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晓红

作品数:23 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催化
  • 15篇催化剂
  • 12篇聚烯烃
  • 11篇烯烃
  • 10篇聚烯烃催化剂
  • 7篇乙烯
  • 6篇聚乙烯
  • 6篇硅胶
  • 6篇负载型
  • 5篇热活化
  • 5篇硅胶载体
  • 4篇SAED
  • 3篇TEM
  • 2篇选区电子衍射
  • 2篇乙烯催化剂
  • 2篇乙烯聚合
  • 2篇载体硅胶
  • 2篇气相法
  • 2篇聚乙烯催化剂
  • 2篇核磁

机构

  • 23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3篇任晓红
  • 19篇阳永荣
  • 15篇戎顺熙
  • 14篇刘柏平
  • 2篇王靖岱
  • 2篇叶志斌
  • 2篇高峰
  • 2篇陈纪忠
  • 2篇霍超
  • 1篇唐大海
  • 1篇张民
  • 1篇严小伟
  • 1篇吕德伟
  • 1篇历伟
  • 1篇张勇
  • 1篇戍顺熙
  • 1篇陈伟

传媒

  • 7篇化学反应工程...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石油化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7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9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硅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用SEM研究Ⅵ硅胶载体的宏观和微观形态被引量:10
2000年
利用 SEM手段对 T- 1 (进口 )、T- 3和 T- 4(国产 )三种硅胶载体的形态进行了研究。随着粒径的增大 ,载体颗粒的球形度逐渐下降 ,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大 ,沟、坑和凹凸处不断增多 ,尺度较大 (0 .1~ 0 .3μm)的次级粒子不断增加。粒径较小的细粒子 (5~ 1 0 μm以下 )易粘附在大粒子的表面而破坏载体的形态。载体颗粒中的原级粒子尺度一般在 1~ 1 0 0 nm之间 ,基本为球形形态 ,但硅胶类型不同原级粒子尺度分布及相互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接点数和颈连程度等空间排列形态相差较大。
刘柏平任晓红阳永荣戎顺熙
关键词:聚烯烃催化剂硅胶载体SEM
硅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Ⅶ载体热活化时发生局部烧结的判据被引量:2
2000年
硅胶载体热活化过程中的局部烧结现象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性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本文利用 XRD、SEM和原位 FTIR等手段对三种热活化硅胶载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T- 1、T- 3和 T- 4三种硅胶载体发生局部烧结现象的起始温度 Ts值约分别为 90 0℃、60 0℃和 60 0℃ (升温速率 1 0 0℃ /小时 ) ,局部烧结现象将引起硅胶载体非晶程度下降 ,扩散孔分率下降。 SEM观察到了 90 0℃热活化 T- 1硅胶中的局部烧结现象 ,其实质是原级粒子之间相互熔结聚并而增大。原位红外结果则表明 ,局部烧结可能导致了硅胶颗粒内部 Si OSi骨架结构的变化。
刘柏平任晓红阳永荣戎顺熙
关键词:聚烯烃催化剂载体
硅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Ⅰ)──不同类型硅胶载体热活化颗粒的TEM和SAED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利用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方法对T-1,T-3和T-4三种硅胶载体原料及其受热活化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各种硅胶载体颗粒中原级粒子的尺度、形态和结合特征,以及它们受不同热活化条件的影响。并发现了600℃热活化使T-3和T-4硅胶载体颗粒发生局部烧结现象的实验依据。
刘柏平任晓红阳永荣戎顺熙
关键词:聚烯烃催化剂TEMSAED
用分形方法研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及其对聚合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0年
