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军

作品数:9 被引量:188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石流
  • 7篇泥石
  • 7篇泥石流
  • 6篇地震
  • 6篇汶川地震
  • 5篇震区
  • 2篇遥感解译
  • 2篇源地
  • 2篇特大泥石流
  • 2篇泥石流源地
  • 2篇暴雨
  • 2篇北川县城
  • 1篇地震灾区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危险...
  • 1篇地质灾害危险...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堆积体

机构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丁军
  • 5篇唐川
  • 3篇朱静
  • 2篇李为乐
  • 2篇梁京涛
  • 2篇齐信
  • 1篇罗真富
  • 1篇王玉夜
  • 1篇马煜
  • 1篇黄翔超
  • 1篇杨永红
  • 1篇常鸣
  • 1篇余斌
  • 1篇杨泰平
  • 1篇刘清华
  • 1篇王士革
  • 1篇章书成
  • 1篇谢洪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内江科技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暴雨滑坡活动的遥感动态分析被引量:27
2010年
强烈地震作用对山地斜坡稳定性影响是长期的,汶川地震不仅直接诱发了大量滑坡,而且在后继的强降雨过程中大大加速了震区滑坡的活动性.以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北川县城及湔江河谷为研究区,利用高精度航空图像解译出1214处不同类型的滑坡.地震后的2008年9月24日暴雨过程诱发了更多的滑坡和泥石流,这场20年一遇的强降雨的累积雨量为272.7mm.基于SPOT5遥感影像解译,共发现新增的暴雨滑坡823处.根据"9.24"暴雨前后的遥感解译结果对比,研究区暴雨诱发的滑坡数量增加了68%,滑坡面积扩大了46.6%,这种现象表明强震后暴雨对滑坡发育和活动影响十分明显.研究结果也说明汶川震区在强降雨作用下极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唐川齐信丁军杨泰平罗真富
关键词:汶川地震滑坡活动遥感图像暴雨解译
汶川震区映秀镇“8·14”特大泥石流灾害调查被引量:111
2011年
2010年8月14日强降雨过程导致汶川震区映秀镇红椿沟泥石流暴发,泥石流堰塞堆积体堵断岷江主河道,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新镇,引发洪水泛滥;造成映秀镇13人死亡、59人失踪,受灾群众8000余人被迫避险转移.由于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汶川地震震中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研究其形成与成灾过程对于进一步认识强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现场调查和航空图像解译,分析了红椿沟泥石流流域特征,特别是地震条件下的泥石流物源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泥石流起动过程和堆积过程.红椿沟泥石流典型实例表明了汶川震区泥石流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因此,应该开展对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风险评估和监测、早期预警等研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唐川李为乐丁军黄翔超
关键词:泥石流汶川地震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泥石流源地特征的遥感动态分析被引量:38
2010年
汶川地震导致山地斜坡积累了大量碎屑物质,在降雨作用下极易成为泥石流源地。震后的2008年9月24日一场暴雨导致北川县境内72条沟同时暴发泥石流。本文选择了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北川县城8条泥石流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手段开展了震后和相继暴雨后的泥石流源地变化特征。强震后泥石流流域的重要变化是在沟谷内诱发了大量滑坡。通过开展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重点分析了研究区泥石流源地的滑坡活动。将5.12汶川地震后的2008年5月18日获取的航空图像与9.24暴雨后获取的2008年10月14日SPOT图像相比较,发现泥石流源地的地震滑坡面积由153.7×104m2增加到暴雨后的191.2×104m2,即汶川高烈度区一场暴雨过程新增滑坡面积达24.4%。根据SPOT图像解译,暴雨后泥石流沟床中的松散堆积物增大到9.7×104m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汶川震区在强降雨条件下发生泥石流的敏感性特别高。
唐川丁军梁京涛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遥感解译北川县城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暴雨泥石流活动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根据对北川震区2008年9月24日暴雨泥石流调查,泥石流流域中地震诱发大量滑坡导致松散物源巨大,泥石流过程的洪峰流量比通常的要大数倍,应用以往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的误差较大。因此,需要建立适用于强震区的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方法。本文以9.24北川暴雨泥石流为典型实例,结合野外调查,利用震后高分辨航空图像和9.24暴雨后SPOT5图像分别提取泥石流发生前流域中滑坡物源储量及发生后形成的堆积扇特征数据,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汶川震区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该方法可用于估算泥石流最大堆积距离和堆积宽度。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强震区泥石流危险范围的预测,模型方法可为震区重建中安全地段选择和未来地震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朱静常鸣丁军齐信
关键词:泥石流汶川地震
强震区泥石流活动规模与最大堆积长度预测研究
2010年8月14日,暴雨诱发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镇周边21条泥石流以及龙池镇周边的40条泥石流同时爆发。其中,造成巨大灾难的红椿沟泥石流堆积物形成的堰塞坝使岷江阻断,改道,导致洪水淹没映秀镇。   由2008年...
丁军
关键词:强震区泥石流
茂县云红沟特大泥石流调查研究
2011年
云红沟泥石流位于"5.12"大地震重灾区四川茂县,是一条典型的沟谷型泥石流。本文通过对云红沟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水源、物源三个基本条件的分析论述,进一步详细计算了泥石流的重质、流速、流量等动力学参数,并对云红沟泥石流危险性高做出相应评价。
丁军王磊
关键词:泥石流动力学特征
5·12汶川地震灾区茂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12
2010年
该文讨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方法。选取研究区内的地形坡度、海拔高程、地层岩性、河流缓冲区、断层缓冲区的灾害点分布频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GIS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地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及评价结果图的输出。最后,以5.12汶川地震后的四川省茂县为例,实现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表明:高危险区面积25.0%,地质灾害点占60.7%;中危险区面积33.1%,地质灾害点占24.4%;低危险区面积41.9%,地质灾害点占14.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可为政府部门的灾后重建及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丁军朱静王磊王玉夜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质灾害
泥石流动力特性与活动规律研究
余斌唐川章书成朱静谢洪杨永红王士革刘清华李为乐马煜丁军
水力类泥石流灾害在全球分布广泛,它要求流域内固体物质有一个相当长的积累过程,因而其暴发频率低、间歇周期长,因此难于识别和预报,一旦暴发泥石流便可能酿成灾难性损失。通过总结水力类泥石流起动的水文,地貌和地质条件,提出以水文...
关键词:
关键词:泥石流预报动力特性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泥石流源地特征的遥感动态分析
地震导致山地斜坡积累了大量碎屑物质,在降雨作用下极易成为泥石流源地。震后的2008年9月24日一场暴雨导致北川县境内72条沟同时暴发泥石流。本文选择了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北川县城8条泥石流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手段开展了...
唐川梁京涛丁军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遥感解译北川县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