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柏平

作品数:93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化学工程
  • 22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2篇催化
  • 52篇催化剂
  • 42篇乙烯
  • 25篇聚乙烯
  • 22篇负载型
  • 16篇烯烃
  • 15篇乙烯聚合
  • 15篇共聚
  • 12篇聚烯烃
  • 9篇聚合催化剂
  • 8篇乙烯催化剂
  • 8篇金属
  • 8篇聚烯烃催化剂
  • 8篇聚乙烯催化剂
  • 8篇铬系
  • 8篇铬系催化剂
  • 8篇分子
  • 8篇分子量
  • 7篇催化乙烯
  • 6篇氧化碳

机构

  • 78篇华东理工大学
  • 15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宁波工程学院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93篇刘柏平
  • 45篇程瑞华
  • 30篇刘振
  • 28篇何雪莲
  • 14篇任晓红
  • 13篇戎顺熙
  • 13篇阳永荣
  • 12篇赵柠
  • 5篇田洲
  • 5篇王静文
  • 4篇金玉龙
  • 3篇钱锋
  • 3篇罗娜
  • 3篇占兴稳
  • 3篇朱志华
  • 3篇杜文莉
  • 3篇唐岩
  • 2篇李宁
  • 2篇邵双喜
  • 2篇段景宽

