讨布拉氏酵母对犊牛腹泻率、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了48头新生重(38.16±3.73)kg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国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2头且公母对半。各处理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1、3、5 g/(d·头)的布拉氏酵母。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1~21 d时,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粪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1、3、5 g/(d·头)试验组犊牛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5%、52%和42%(P<0.05)。试验第21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犊牛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试验第21 d和42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21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粪便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42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粪便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犊牛早期(1~21 d)饲粮中补充布拉氏酵母可以通过提高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抑制肠道致病菌的定植,从而降低犊牛的腹泻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3 g(1.38×1010CFU/g)布拉氏酵母的添加效果最佳。
卢奇成吴妍妍张文举
关键词:犊牛腹泻免疫抗氧化微生物
基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数据的奶牛泌乳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试验旨在明确年份、月份和胎次变化对奶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尿素氮、持续力和体细胞数的影响。采集新疆石河子市26个奶牛场2016—2022年的400432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测定数据,通过SPSS 26统计软件对不同年份、月份和胎次的DHI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21年和2022年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2019年和2020年奶牛的乳脂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2016年奶牛的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年份(P<0.05)。4—8月牛奶的乳蛋白率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9月牛奶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第2胎次奶牛的产奶量和体细胞数显著高于除头胎次外的其他胎次(P<0.05),第2~4胎次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和持续力相对较高。研究表明,新疆北部地区(石河子市)规模化奶牛场生产性能与年份、月份和胎次显著相关,有计划地提高第2~4胎次奶牛比例,合理配制4—8月奶牛日粮对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马小雪龙锐何开兵吴洁郭红勇罗瑞卿吴妍妍张文举
关键词:奶牛乳品质
发酵棉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理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粕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00羽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0羽鸡。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试验组,其中Ⅰ组添加6%未发酵棉粕,Ⅱ组添加6%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粕。试验结果表明:棉粕经发酵后,其营养成分和活菌含量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在0~6周龄,Ⅱ组较Ⅰ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显著提高10.20%和15.41%(P<0.05),料重比下降了4.63%(P>0.05);在0~3周龄,血液理化指标,Ⅱ组较Ⅰ组白蛋白和总蛋白分别显著提高10.64%和5.68%(P<0.05),钙和磷分别降低7.31%和11.62%(P>0.05),三酰甘油显著提高23.70%(P<0.05),总胆固醇降低6.73%(P>0.05);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提高6.39%(P>0.05),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12.63%和16.46%(P>0.05);在4~6周龄,Ⅱ组较Ⅰ组,白蛋白提高2.94%(P>0.05),总蛋白、钙和磷分别提高了8.14%(P>0.05)、11.32%(P>0.05)和19.21%(P<0.05);三酰甘油提高9.68%(P>0.05),总胆固醇降低25.49%(P<0.01);血清中的IgA相对提高19.1%(P>0.05),血清中的IgG和IgM相对提高30.30%(P<0.05)和7.58%(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6%的嗜酸乳杆菌发酵棉粕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及免疫性能。
吴妍妍张文举聂存喜孙焕林胡猛鲍振国
关键词:肉鸡嗜酸乳杆菌免疫球蛋白
大肠杆菌K99致腹泻犊牛肠道菌群变化及微生态制剂调控效果研究
犊牛腹泻是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断奶前的犊牛腹泻问题非常严重,不仅影响犊牛健康,还显著影响其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严重制约养牛业的发展。前人研究表明犊牛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菌群对宿主长期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犊牛...
吴妍妍
关键词:复合微生态制剂犊牛腹泻肠道菌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