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平

作品数:45 被引量:605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介入
  • 18篇梗阻
  • 17篇黄疸
  • 15篇胆管
  • 14篇介入治疗
  • 14篇梗阻性
  • 14篇梗阻性黄疸
  • 13篇引流
  • 13篇恶性
  • 9篇放射学
  • 8篇胆道
  • 8篇介入放射
  • 8篇恶性梗阻
  • 8篇恶性梗阻性
  • 7篇胆管引流
  • 7篇引流术
  • 7篇术后
  • 7篇肿瘤
  • 7篇介入放射学
  • 7篇并发

机构

  • 4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作者

  • 43篇于平
  • 42篇戴定可
  • 42篇翟仁友
  • 18篇钱晓军
  • 9篇王剑锋
  • 9篇魏宝杰
  • 8篇黄强
  • 7篇高堃
  • 4篇李建军
  • 3篇王剑峰
  • 3篇张东坡
  • 2篇刘金梅
  • 2篇张世龙
  • 1篇冯对平
  • 1篇郑加生
  • 1篇周意明
  • 1篇包娜
  • 1篇亓月琴
  • 1篇袁春旺
  • 1篇马凤藻

传媒

  • 8篇介入放射学杂...
  • 8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第八届中国介...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九江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2005年上...
  • 1篇第六届全国管...
  • 1篇第四届全国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后重症胰腺炎合并区域性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报告
本例患者脾静脉栓塞严重而且病情紧急,因而选择脾动脉加胃短静脉栓塞,患者耐受性好,介入术后止血效果确切。与脾手术切除比较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易于耐受,特别是对产妇合并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引起PSPH而导致的消化道...
冯对平钱晓军翟仁友戴定可于平张世龙刘金梅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栓塞疗法
文献传递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的探讨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BD)后与胆道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因恶性梗阻性黄疸第1次行PTBD引流术,术前白细胞计数不高、无发热、不存在术前胆道感染的连续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30d内胆道感染发生的情况将患者分为胆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术前20个潜在的与PTBD术后胆道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糖尿病、肝功能分级、引流方式、是否存在未引流胆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胆肠吻合手术史等进行分析。20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连续变量的比较应用Studentt检验,分类变量应用X。检验;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可能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54例患者中55例发生术后胆道感染(35.7%),即胆道感染组;99例术后未发生胆道感染,即非胆道感染组。胆道感染相关的病死率为2.6%(4/154)。154例患者中131例行术中胆汁细菌培养,胆道感染组45例,26例为阳性;非感染组86例,17例为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57,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20个潜在危险因素中,糖尿病(X^2=10.470,P〈0.01)、肝功能分级(X^2=36.324,P〈0.01)、存在未能引流胆管(X^2=9.540,P〈0.01)、内外引流(X^2=9.856,P〈0.01)、ERCP或胆肠吻合史(X^2=14.196,P〈0.01)、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t=-3.288,P〈0.01)、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t=-2.099,P〈0.05)、丙氨酸转氨酶(t=-2.112,P〈0.05)、凝血时间(t=-3.648,P〈0.01)、血白蛋白含量(t=-2.071,P〈0.05)、白细胞计数(t=2.022,P〈0.05)、高位胆道梗阻(X^2=6.190,P〈0.05)、肝硬化病史(X。=5.439,P〈0.05)13个因素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对这13个因�
牛洪涛翟仁友王剑锋黄强于平戴定可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胆道感染
原位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2008年
目的分析总结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原位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和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31例患者中单纯肝动脉并发症11例,门静脉并发症11例,腔静脉并发症6例,合并肝动脉与门静脉并发症1例,合并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复杂并发症1例,脾动脉窃血综合征1例。均成功进行了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共置入肝动脉支架13枚,静脉支架21枚,进行肝动脉栓塞1例,部分性脾动脉栓塞2例,单纯腔静脉球囊扩张1例,1例患者肝动脉局部灌注溶栓后置入肝动脉支架,1例患者先后置入腔静脉、肝静脉与门静脉支架各1枚,1例患者同时置入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支架。所有血管腔内介入操作成功有效,技术成功率10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9%,并且并发症经处理无后继影响。随访中除1例肝动脉于支架置入后19天发生再狭窄外,其余血管至随访结束未出现明确再狭窄。结论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选择。
黄强戴定可翟仁友于平钱晓军王剑锋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血管并发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疗被引量:43
1998年
目的评价经动脉插管灌注5Fu(5氟尿嘧啶)和抗生素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2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21例置管于腹腔动脉,1例于脾动脉,1例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导管24小时持续灌注5Fu和抗生素6~20天。结果23例中20例经局部动脉药物灌注,病情得到缓解,2例药物灌注后行腹腔脓肿和假性囊肿感染手术引流,1例置管后尚未给药,病情即迅速恶化,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经腹腔动脉插管药物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可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即使发生胰腺感染,也有利于后期手术。
戴定可翟仁友于平游恺涛马风藻
