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兰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临沂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快速自旋回波液体衰减反转回复技术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 1999年
- 戴守平刘淑兰
- 关键词:脑梗塞
- 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疑有脑血管病的病人均在3D DSA系统的操作床上行普通DSA,然后行三维重建成像处理,做出正确的诊断后,再根据3D DSA图片数据处理结果,拟定治疗方案。结果60例疑有脑血管病病人普通DSA检查阳性率为90.0%,3D DSA处理后阳性率为95.0%。共确诊57例,其中脑动脉瘤26例,脑动静脉畸形19例,颈动脉海绵窦瘘6例,烟雾病4例,血管狭窄2例。脑动脉瘤26例中行动脉瘤内电解可脱弹簧圈(EDC)栓塞治疗9例,外科手术治疗14例,未治疗3例。脑动静脉畸形19例中手术治疗11例,栓塞治疗5例,γ刀治疗1例,2例放弃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6例均行球囊栓塞治疗。血管狭窄2例中支架置入1例。烟雾病4例,伴动脉瘤1例行栓塞治疗,余3例内科治疗。结论3D DSA与普通DSA比较,能够提高脑血管病检出率,对评价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有重要价值。
- 刘淑兰宋振伟高玮于建军张金山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脑血管意外血管内治疗显微外科手术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
- 2005年
- 脑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20%--78%),致病诱因众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患者病情往往较危重,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关系重大。笔者搜集16例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旨在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 戴守平刘淑兰张金山孙全余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影像学诊断脑血管疾病致病诱因预后关系特异性
-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
- 1998年
- 刘淑兰陈洋
- 关键词:肺泡癌细支气管肺泡癌CT
- 护士如何观察调节病员的不良情绪被引量:11
- 1999年
- 张丽萍刘淑兰冷飞雁胡启云
- 关键词:心理护理护士不良情绪病人
-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应用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颅脑CT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55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SWI、颅脑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方法识别溶栓后脑出血的情况,观察不同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的HT影像学分型患者脑出血情况。结果SWI检查发现133(15.6%)例患者发生HT,其中出血性梗死(HI)-1型79例,HI-2型33例,脑实质出血(PH)-1型12例,PH-2型9例。CT检查发现103(12.0%)例患者发生HT,其中HI-1型53例,HI-2型29例,PH-1型12例,PH-2型9例。SWI的HI-1型出血率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I能够更加准确地发现AIS溶栓后微出血,在指导临床抗栓或抗凝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王自然崔言森赵广健郑梅戴守平刘淑兰孙全余
-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
- 增强MRI在周围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 1999年
- 戴守平刘淑兰
- 关键词:MRI
- 食管鳞状细胞癌ERCC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RCC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蜡块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蛋白质表达,分析其在二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RCC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7%,在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8%,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1.84,P<0.01)。ERC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5.822,P<0.05)和临床分期(χ2=4.40,P<0.05)相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长度、Ki-67标记指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ERCC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RCC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
- 闫丽刘淑兰彭海英
-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食管ERCC1
- 前交叉韧带MRI矢状位扫描角度研究及足踝固定装置设计与制作
- 2006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膝关节矢状位扫描角度对前交叉韧带的显示价值及足踝固定装置的应用,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14~68岁正常膝关节扫描病例90例及60例志愿受检查者,进行前交叉韧带(ACL)矢状位扫描,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足踝固定装置,用冠状定矢状,定位线向腓侧倾斜角度进行定量研究,分14~25岁、26~35岁、36~45岁、46~60岁、60岁以上5个年龄段进行资料分析,结合ACL的显示率及韧带显示的连续影像,对不同年龄组定位线向腓侧倾斜角度较准确定量。结果 足踝固定装置设计与制作,替代了绑带、胶带等临时固定装置,彻底解决了工作不便且足外旋角度难以把握等问题;5个年龄段定位线向腓侧分别倾斜4°、4°、5°、6°、6°ACL的显示率为100%,韧带显示的连续影像分别为86.6%、93.3%、90%、90%、83.3%。结论 前交叉韧带MRI扫描足踝固定装置应用及矢状位扫描定位线向腓侧倾斜角度的准确定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前交叉韧带的显示率及准确性.
- 刘淑兰戴守平孙全余薛杰王希高杜贵金
- 关键词:交叉韧带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 小儿核磁共振检查前镇静药物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适当的镇静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协助小儿顺利完成核磁共振(MRI)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93例作MRI不合作患儿给予镇静药物后检查资料。结果293例患儿给予镇静药后能比较顺利地进行MRI检查。护理得当,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适当的镇静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患儿安静入睡,配合良好,扫描图像清晰,无伪影,顺利完成了MRI检查。
- 刘淑兰
- 关键词: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