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川

作品数:270 被引量:3,124H指数:35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8篇天文地球
  • 15篇水利工程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建筑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0篇石流
  • 170篇泥石
  • 170篇泥石流
  • 45篇地震
  • 41篇灾害
  • 41篇震区
  • 35篇滑坡
  • 32篇汶川地震
  • 30篇地质
  • 24篇地质灾害
  • 19篇强震
  • 19篇暴雨
  • 18篇强震区
  • 17篇泥石流灾害
  • 17篇GIS
  • 15篇数值模拟
  • 15篇危险性
  • 12篇信息系统
  • 12篇遥感
  • 12篇暴雨泥石流

机构

  • 207篇成都理工大学
  • 45篇云南省地理研...
  • 25篇云南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云南师范大学
  • 7篇成都地质矿产...
  • 7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南京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4篇云南省气象局
  • 3篇云南财贸学院
  • 3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四川省气象局
  • 2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四川省地质调...
  • 2篇重庆市勘测院
  • 2篇四川电力科学...
  • 2篇四川省地质环...
  • 2篇四川省川建勘...

作者

  • 269篇唐川
  • 39篇常鸣
  • 27篇李为乐
  • 22篇朱静
  • 22篇铁永波
  • 16篇周伟
  • 13篇李宁
  • 13篇刘清华
  • 12篇陈明
  • 11篇屈永平
  • 11篇朱静
  • 11篇刘洪江
  • 11篇周春花
  • 10篇梁京涛
  • 10篇黄勋
  • 10篇刘希林
  • 9篇黄润秋
  • 9篇余斌
  • 9篇马国超
  • 8篇张宪政

