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砺
- 作品数:43 被引量:25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WISTAR-LMAMICHI大鼠被毛生长规律的分析
- 对WISTAR-IMAMICHI大鼠封闭群2-16周龄个体绒毛长度、绒毛直径、针毛长度和针毛直径分别进行了测定.4项测量指标从第2周龄到第3周龄皆表现出一个快速增长现象,3到4周龄生长放缓,5周龄后绒毛长度和直径、针...
- GUO LI郭砺WANG JIAN-GUO王建国
- 关键词:实验动物统计分析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科尔沁沙地土壤动物垂直分布、季节动态及群落多样性探讨被引量:24
- 1999年
- 科尔沁沙地中小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5~10cm层密度最高、0~5cm层最低;大型土壤动物随土层深度明显减少。季节动态表现为,中小型土壤动物春季密度最高、夏季最低、秋季又升高;大型土壤动物幼虫为春季密度最低,夏季达到最高,秋季又降低;成虫为春季密度较低,夏季达到最低点,秋季密度最高。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为春季较低,夏季最高,秋季又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度、均匀性指数均较低,大型土壤动物则较高,群落结构趋向稳定。
- 关宏斌郭砺刘永江
- 关键词:土壤动物多样性生物量
- 科尔沁沙地土壤动物研究初探被引量:15
- 1999年
- 就科尔沁沙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分离方法的改进作了探讨。土壤动物(不包括原生动物)分属4门、6纲、13目。中小型土壤动物中线虫类为优势类群;大型土壤动物中鞘翅类、半翅类为优势群。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和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固定沙地密度最高,半固定沙地明显降低,流动沙地无土壤动物分布。生物量的多少随沙漠化及流动程度而降低,固定沙地较高。
- 刘永江关宏斌郭砺
- 关键词:沙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 内蒙古草原带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被引量:48
- 1999年
- 传统通用的土壤动物的分离方法困惑着草原、荒漠、沙地土壤动物的研究,土壤动物分离盒的使用解决了漏沙、漏土的难题。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与分布特征在草原带具有代表性;不同类型的草原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密度、优势类群、生物量有各自的特异性。各优势类群,尤其鞘翅目昆虫、线蚓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草场退化的生物指标;对17种拟步甲科昆虫在荒漠化草原、退化草原、典型草原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认为也可作为草原退化的生物指标。天然与实验放牧条件下,随牧压加强土壤动物各综合多样性指数与牧压呈负关联,出现优势类群单调与多样性、均匀性、种的丰富度降低的趋势,但密度、生物量降低不明显。定量放牧(4~8只羊/hm2)与自然放牧(轻中牧压)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相似。火生态因子对表聚性及地表自由生活的土壤动物直接致死作用明显,间接影响线蚓及鞘翅类等土壤动物密度;火烧后膜翅类、鞘翅类恢复较快、螨类则较慢;小面积火烧后经竞争新空间约3年可形成新的动态平衡。
- 刘永江刘新民郭砺郭砺
- 关键词: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生态学
-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味觉器官的分布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Richardson)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我国特产),它生活在水的中下层并以螺蛳、蚬、蚌等为主要食物.因此它的味觉器官味蕾的分布、数量、结构与功能,和生活在水的中上层并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的鲢、鳙的滤食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有所不同.主要报道青鱼味觉器官的分布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
- 栾雅文刘龙翔戴高柱戴高柱刘立特郭砺
- 关键词:青鱼味觉器官
- 土默特平原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种群特征分析
- 分别于1989-1992和2000-2001年就土默特平原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和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种群数量特征、生境植被和营养结构的变化对两种蜥蜴的影响以及在柠...
- 郭砺
- 关键词:草原沙蜥丽斑麻蜥种群特征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白银库伦湿地大型土壤动物初步调查
- 于2006-2008年对内蒙古白银库伦湿地夏季大型土壤动物作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动物类群隶属于2门4纲7目15科.虽然群落构成以鞘翅目昆虫为主,但优势类群因生境不同而异.沼泽草甸生境中正蚓科和蚁科为优势类群,在此...
- 郭砺李伟业
- 关键词:湿地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
-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 1997年
- 鱼(H.molitrix)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我国特产.鲢鱼为硬骨鱼类,属于鲤形目鲤科,又名白链.生活在水上层,性情活泼善跳,其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分布较广.它的生活环境、食性等对其生理、组织结构均有一定影响,也就是说,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统一的.关于鲢鱼大体解剖有过较系统的报道,而对组织学的形态结构文献颇少,而欲进一步探讨其生理生态的研究又必须有组织学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报道它的消化系统组织学的结构特点和研究结果.
- 栾雅文戴高柱刘龙翔郭砺郭砺杨俊萍
- 关键词:鲢鱼组织学
- 夏季丽斑麻蜥种群结构的分析被引量:5
- 1993年
- 本文分析了丽班麻蜥1989—1990年两年夏季不包括当年幼体的种群结构的资料。共捕获麻蜥197尾。种群密度为672尾/公顷。性比为1:1.05,雄性多于雌性。将体长、体重作指标,参照对性腺的观察,把种群分为亚成体组,体长39.20±5.31mm,体重2.93±0.70g;成体组,体长52.91±3.21mm,体重5.40±0.74g。成体多于亚成体。
- 郭砺
- 关键词:丽斑麻蜥种群结构
- 退化草原定量化放牧条件下土壤动物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7
- 1997年
- 在以冷蒿(Artemisia frigda)、糙隐子草(Cleistogemes sprros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寸草苔(Carex duriusula)等为主的退化草原上,是置以4、8、12、16、20只内蒙古细毛羊和零只羊(对照区)指标定量化的牧压梯度系列(均为100×100m2面积的放牧围栏试验小区)的土壤动物比较研究表明:其中以8和12只羊小区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复杂而稳定,8只羊小区的土壤动物数量高于12只羊小区;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两者均较高,丰富度前者大于后者,理论上,8只羊/公顷是较理想的牧压指标。4、16、20只羊小区的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低、20只羊/公顷小区由于少数种类数量高至使多样性指数偏高;三者的丰富度均低,综合分析认定为不可取的牧压指标。植食和捕食性的土壤动物与牧压呈负关联,杂食和粪食性土壤动物则与收压呈正关联。土壤动物各类群中以鞘翅类(Coleoptera)随牧区梯度的改变而呈规律性变化,是较理想的监测草原退化的生物指标。
- 刘新民刘永江乾德门郭砺
- 关键词:草原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