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卓光生

作品数:73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细胞
  • 16篇基因
  • 16篇白血
  • 16篇白血病
  • 13篇干细胞
  • 10篇造血
  • 9篇造血干
  • 9篇造血干细胞
  • 8篇分化
  • 7篇体外
  • 7篇干细胞移植
  • 6篇脐血
  • 6篇外周
  • 6篇系统性红斑
  • 6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狼疮
  • 6篇红斑
  • 6篇红斑狼疮
  • 6篇红斑狼疮患者

机构

  • 71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天津市公安医...

作者

  • 72篇卓光生
  • 22篇芮红兵
  • 20篇叶德富
  • 19篇陈志哲
  • 19篇康日辉
  • 18篇郑玲
  • 15篇林珺芳
  • 14篇陈君敏
  • 11篇薛原
  • 9篇朱月永
  • 6篇薜原
  • 6篇吕联煌
  • 5篇徐建萍
  • 5篇杨婷
  • 4篇陈鑫基
  • 4篇冯敛
  • 4篇陈建森
  • 4篇许贞书
  • 3篇王亮
  • 3篇黄慧芳

传媒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福建医药杂志
  • 5篇医学综述
  • 5篇中华医学会全...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3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86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转染抑癌基因p16、p53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K562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芮红兵叶德富卓光生薛原郑玲朱月永康日辉林珺芳
关键词:P16P53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
类风湿关节炎血液学改变与炎症指标间的关系
为了统计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时血液学改变及反映疾病活动的炎症指标的变化,并探讨这些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对120例 RA 疾病活动期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的血液学改变情况,并对血小板、纤...
卓光生王亮
文献传递
造血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徐建萍卓光生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体外研究巨核细胞红系细胞树突状细胞
抗c-myc基因反义核酸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
刘庭波陈琳吕联煌卓光生陈志哲张学敏
完成了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淋巴瘤细胞系CA46及白血病、淋巴瘤原代细胞c-myc基因及其产物的反义核酸治疗的前后细胞动力学研究,RT-PCR检测c-myc基因表达,TUNEL检测凋亡及FCM检测c-Myc蛋白表达,...
关键词:
关键词:反义核酸血液肿瘤C-MYC基因
原发性粒细胞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报告2例近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粒细胞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均以局部孤立性肿物为首发症状,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MPO、CD68(KP-1)、溶菌酶均阳性,手术切除肿物后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化疗,均效果良好。结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易误诊为淋巴瘤,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MPO、溶菌酶和CD68(KP-1)阳性对诊断粒细胞肉瘤最有意义。治疗方法有局部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
林珺芳郑玲陈君敏芮红兵卓光生叶德富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_1与细胞因子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1与细胞因子的表达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8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c及CD1d的表达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血清IL-2,IFN-r,IL-4和IL-10以ELISA方法检测。结果SLE活动组病人CD1c+及CD1d+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P<0.05),SLE患者血清IFN-r、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IL-4、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IFN-r、IL-2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无相关性,IL-4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70与r=0.72,P<0.01),IL-10水平与CD1c、CD1d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42与r=0.41,P<0.05)。除IL-4水平与C3水平显著相关外(r=-0.61,P<0.01),IFN-r、IL-2、IL-4、IL-10与ANA、C3、C4、CRP、ACA、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活动性评分均无相关性,与外周血CD4、CD8、CD20、CD3阳性细胞百分率也无相关性。经治疗后CD1c及CD1d的表达明显下降,IFN-r和IL-2水平在治疗后升高,IL-4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1与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相关,CD1对自身抗原的递呈可能引发了一个Th2型反应。
芮红兵郑玲叶德富卓光生陈君敏薜原康日辉林珺芳
关键词:红斑狼疮细胞因子
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
1999年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急白 )患者多药耐药基因 ( MDR1 )表达的临床意义和应用。方法 对 3 5例初治急白患者采用 S- 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MDR1 表达产物 ( Pgp) ,对部分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并配合药敏测定 ,了解急白患者化疗前后耐药情况的变化。结果 本组 3 5例 MDR1 表达阳性者 14例 ( 4 0 % )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淋 ) 9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非淋 ) 5例 ,两者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14例 MDR1 表达阳性者 ,达完全缓解( CR) 7例 ( 5 0 % ) ;2 1例 MDR1 表达阴性者 ,达 CR19例 ( 90 % ) ,有显著差异 ( P<0 .0 5 )。对 10例行柔红霉素( DNR)药敏测定 ,5例 MDR1 阴性者对 DNR高敏 ,5例 MDR1 阳性者 ,1例对 DNR高敏 ,4例低敏。结论 急白患者 MDR1 阳性 ,则化疗效果差 ,预后不良 ,对指导临床化疗方案设计 ,预测化疗疗效有重要意义。
卓光生陈志哲李觉民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多药耐药基因MDR药敏试验
强直性脊柱炎营养状态分析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基本营养状态及临床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14-42岁,平均年龄23岁。健康对照10名。营养状态以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cm)2,...
芮红兵叶德富卓光生陈君敏薜原郑玲
文献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血液学改变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6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液系统的损害很常见。慢性病贫血较多见,归其原因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THF-γ)、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抑制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贫血的钝性反应,特别是IL-6等造成铁的利用障碍有关;中性粒细胞减少在Felty′s综合征(FS)最为常见,研究表明与自身免疫失常有关;另外,血小板增多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常见,尤其在疾病处于活动时,经大量研究表明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对类风湿关节炎血液学改变机制的认识亦将趋于完善。
王亮卓光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病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
反义核酸逆转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采用一段人工合成的互补于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的反义硫代磷酸寡核苷酸(ASSODN,反义核酸)转染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耐阿霉素的K562细胞株),来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方法四唑蓝快速比色法(MTT法)检测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半数抑制量(IC50),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的柔红霉素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确定P170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dr1mRNA的相对水平(mdr1与β2微球蛋白之比,mdr1/β2MG)。结果浓度为2μmol/L的反义核酸使K562/ADM细胞对阿霉素的IC50从处理前的2572mg/L降至处理后的697mg/L,相对逆转效率为7301%。反义核酸亦使K562/ADM细胞内的柔红霉素含量增加。P170表达阳性率从处理前的(9826±135)%降至处理后的(183±65)%,mdr1/β2MG亦由处理前的207±016降至157±014,mdr1mRNA相对水平有所下降。结论反义核酸通过下调mdr1基因,阻断P170的表达,从而降低K562/ADM的耐药性。
陈颖陈颖陈志哲胡建达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类多药抗药性白血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