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永江

作品数:28 被引量:199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土壤
  • 14篇土壤动物
  • 13篇草原
  • 8篇群落
  • 7篇昆虫
  • 7篇放牧
  • 6篇典型草原
  • 5篇沙地
  • 5篇内蒙古典型草...
  • 5篇科尔沁沙地
  • 5篇草原生态
  • 5篇草原生态系统
  • 4篇多样性
  • 4篇瓢虫
  • 4篇瓢虫科
  • 4篇放牧强度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土壤昆虫
  • 3篇群落特征
  • 3篇蛴螬

机构

  • 20篇内蒙古教育学...
  • 17篇内蒙古大学
  • 9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8篇刘永江
  • 16篇刘新民
  • 14篇郭砺
  • 11篇乌宁
  • 8篇关宏斌
  • 2篇由文辉
  • 2篇高权荣
  • 2篇石珍宝
  • 2篇何冬梅
  • 2篇照日格图
  • 1篇李喜和
  • 1篇刘心亮
  • 1篇王建国
  • 1篇薛祥
  • 1篇王淑海
  • 1篇宋兴安

传媒

  • 8篇内蒙古师范大...
  • 5篇内蒙古大学学...
  • 5篇中国沙漠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中国草地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植物生态学与...

年份

  • 1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牧强度、火烧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动物主要类群垂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1996年
内蒙古草原土壤动物主要类群垂直分布以土壤表层(0—10cm)为主,火烧和放牧均导致土壤表层中土壤动物密度大幅度波动,放牧致使土壤动物密度成总的下降趋势,但在中度、轻度放牧时,各土层土壤动物密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土壤昆虫(soil insects)螨类(Acarina)对火烧比较敏感,火烧的直接作用导致其在表层土壤中密度的明显下降,缘虫类(Nematoda)、对火烧的直接作用较不敏感;火烧后,土壤昆虫、线虫类垂直分布恢复较快,螨类则恢复较慢,火烧对某些草原害虫,如蝗虫(Locustidae)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而,中轻度放牧,人为控制的适当程度的火烧可以作为草场经营管理的手段。
刘新民乾德门刘永江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放牧强度土壤动物
内蒙古典型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其在放牧下的变化被引量:46
1999年
本文研究在定量化实验牧压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动态及其对牧压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在4~8只羊/hm2放牧强度下土壤动物多样性、均匀性相对较其他放牧区高。在过牧区(20只羊/hm2),土壤动物生物量、密度虽无明显降低,但优势类群单一化,群落稳定性差。土壤动物密度、生物量、群落多样性、均匀性、种类丰富度与放牧强度的提高呈负相关,但随着放牧强度的提高,上述变化不呈线性下降。放牧强度增加时土壤动物群落演替的趋势是:多样性、均匀性、种类丰富度降低,优势类群单调但生物量、密度不明显随之降低,体现了土壤动物对放牧扰动反应的特殊性。
刘新民刘永江郭砺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放牧强度
内蒙古锡林河中游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昆虫调查研究初报被引量:6
2002年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的 6个样地中采集到土壤昆虫标本 15 80个 ,隶属于 12目 2 6科 ,成虫、幼虫、卵、蛹各占 4 6 .7%、4 2 .13%、10 .73%、32 %。鞘翅目、膜翅目为优势类群 ,分别占 30 .1%、2 9.9% ,密度各为 15 9.3个 /m2 、15 8个 /m2 ;双翅目和鳞翅目是常见类群 ,各占 4 .3%、0 .7% ,密度分别为 2 1.1个 /m2 、3.8个 /m2 ;弹尾目占总量的 34.4 % ,是局限分布于特异性生境 (河漫滩小区 )的特征性类群 ;鞘翅目昆虫可视为典型草原的代表性类群。优势类群同一自然地带不存在生态小区间的替代现象。 0~ 10cm的土壤表层是土壤昆虫的最适合生态位。
高权荣刘永江石珍宝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昆虫类群生态位
内蒙古瓢虫的种类及其分布被引量:5
1998年
本文记录了内蒙古地区瓢虫科(Coceinellidae)昆虫4亚科、23属、62种及其分布.瓢虫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应大力提供保护和开发利用,使这一宝贵的资源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社会效益.
刘永江薛祥王淑海乌宁乾德门
关键词:深点食螨瓢虫内蒙古教育多异瓢虫异色瓢虫瓢虫科红点唇瓢虫