关键词:胰腺炎ANP介入放射学药物疗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前瞻性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比较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PTBD)不同引流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PTBD治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91例,男性57例,女性34例,年龄范围30~81岁,平均(60.4±11.6)岁。行PTIEBD(内外引流)的患者随机入组:IED-A组(餐后关闭引流2 h)20例、IED-B组(日间关闭引流)20例、IED-C组(持续关闭引流)15例;行PTEBD(外引流)患者36例。对术前3天内、术后2~4天、术后8~10天、术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 术前3天内各组肝功能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TBIL、DBIL水平IED-B组〉IED-A组〉ED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AST水平ED组〉IED-A组〉IED-B组; IED-A组、B组与E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ALP水平IED-B组〉IED-A组〉ED组,ED组、IED-A组与IED-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IED-C组患者术后2~4天TBIL、DBIL、AST、ALP均无明显降低( P均〉0.05)。结论 不同的引流方法各有其特点,可根据临床情况选择不同的引流方法。IED-C组引流方法不宜采用。
张东坡翟仁友李建军戴定可于平
关键词: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介入治疗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0月—2010年3月对21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肝动脉狭窄16例,对其中14例成功植入肝动脉支架15枚,另2例未予治疗;肝动脉血栓2例,对1例行动脉溶栓治疗,1例行二次肝移植;肝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对其中1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例伴有肝动脉吻合口狭窄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1例转为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介入治疗肝移植后肝动脉部分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高堃王剑锋魏宝杰鹿宁宁翟仁友戴定可于平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
吡柔比星(THP)经动脉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1998年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材料与方法  43例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 (肝癌 30例 ,肺癌 13例 ) ,应用以 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 ,化疗前后查心电图 ,肝肾功能 ,血常规 ,影象学检查。结果 肿瘤治疗总有效率为 5 1.16 %。毒副反应为 ~ 度 ,8例于化疗后第一周出现一过性心电图改变 ,占 18.6 0 % ,7例外周血白细胞数降低 ,占 16 .2 8% ,1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占 30 .2 3% ,7例肝功能损害 ,占 16 .2 8%。结论  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于平戴定可翟仁友麻增林
关键词:恶性肿瘤动脉化疗吡柔比星毒副反应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进行介入减黄的技术和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0年6月-2005年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资料的肝癌患者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41~87岁,中位年龄65岁;低位梗阻者3例,高位梗阻者19例。经右侧穿刺入路7例,经剑突下穿刺入路6例,双侧胆管穿刺入路9例。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天、8~14天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3.6±10.7)mg/dl,引流后3~7天为(17.9±10.1)mg/dl,8~14天为(14.0±11.4)mg/dl。引流术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术后3~7天胆红素水平、术后8~14天胆红素水平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住院死亡人数5人,住院死亡率为22.7%。结论中晚期肝癌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
翟仁友王剑锋戴定可于平魏宝杰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胆管阻塞
胆管引流或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胆管引流术或支架置入术(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结果,探讨对胆管引流术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好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181例,男130例,女51例,中位年龄64.5岁。...
于平戴定可钱晓军翟仁友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管引流术支架置入术介入放射学并发症
文献传递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介入诊疗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介入手段在诊断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应用,分析移植术后T管留置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介入诊治资料,分析有无T管所需采取的介入治疗方式。结果保留T管的28例患者经造影证实胆道并发症存在后需进行介入治疗的17例,仅需通过原T管引流治疗的11例,而仅需进行球囊扩张后仍以T管引流的3例,需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治疗(和辅以球囊扩张)的14例;无T管的27例患者全部进行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诊断发现梗阻病变并予以介入治疗。共发现8例同时存在血管并发症并予以相应处理。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后黄疸均明显消退,技术成功率100%,短期(1个月)缓解率100%。结论对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介入治疗安全、可靠,可重复性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术后留置T管可为部分患者提供针对胆道梗阻进行造影诊断与引流治疗的途径,但大部分患者仍需介入手段干预,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黄强翟仁友戴定可于平钱晓军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