以Mg(OEt)2和TiCl4作为钛镁体系聚乙烯催化剂的代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制备了Ti-Mg体系负载型聚乙烯催化剂,并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其亚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证实其具有分形特征。应用分形理论及其改进的盒子维法对催化剂的亚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给出了催化剂表面结构的分维数。结果发现:催化剂分维值Df随着催化剂表面的不规则度及催化剂内部孔隙的增多而增大,而其聚合活性与催化剂表面分维值的关系较为复杂,只有在适宜的催化剂分维值范围内, 才可获得较高的聚合活性。研究证明了分维值可作为比较两个分形无规则度对象的表征参量。
霍超任晓红宗迎伟阳永荣戎顺熙
关键词:聚乙烯催化剂表面形态分形分维值
TiCl_4-Mg(OC_2H_5)_2催化乙烯聚合和形态学研究Ⅰ.聚合过程及聚合物颗粒形态学表征被引量:5
2001年
通过控制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反应结晶条件 ,制备了 5种具有不同微观特征形态结构的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微观物理形态对聚合活性、动力学衰减规律、聚合物颗粒形态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或孔隙率与聚合活性及活性衰减模式有关 ,利用SEM分析总结了三种典型的聚合物颗粒特征形态结构。其中线团状形态结构属首次发现 ,并剖析了其形成原因。
阳永荣叶志斌任晓红
关键词:乙烯聚合
搅拌釜内液固悬浮体系的浓度分布被引量:5
1993年
在120°锥底、内径为φ700mm、φ250mm 的有机玻璃釜中,采用直接取样称重法研究了液固系搅拌釜内桨的结构、桨的位置及转速、固含量、物系性质等因素对釜内固相浓度分布的影响,同时用两区沉降扩散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固相悬浮质量与操作条件的关系,并提出了均匀悬浮的判据,为放大设计搅拌反应器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
任晓红高峰
关键词:搅拌釜
气相法聚乙烯工艺的工程放大
戍顺熙吕德伟阳永荣任晓红陈伟高峰王璋茂等
1.成果内容简介:气相法聚乙烯工艺的工程放大研究包括:高效催化剂制备反应器对催化剂质量的控制及设计方法、高效催化剂浸渍工艺(热摸)以及催化剂构效之间的原位红外表征技术、高效催化剂气相聚合动力学的测试技术、流化床乙烯聚合反...
关键词:
关键词:气相聚合聚乙烯聚合催化剂催化剂制备
硅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Ⅱ)──热活化硅胶载体及催化剂颗粒的TEM和SAED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利用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的方法对T-1硅胶载体颗粒在800℃和900℃热活化条件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阐明了硅胶载体颗粒中原级粒子的尺度、形态和结合特征等受热活化条件的影响。并发现了T-1硅胶载体颗粒发生局部烧结现象起始温度为900℃的实验依据。对催化剂颗粒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催化剂组分配比条件下,组分的负载化对热活化载体颗粒的结构形态影响很小,催化剂的物相结构特征不会改变。
刘柏平任晓红阳永荣戎顺熙
关键词:聚烯烃催化剂TEMSAED
硅胶负载型聚烯烃催化剂(Ⅱ)---热活化硅胶载体及催化剂颗粒的TEM和SAED研究
利用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的方法对T-1硅胶载体颗粒在800℃和900℃热活化条件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阐明了硅胶载体颗粒中原级粒子的尺度、形态和结合特征等受热活化条件的影响。并发现了T-1硅胶载体颗粒发生局部烧...
刘柏平任晓红阳永荣戎顺熙
关键词:选区电子衍射聚烯烃催化剂
文献传递
辽化HDPE装置浆液外循环技术改造后釜内的聚合过程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通过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高密度聚乙烯淤浆聚合装置外循环撤热技术改造前后生产GF7750M牌号产品时聚合过程的工程分析,发现了釜内聚合过程特征的变化,提出了聚乙烯蜡含量的明显上升是引起聚合物粘壁加剧的最直接原因,并通过分析得出了可能导致聚乙烯蜡含量上升的主要因素以及进一步提高装置生产能力的可能性和主要手段。
刘柏平任晓红陈纪忠阳永荣戎顺熙蒋国战张勇方奇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聚合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