传媒

  • 16篇合成树脂及塑...
  • 7篇化学反应工程...
  • 6篇化工学报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2011年高...
  • 2篇中国塑料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橡胶工业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分子催化
  • 1篇化工进展
  • 1篇Chines...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18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0
  • 3篇1999
  • 7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土三元/TMAF体系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交替共聚及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稀土三元催化体系(三氯乙酸钇-二乙基锌-甘油)中加入相转移剂四甲基氟化铵(TMAF),并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交替共聚。采用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和原位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in situ FT-IR)等对聚合过程和产物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分子模拟方法对聚合起始步骤链增长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三元/TMAF催化体系可以在不改变聚合特征和共聚物结构性能的情况下,得到高达4 740.6g/mol(1mol Zn催化得到聚合物的质量)的催化活性,且将催化剂诱导期从100min缩短至20min。机理研究表明:环氧丙烷的插入步骤为反应的速控步骤,且该步骤所需克服的吉布斯自由能能垒随模型催化剂活性锌中心的自然成键轨道电荷的增加而降低,环状链增长机理中二氧化碳的插入并“返咬”成环所需克服的吉布斯自由能能垒很高,进一步证实了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反应更倾向于遵循链状链增长聚合机理形成聚碳酸亚丙酯。
孟庆洋程瑞华侯侨丽潘星刘柏平李佳佳
关键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
聚酰胺12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利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聚酰胺12(PA12)在氮气氛围中的热分解动力学。运用Freeman Carroll、Kissinger、Ozawa、Achar和Coats Redfern方法计算和确定了PA12在氮气氛围中的热分解活化能和热分解机理及其模型。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中,PA12的热分解活化能为246.5 kJ/mol,指前因子为10^(14.71);PA12热分解机理为收缩球体法则,机理方程的微分形式为f(α)=3(1-α)^(2/3),积分形式为G(α)=1-(1-α)^(1/3)。
李沈婷朱志华文超刘柏平
关键词:热分解动力学热分解机理
一种利用铁钛复合催化剂制备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铁钛复合催化剂制备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异丁烯单体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形成异丁烯原料液;FeCl<Sub>3</Sub>与含氧化合物在第二有机溶剂中反应形成FeCl<Sub>3</Su...
郭幸刘振程瑞华刘柏平
文献传递
一种无机载体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载体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在负载型有机铬系聚乙烯催化剂上增加钒活性组分;所述在无机载体负载型有机铬系聚乙烯催化剂包括有机铬活性位和无机载体;所述有机Cr活性位和钒活性组分...
傅婷刘柏平程瑞华何雪莲刘振
文献传递
化工原理实验室的国际认证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围绕英国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对化学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认证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要求,结合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在认证准备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利于推动国内相关院校的化学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借认证之机促进国内化学工程专业的大力发展。
金浩张秋香朱云峰刘柏平黄婕
关键词:化学工程实验室
稀土三元催化体系ZnO/SiO_2负载化及季铵盐催化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英文)被引量:2
2018年
由环氧丙烷(PO)和CO_2交替共聚合成脂肪族聚碳酸亚丙酯,CO_2利用率高,所得产物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用于CO_2和环氧化合物共聚的催化体系主要包含锌、钴、镉、铬、铝和稀土等金属活性中心,结构、活性各异的催化剂体系,其催化性能和产物性能也各具特色.其中,稀土三元催化剂(ZnEt_2-甘油-三氯乙酸钇)因合成聚碳酸酯产物的分子量高、碳酸酯单元含量高、聚醚及环碳酸酯副产物少的特点而受到关注.但是由于催化剂催化效率低,聚合时间长,产品成本高,使得工业化规模生产受到限制.本文基于稀土三元催化体系,将催化剂负载于硅胶及锌改性硅胶,优化了其制备条件,同时考察了添加季铵盐对催化CO_2/环氧丙烷共聚合成聚碳酸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L聚合釜中,于3.5 MPa和70 ℃反应条件下,ZnO担载量及ZnO/SiO_2添加量对反应性能均有影响.当3 wt%ZnO/SiO_2的添加量为5 g时,稀土三元催化体系的活性为4845.2 g/mol_(Zn).所得聚合物经过多次纯化处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热学性能,即有效除去产物中的ZnO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添加含有不同阴离子(F^-,Cl^-和Br^-)的季铵盐可显著影响稀土三元催化剂的活性.其中,仅四甲基氟化铵可以明显提高反应活性乃至聚合物分子量.在3 wt%ZnO/SiO_2载体和四甲基氟化铵的协同作用下,稀土三元催化体系的共聚性能明显提升,活性最高可达5223.0 g/mol_(Zn).聚合物结构分析表明,在载体和四甲基氟化铵存在下,聚合物分子量明显提高,可达到20万以上,分子量分布明显变窄,且聚合物结构如碳酸酯的单元含量、副产物含量以及聚合物产品玻璃化温度基本不变,后者均保持在40.41℃.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在ZnO改性硅胶载体及四甲基氟化铵存在下稀土三元催化体系催化CO_2/环氧丙烷共聚的反应机理:ZnO/SiO_2�
程瑞华周宇杰侯侨丽刘柏平
关键词:季铵盐分子量
用四氯化钛催化体系合成聚异丁烯被引量:3
2016年
比较了单一的四氯化钛催化体系与3种不同质子酸/四氯化钛催化体系(四氯化钛/水、四氯化钛/乙醇和四氯化钛/乙酸催化体系)在合成聚异丁烯时的催化性能,其中四氯化钛/水体系的催化活性最高,初步推断该体系形成活性中心~~C^+(CH_3)_2TiCl_4OH^-的活性比四氯化钛体系形成的活性中心~~C^+(CH_3)_2TiCl_5^-要高。以二氯甲烷和正己烷为溶剂,在用四氯化钛/水作为催化体系的条件下,考察了溶剂极性、聚合温度以及催化剂和异丁烯浓度对异丁烯聚合时的催化活性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己烷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40/60、聚合温度为-60℃、异丁烯浓度为9 mol/L时,催化体系的活性相对较高,可得到α双键含量也较高的聚异丁烯;催化体系的活性均随着水和四氯化钛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α双键含量随水浓度的增加呈阶段性下降趋势,但四氯化钛浓度对其几乎没有影响。
徐凌峰程瑞华刘振刘柏平
关键词:聚异丁烯异丁烯四氯化钛质子酸催化活性
一种负载型多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多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包括多孔载体,负载在多孔载体上的含镁载体组分和过渡金属钛组分,负载型多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还包括负载在多孔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非镁金属组分。本发明还提供负载型多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
刘柏平王静文程瑞华何雪莲刘振赵柠
文献传递
超声波与引发剂结合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乙烯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超声辐照方法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乙烯,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呈双峰(简称双峰)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分子链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成功制备了高熔体强度聚乙烯。结果表明:延长超声时间可以增加双峰HDPE链缠结程度,但导致部分聚乙烯降解,降低了熔体强度。超声过程中加入微量自由基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有效地提高了双峰HDPE分子链缠结程度和长链支化结构含量,从而极大提高了双峰HDPE的熔体强度并保留了HDPE优异的力学性能。
宋敏驹何雪莲刘柏平
关键词:聚乙烯高熔体强度超声辐照长链支化
一种无机载体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载体负载型铬钒双中心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催化剂在负载型有机铬系聚乙烯催化剂上增加钒活性组分;所述在无机载体负载型有机铬系聚乙烯催化剂包括有机铬活性位和无机载体;所述有机Cr活性位和钒活性组分...
傅婷刘柏平程瑞华何雪莲刘振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