传媒

  • 24篇云南地理环境...
  • 20篇灾害学
  • 17篇工程地质学报
  • 15篇山地学报
  • 13篇自然灾害学报
  • 9篇中国地质灾害...
  • 8篇地质灾害与环...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水利学报
  • 6篇防灾减灾工程...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水科学进展
  • 5篇水电能源科学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地理学报
  • 4篇水文地质工程...
  • 4篇泥沙研究
  • 3篇干旱区地理
  • 3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14篇2017
  • 11篇2016
  • 13篇2015
  • 15篇2014
  • 15篇2013
  • 22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19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15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2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物源活动强度的震后泥石流动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源活动强度的震后泥石流动态敏感性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区内泥石流崩滑物源体的动态变化,选取8个评价因子,包括物源活动变化量;对评价因子与往年泥石流爆发事件做概率交叉分析,得到评价因子归一化标准;采用...
唐川张宪政李宁丰强帖宇李明威罗玉婷
急陡沟道泥石流起动特征模型试验研究——以汶川县福堂沟为例被引量:7
2020年
急陡沟道泥石流是汶川震区发现的一类特殊泥石流,调查发现其具有物源量大、侵蚀强烈,冲出规模大等特点,是震区地质灾害治理的难点。本文以汶川县典型急陡沟道泥石流福堂沟为原型,分析了其发育条件和特征,并通过模型试验等手段,还原并分析了急陡沟道泥石流起动及形成的过程,以及相应的土体内部参数变化特征。试验显示在20°、25°、30°的坡度和480mL/s、410mL/s、360mL/s的径流量的试验条件下,泥石流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起动(沟床侵蚀型、滑坡流态化起动型、消防管起动型),同时结合实验过程中土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及体积含水率变化特征的研究,详细还原了相应的泥石流起动全过程。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起动方式下,土体内部的数据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泥石流起动孔隙水压力呈现出规律性差异,即水槽坡度、径流量越大,泥石流所需的起动力越小;此外,坡度越大,土体所需的饱水时间越长,而在相同坡度下,流速越大,预饱水时间越短;研究还发现,泥石流的爆发时间与沟床坡度呈反比,并且径流量越大,泥石流持续时间也越长。基于实验结果,通过相似理论计算得到的泥石流起动流速,与实际情况一致,表明本的研究结论可为汶川震区急陡沟道泥石流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宁唐川龚凌枫杨成长陈明甘伟
关键词:物理模拟实验
云南省泥石流防治模式研究被引量:18
2001年
通过对云南省近40年来主要类型泥石流防治试点的综合分析,在对泥石流防治的原则、方案和措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云南省城镇泥石流、农田泥石流和道路泥石流的防治模式.
唐晓春刘会平唐川
关键词:泥石流生物措施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被引量:49
2012年
利用搜集的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暴发前后的降雨过程资料,分析了泥石流的激发雨量过程,获得了汶川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特征,以期为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区的泥石流激发雨型可分为快速激发型、中速激发型和慢速激发型3类,其差异主要体现在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方面。不同激发雨型下的泥石流形成过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松散土体饱和过程。雨型的差异(降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使得土体饱和产生超渗产流的时间出现差异,进而使得泥石流暴发的时间存在差异。激发雨强跟激发雨型存在一定的关系,激发雨强最大者为中速激发雨型,其次是慢速激发雨型,最小者为快速激发雨型。与地震之前相比,地震后的泥石流暴发时的累积雨量和临界雨量都有所降低。
周伟唐川周春花
关键词:泥石流汶川地震
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及在昆明东川城区的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结合泥石流危险范围模型实验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以昆明市东川城区后山3条泥石流沟为例,运用该模型对其危险范围进行了预测分析,为东川城区泥石流防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阔唐川
关键词:泥石流城市
基于OpenLISEM模型的泥石流启动冲出预测被引量:2
2020年
汶川地震后,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体在震区广泛存在,在暴雨诱发条件下极易发生泥石流。2010年8月13日震区的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遭遇暴雨,导致群发性泥石流。以龙溪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在模型率定的基础上,运用Open LISEM软件对研究区进行泥石流启动和冲出过程数值模拟,获得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启动分布和冲出规模,并根据研究区的泥石流堆积扇的实测数据与预测模拟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大部分模拟结果误差在20%左右,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对泥石流启动及冲出范围模拟是可行的,有助于在规避风险时对搬迁地点的选择,可为风险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
陈明唐川王飞龙王晓迪
关键词:泥石流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20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1998年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自1978年成立,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对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发展的3个主要时期进行了总结和回顾;论述了在国土区域开发、环境演变与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与利用、滑坡泥石流灾害、农村发展与科技扶贫、民族文化与自然保护、喀斯特洞穴、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根据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现有基础、科学储备和人才条件,对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唐川
关键词:遥感GIS环境演变
四川康定师专前山危岩发育特征及应急治理对策被引量:2
2009年
四川康定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建校以来一直受其前山危岩灾害威胁。实地调查发现,前山危岩具有规模大、分布广、相对高差大、失稳模式多样等特征。经过对危岩崩落的运动特征参数进行计算,提出了采取主、被动相结合的方式,以SNS柔性防护网工程为主的应急治理方案。
杨江波唐川沈娜
关键词:危岩SNS柔性防护网
基于雁群启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几何约束求解被引量:5
2011年
几何约束是约束求解技术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求解一个几何约束问题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几何图形中每一个几何体的具体坐标位置.几何约束问题可以等价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问题.约束问题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本文采用基于雁群启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求解该问题.该算法受雁群飞行特征启发,一方面将粒子排序,每个粒子跟随其前面那个较优粒子飞行,保持了多样性;另一方面使每个粒子利用更多其他粒子的有用信息,粒子之间的竞争被增强.两个方面的结合将平衡速度和精度之间的矛盾.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几何约束求解的效率和收敛性.
曹春红唐川赵大哲张斌
关键词:几何约束求解粒子群优化算法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滑坡泥石流研究10年被引量:7
1998年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成立滑坡泥石流研究室10年来.在云南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区域规律考察、形成环境、预测预报、评价方法和防治对策等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完成的科研课题成果丰硕;并对今后滑坡泥石流灾害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唐川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