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I1基因对肝癌MHCC97-H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KAI1基因是从前列腺癌中克隆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用基因转染技术研究KAI1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pCMV-KAI1质粒全长8.2kb(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Barrett教授和Dong博士惠赠);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I-neo全长4.7 kb(美国Promega公司产品);转染用脂质体DOTAP为瑞士Roche公司产品;BD BioCoatTM MatrigelTM Invasion Chamber为美国BD公司产品.MHCC97 H是高转移潜能的肝细胞癌细胞株[2],购自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 司遂海杨建民彭志红罗元辉周平
- 关键词:KAI1基因肝癌MHCC97-H细胞生长肿瘤基因转染技术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胆胰疾病患者行MRCP和ERCP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CP和ERCP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1%和93.6%,对胆胰恶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1%和89.2%,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5%和100%。结论 MRCP是一种安全无创检查手段,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不能取代ERCP,两者结合互补,可提高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孙富强贺军司遂海张海荣杨峰马翠梅
-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胰系疾病
- KAI1基因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构建KAI1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DOTAP脂质体法将其分别转入高转移潜能的人MHCC97-H肝癌细胞,以限制性酶切、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鉴定基因重组及转染是否成功。电镜观察细胞超微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细胞生长曲线和平板法集落形成试验观察细胞生长和集落形成能力,BoydenChamber试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微管吸吮技术测定细胞的粘弹性和粘附力。BALBCA4~6周龄雄性裸鼠80只,随机分正义组、反义组、亲本细胞组及空载体组进行皮下(n=40)和原位肝(n=40)种植试验,观察体内的成瘤性、侵袭性及远处转移能力,免疫组化研究癌转移灶AFP和肿瘤组织细胞外基质(ECM)及粘附分子的表达状况。结果(1)成功构建了KAI1正、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分别转入MHCC97-H人肝癌细胞;(2)发现转入KAI1基因后可导致肝癌MHCC97-H细胞的一些细胞器数量和形态的变化;(3)KAI1基因对肝癌MHCC97-H细胞的体内外生长、细胞周期及体内成瘤性无明显影响;(4)反义KAI1基因可使MHCC97-H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增强、对体内外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促进作用;(5)KAI1基因表达上调能使MHCC97-H细胞的体内外侵袭能力降低;(6)KAI1基因抑制肝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细胞粘弹性增加、ECM表达上调、粘附分子表达下调及粘附力下降等变化有关。结论KAI1基因在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调KAI1基因表达能明显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 杨建民司遂海彭志红叶再元费保莹
- 关键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肝细胞癌肿瘤转移KAI1基因基因转染
- KHI1正反义基因对MHCC97-H肝癌细胞KAI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构建KAI1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了解其对高转移潜能的MHCC97—H肝癌细胞KAI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亚克隆技术构建KAI1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并用脂质体法将其分别转入高转移潜能的MHCC97-H肝癌细胞系,通过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KA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明两个重组子的结构均与KAI1正、反义基因表达质粒的预期结构一致。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显示,转入正义KAI1基因后的肝癌细胞KAI1蛋白染色加深,(细胞积分光密度 integra oculus dehter,IOD20.127 ± 5.099 vs 12.675±1.921,P<0.01);而转入反义KAI1基因的肝癌细胞则KAI1蛋白染色变浅,(IOD 8.681±2.472 vs 12.675 ± 1.921,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KAIl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KAI1正义基因能上调肝癌细胞KAI1蛋白的表达,相反,KAI1反义基因则能下调肝癌细胞KAI1蛋白的表达.
