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亚红

作品数:35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14篇压裂
  • 8篇油藏
  • 6篇低渗
  • 6篇盐岩
  • 6篇碳酸
  • 6篇碳酸盐
  • 6篇碳酸盐岩
  • 6篇储层
  • 5篇渗透率
  • 4篇驱油
  • 3篇低渗透
  • 3篇压裂效果
  • 3篇压裂液
  • 3篇酸蚀
  • 3篇酸压
  • 3篇碳酸盐岩油藏
  • 3篇缝洞
  • 3篇缝洞型
  • 3篇缝洞型碳酸盐...
  • 3篇采收率

机构

  • 34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中石化石油工...

作者

  • 35篇吴亚红
  • 6篇曹耐
  • 5篇赵仁保
  • 2篇侯吉瑞
  • 2篇林鑫
  • 2篇孙倩倩
  • 2篇房好青
  • 2篇张劲
  • 2篇张士诚
  • 2篇岳湘安
  • 2篇邹先雄
  • 2篇王昊
  • 2篇雷刚
  • 2篇李明志
  • 1篇林涛
  • 1篇曹绪龙
  • 1篇张凌筱
  • 1篇吴亚生
  • 1篇耿宇迪
  • 1篇池圣平

传媒

  • 5篇断块油气田
  • 4篇石油天然气学...
  • 3篇钻采工艺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复杂油气藏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裸眼非均质储层酸压主因素优选方法研究
2015年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产层厚度大,完井井段长,非均质性严重。分别运用均值和均方差方法优选酸压井段物性参数,运用最优BP神经网络结构编制酸压决策软件,对塔里木盆地酸压施工的20井次进行酸压前决策模拟。实例应用对比分析表明,均值方法符合率75%,均方差方法符合率90%。对于长裸眼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采用均方差方法优选储层物性参数,可以较准确地描述不同深度的物性差异给酸压造成的影响,定量地指导酸压选井选层工作及增产措施的制定。
吴亚红王黎房好青田西山李博媛
关键词:碳酸盐岩酸压BP神经网络物性参数
微管中的酸化反应:沉淀及界面效应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玻璃微管模拟孔隙性油藏,研究了微乳酸(O/W)、土酸(即HCl/HF混合物)在不同内径的玻璃微管中的反应.结果表明,土酸对微管内表面的溶蚀速率较快,且在反应过程中发现有氟硅酸钾/钠沉淀析出;而微乳酸的反应速度较慢,反应过程中只发现一些蚀斑.微管内径越小,则反应产生的气泡越易发生聚并,形成气液环状分布.土酸在管内不同位置处的反应速率不同,液气界面处的反应明显较快.在相同压力梯度下,50及25μm微管经两种酸液体系酸蚀后蒸馏水在其中的流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管中反应24h),即其流动能力明显增大;蒸馏水在经微乳酸酸化后的微管中流动能力增加得更明显.这不仅直观地证明了土酸在砂岩储层中酸化引起的二次沉淀反应,而且土酸在微管中反应的界面效应也制约了酸化效果,微乳酸在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沉淀并能消除界面效应,因而是一种较理想的酸化体系.
赵仁保岳湘安吴亚红侯吉瑞
关键词:土酸微管低渗透油藏酸蚀
文23气田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01年
文 2 3气田经过长达 3年的压裂整体改造研究和现场实施 ,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形成了适合中原油田块状气田压裂的配套技术 ;文章针对文 2 3气田的整体改造方案和开采现状 ,开展了整体改造的配套技术研究 ,成功地应用在整体压裂改造上 ,并对压后的效果从工艺、地质和经济效益上进行评价 。
吴亚红林涛池圣平李健萍
关键词:文23气田整体压裂酸化经济评价
影响中原油田文13块压裂效果因素的相关分析
2002年
中原油田是一个高温,高压,低孔低渗的复杂断块油田,自1985年开展压裂工作以来,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随着油田的长期注水开发,油藏的油水分布,地层能量,储层岩石和流体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压裂的有效率和成功率,为了提高老油田压裂改造的效果,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原油田文13块200余口井静动态地质参数,岩石力学参数和压裂施工参数,结合压前后增产效果,定性地分析了影响压裂效果的各种因素,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线性与非线性分析的判别方法,定量地确定了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参数,以正确指导下步低渗砂岩油田的压裂,选井选层工作和准确编制压裂方案。
吴亚红申峰
关键词:中原油田复杂断块油田压裂效果影响因素参数选取
适用于偏远油气钻井平台的安全与健康管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偏远油气钻井平台的安全与健康管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通过压缩矿物产生电荷以检测振动的震动检波器,以及通过检测所述电荷的多少来对人体进行定量理疗的理疗外套。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包括震动...