奈曼沙地大型土壤动物调查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00年
奈曼沙地大型土壤动物分属 2门、4纲、1 0目。半翅目、鞘翅目为优势类群。不同生境大型土壤动物在群落结构、密度、分布上不同。固定沙地类群多、密度高 ,流动沙地无分布。固定沙地生物量高。半固定沙地较低。从季节动态上看 ,夏季密度最低 ,秋季密度最高。固定沙地群落多样性指数较高 。
关宏斌刘永江
关键词: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
科尔沁沙地土壤动物垂直分布、季节动态及群落多样性探讨被引量:24
1999年
科尔沁沙地中小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5~10cm层密度最高、0~5cm层最低;大型土壤动物随土层深度明显减少。季节动态表现为,中小型土壤动物春季密度最高、夏季最低、秋季又升高;大型土壤动物幼虫为春季密度最低,夏季达到最高,秋季又降低;成虫为春季密度较低,夏季达到最低点,秋季密度最高。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为春季较低,夏季最高,秋季又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性指数均较低,大型土壤动物则较高,群落结构趋向稳定。
关宏斌郭砺刘永江
关键词:土壤动物多样性生物量
科尔沁沙地土壤动物研究初探被引量:15
1999年
就科尔沁沙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分离方法的改进作了探讨。土壤动物(不包括原生动物)分属4门、6纲、13目。中小型土壤动物中线虫类为优势类群;大型土壤动物中鞘翅类、半翅类为优势群。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和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固定沙地密度最高,半固定沙地明显降低,流动沙地无土壤动物分布。生物量的多少随沙漠化及流动程度而降低,固定沙地较高。
刘永江关宏斌郭砺
关键词:沙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内蒙古草原带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被引量:48
1999年
传统通用的土壤动物的分离方法困惑着草原、荒漠、沙地土壤动物的研究,土壤动物分离盒的使用解决了漏沙、漏土的难题。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与分布特征在草原带具有代表性;不同类型的草原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密度、优势类群、生物量有各自的特异性。各优势类群,尤其鞘翅目昆虫、线蚓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草场退化的生物指标;对17种拟步甲科昆虫在荒漠化草原、退化草原、典型草原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认为也可作为草原退化的生物指标。天然与实验放牧条件下,随牧压加强土壤动物各综合多样性指数与牧压呈负关联,出现优势类群单调与多样性、均匀性、种的丰富度降低的趋势,但密度、生物量降低不明显。定量放牧(4~8只羊/hm2)与自然放牧(轻中牧压)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相似。火生态因子对表聚性及地表自由生活的土壤动物直接致死作用明显,间接影响线蚓及鞘翅类等土壤动物密度;火烧后膜翅类、鞘翅类恢复较快、螨类则较慢;小面积火烧后经竞争新空间约3年可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刘永江刘新民郭砺郭砺
关键词: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生态学
不同牧压梯度上草原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9
1994年
在放牧强度呈梯级增强的情况下,研究了牧压对羊草草原(leymus chinense)和大针茅草原(stipa grandis)两个生物群落系列土壤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姬蚯蚓和膜翅类及鞘翅类的数量动态可作为监测草场退化的生物指标。
刘新民乾德门乌宁刘永江
关键词:趋同
内蒙古典型草原蛴螬群落对放牧强度变化的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在长期的放牧演替过程中,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蛴螬群落的优势种组成无明显变化,即东方绢金龟和弓斑常丽金龟为优势种.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优势种群优势度的波动、以及常见种的增减.不同放牧强度下,蛴螬群落之间的相似性指数均较低.比较而言,中轻度放牧强度下蛴螬群落之间的相似性是最高的.放牧强度提高时,群落多样性各指数呈下降趋势.总体上,中轻度放牧压力下蛴螬群落各指数的组合显得较为合理.因此,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管理和利用中,中轻度放牧强度是可取的.
刘新民乌宁郭砺刘永江
关键词: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强度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动物优势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