- 司遂海杨建民罗元辉房殿春周平
- 关键词:KAI1基因KAI1蛋白肝癌脂质体法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MHCC97-H肝癌细胞粘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MHCC97-H粘弹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我们前已转染人类KAI1全长正或反义结构基因的人肝癌MHCC97-H细胞粘弹特性. 结果:MHCC97-H肝癌细胞的粘弹性系数K1,K2,μ在转染KAI1正义基因后明显增加(P=0.007),在转染KAI1 反义基因后明显降低(P=0.000),而转染空载体后则无明显变化(P=0.444). 结论:KAl1基因对肝癌细胞的粘弹性有明显影响,这为肝癌侵袭和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 彭志红杨建民司遂海房殿春陈文生罗元辉
- 关键词:肿瘤转移基因KAI1MHCC97-H肝癌细胞肿瘤
- KAI1基因对肝癌MHCC97-H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 目的:KAI1基因是新近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本课题试图通过基因转染技术,探讨KAI1基因对肝癌MHCC97-H细胞生长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为肝癌后续的抗转移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将利用亚克隆技...
- 司遂海
- 关键词:肝细胞癌KAI1基因转移抑制基因基因转染
- 文献传递
- KAI1基因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构建KAI1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DOTAP脂质体法将其分别转入高转移潜能的人MHCC97-...
- 杨建民费保莹叶再元司遂海彭志红
- 文献传递
- KAI1基因对MHCC97-H肝癌细胞生物力学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KAI1基因对MHCC97-H肝癌细胞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管吸吮技术研究我们前已转染人类KAI1全长正、反义结构基因的人肝癌MHCC97-H细胞粘弹性以及对FN的粘附力等生物力学参数。结果MHCC97-H肝癌细胞的粘弹性系数K1、K2、μ在转染KAI1正义基因后明显增加(P<0.05),在转染KAI1反义基因后明显降低(P<0.01),而转染空载体后则无明显变化(P>0.1)。在FN裱衬表面,各组肝癌细胞的粘附力分别为MHCC97-H-S组685.4±113.6,MHCC97-H-AS组1124.6±123.5,MHCC97-H-pCI组849.0±126.3及MHCC97-H亲本细胞组824.7±134.1(单位为10-10N,细胞数为25)。与亲本细胞组比较,MHCC97-H细胞对FN的粘附力在转染KAI1正义基因后显著下降(P<0.01),转染KAI1反义基因后显著增加(P<0.01),而转染空载体后无明显变化(P>0.1)。结论从细胞生物力学角度,KAI1基因可能增加肝癌细胞的粘弹性及降低细胞对细胞外基质FN的粘附力,从而抑制转移的初始步骤,进而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彭志红唐波司遂海杨建民陈文生房殿春
- 关键词:肝癌细胞生物力学
- KAI1基因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正>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亚克隆技术构建KAI1基因正、反义真核表达质粒,DOTAP脂质体法将其分别转入高转移潜能的人MH...
- 杨建民费保莹叶再元司遂海彭志红
- 文献传递
- KAI1基因对MHCC97-H细胞裸鼠成瘤及转移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MHCC97-H细胞裸鼠成瘤及转移的影响. 方法:将已转染KAIl正、反义核苷酸的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MHCC97-H接种裸鼠皮下,观察皮下肿瘤生长情况, 再将皮下肿瘤组织进行裸鼠原位肝接种,观察接种后肿瘤肺转移情况.其中,转染空载体及未转染的MHCC97-H亲本细胞作为实验对照组. 结果:正义组、反义组、空载体组及亲本细胞组裸鼠皮下均成瘤,肿瘤出现的时间、肿瘤块生长的速度无明显差异, 生长方式上反义组表现出明显的侵袭性.原位肝接种6 wk 后裸鼠肺部均出现癌巢,AFP染色可见癌巢中肿瘤细胞质有黄色颗粒沉着,证实为肝癌转移至肺形成的转移灶.与MHCC97-H亲本细胞组比较,反义组转移灶数目明显增加(P=0.00158),正义组转移灶数目明显减少(P=0.00465),差异均有显著性,而载体组传移灶数目无明显变化(P=0.15166). 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MHCC97-H细胞裸鼠成瘤性及肿瘤生长无明显影响,但上调KAI1蛋白的表达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肿瘤的侵袭性、抑制转移的发生.这为肝癌的抗转移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 彭志红杨建民唐波司遂海房殿春罗元辉
- 关键词:裸鼠肿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