吴亚红王昊杨建磊
文献传递
用于油气井爆燃压裂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气井爆燃压裂的装置,涉及油气勘探技术。用于油气井爆燃压裂的装置,包括:射孔枪,射孔枪的首端设有第一封隔组件;射孔枪内设有火药;第一封隔组件包括:第一封隔管和第一滑动脚架;第一封隔管与射孔枪连接,第...
蒋林宏吴亚红张东旭陈彦清康博超孙倩倩张梅陈盼盼雒晶鑫侯雅儒杨元吕宪伟刘飞毛重超
文献传递
粘弹性颗粒驱油剂的流变特性被引量:8
2015年
粘弹性颗粒驱油剂B-PPG是一种全新的驱油剂,具有部分交联、部分支化的分子结构,分散于水中形成非均相的B-PPG悬浮液。采用稳态剪切和动态振荡实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不同交联度的B-PPG在不同矿化度盐水中的流变特性,并分析其产生机理。结果表明,B-PPG悬浮液具有优异的粘弹性、耐盐性和增粘性。随着B-PPG交联度的增加,B-PPG悬浮液粘度呈下降趋势,B-PPG悬浮液粘性与弹性模量交点处频率(Fc)逐渐趋向低频;高矿化度使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的弹性减弱,而对B-PPG悬浮液模量影响较小,表明B-PPG较HPAM具有更优异的耐盐性;随着B-PPG质量分数的增大,B-PPG悬浮液线性粘弹区范围增大,且粘度明显增大,B-PPG悬浮液更加偏离牛顿流体,Fc值逐渐趋向低频;通过对其动态振荡曲线的线性拟合数据发现,B-PPG悬浮液表现出弱凝胶特性。
吴亚红姜祖明李振泉曹绪龙宋新旺郭兰磊刘灵灵
关键词:流变特性弱凝胶非均质
地层各向异性对CO_(2)在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影响
2022年
在CO_(2)驱油封存过程中,封存的CO_(2)可能通过盖层泄漏到浅层含水层。以延长油田杏子川化子坪试验区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含水层为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TOUGHREACT研究地层各向异性对CO_(2)在浅层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矿物为方解石、钾长石、绿泥石、奥长石、赤铁矿和伊利石,其中伊利石从第10年开始沉淀,沉淀矿物为钠蒙脱石、高岭石和石英,次生矿物为钙蒙脱石和菱铁矿。地层垂向与水平渗透率比值k_(v)/k_(h)(k_(v)保持不变)越大,CO_(2)在水平方向上的迁移扩散距离越小,含水层中溶解态CO_(2)浓度越高,pH越低,CO_(2)突破浅层含水层的时间越短。通过研究地层各向异性对CO_(2)在浅层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影响,为驱油封存CO_(2)泄漏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李恋吴亚红种珊温庆志林千果
关键词:地层各向异性
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被引量:17
2014年
水平井缝网压裂在提高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产能、延长稳产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低渗致密油藏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的研究还很少,且普遍没有考虑储层的低渗特点。为此,文中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和井筒摩阻的影响,采用Eclipse数值模拟工具,建立了缝网压裂的模型;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思路,以黄陵长6浅层低渗透致密储层为基础,开展了水平井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研究;分析了缝网特征对缝网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为缝网压裂裂缝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套完整思路。黄陵地区现场应用了11口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缝网压裂设计提供了有效指导。
徐创朝陈存慧王波吴亚红彭长江
关键词:水平井
查干凹陷苏一段储层提高压裂效果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查干凹陷苏一段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压裂改造难点,结合部分前期压裂井的效果分析,开展储层伤害及岩石力学特征分析评价,优选出了低残渣、低伤害、易返排的压裂液体系,并进行了降破压实验评价;在压裂工艺技术方面,进行了酸化预处理技术、全程伴注液氮技术、多裂缝技术和压后返排优化设计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适用于该地区储层的水力压裂工艺技术体系。经现场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对该地区储层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储层改造技术。
吴亚红李明志张劲许超兰田西山
关键词:查干凹陷压裂火山岩暂堵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