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范伯子古文的承祧与创新
- 2016年
- 在晚清文坛,范伯子以古诗文而名动天下。相较于其诗歌得到诸多类似"接迹李杜,平视坡谷"的激赏与赞誉,对其古文的论述与品评却相对冷清。范伯子初闻《艺概》于刘熙载,受古文法于张裕钊,又从吴汝纶上下切劘,后与桐城姚氏联姻,文酒唱和甚为相得,古文益进。范伯子不仅能缵桐城、湘乡之遗绪,并在有所法而后大的基础上,自领一军。故其桐城姻亲皆绝推隆其诗,而不甚论列其文。范伯子古文创意造言皆奇绝,也得到张裕钊、吴汝纶"今世所罕觏"、"当今文学无出肯堂右者"的认可与揄扬。
- 黄伟
- 关键词:古文桐城派
- 中国古代“童心说”文艺理论的传承与发扬
- 2018年
- "童心说"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命题。它不仅是李贽对程朱理学反思的结果,也是晚明重情、尚真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哲学层面上,李贽对"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伪道学进行剥肤见髓的批判,并倡导以"绝假纯真"之童心革除"阳为道学,阴为富贵"的虚伪行径;在文学层面上,针对千人一面、万喙同声的字摹句拟之风,李贽反对贵古卑今的复古趋向,强调"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苟童心之自出则为天下之至文。对李贽的"童心说"沿波讨源,不难发现其思想根源中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印迹,其尚真黜假、重情发愤的文学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一以贯之、不绝如缕的存在。
- 黄伟
- 关键词:童心说
- 论韩愈士不遇诗虚词造语与比兴意象之新变
- 2024年
- 韩愈七应科举,二贬南荒,是中唐“士不遇”文人的典型代表,韩诗中约有三成主题涉及“士不遇”。韩愈士不遇诗贯彻其“自树立,不因循”的诗学之旨:在语言表达上,锻炼字词,多用文言反问、疑问词语,借助“其”“且”“与”“所”等虚词新创“虚词造语”;在艺术手法上,追求奇异,比兴意象“奇诡化”的新变背离了诗歌雅正传统,形成“奇崛险怪”的审美风格。韩愈将幕府生活、党争革新、贬地风物等新题材引入诗歌,士不遇诗在呈现新面貌的同时,更寄托着不遇文人崇高的精神信仰。韩愈在“自树立,不因循”诗学之旨引导下大变唐诗风貌,推动诗歌从唐音至宋调的转型。
- 孟毅苗黄伟
- 关键词:士不遇比兴意象
- 范伯子诗学理论平议被引量:2
- 2009年
- 范伯子在晚清诗学发展图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被标举为桐城诗派的拓展光大者,且屡屡被援引为宗宋诗派的一面旗帜。震荡开阖、蜿蜒夭矫的诗作为范伯子赢得了"精者直掩涪翁"[1]的美誉,也奠定其岿然灵光的诗坛地位。同时,在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十三代爝火不息、薪传赓续的诗文传承中,范伯子更是以其诗作雄视江表,在晚清诗坛屹然自成一家。饥凤悲时、孤麟泣遇的人生遭际奠定了其恢谲怪玮、兀傲不群的审美基调;"万家忧乐尽关心"与"一世澄清须满志"的胸襟器识,又促使其形成了"凡作诗,必处处有当时在,方不浪费笔墨"[2]的诗学主旨。作为连接桐城姚氏与义宁陈氏这两大文学世家的桥梁与纽带,范伯子标格清俊的文化品格与超逸绝尘的诗学成就,无疑是构建这种精英文化圈的基点。在范伯子的诗学体系中,没有界唐分宋的狭隘门户之见,更多地体现出古典诗学总结期转益多师的集大成特点。"唯有参之放炼间"是范伯子讨源溯流的诗学抉择;"独树一帜非羞颜"才是其一生所恪守的诗学信条,也是其跨越前贤、别营都聚、以成伟观等诗学理念的集中凸现。
- 黄伟董芬
- 关键词:诗学理念桐城派同光体
- 俞樾古文理论的承祧与新变
- 2016年
- 俞樾在研求经训之余兼为词章之学,不仅留下众多洋洋洒洒的骈散之作,而且在各种序论随笔中屡屡发摅自己的古文心得。俞樾的古文理念呈现出一种宏大的文学视野,以杂文统揽碑、传、序、表等诸多文体,主张古文、时文非文体之谓,乃古今之别,并反对以桐城一家之言而牢笼天下之文。俞樾一方面主张骈文为文章正宗,认为宋人以八代为衰,自此有语言而无文字;另一方面俞樾又强调文章家贵深入显出,反对艰深之辞,提倡文从字顺的为文准则。在俞樾的古文理念中,原本经史、抒写性真是其根柢,强调随所遇而异的多样化审美风格。俞樾的古文抒写其驰骋自得之乐,游戏而有节制,或许不符合传统文章家清真雅正的审美口味,但"我自写我文"的古文理念却无意中开启了传统文学向新文学的转变契机。
- 黄伟
- 关键词:俞樾文从字顺
- 曾国藩古文理论平议
- 2008年
- 曾国藩在晚清古文传承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桐城派中兴明主"的显赫身份使得曾国藩在文坛上的亮相和表态足以导引晚清文坛的动态和走向。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政治家,曾国藩不仅能顺应时代发展,极力鼓吹文章"经世济民"功用;同时,作为古典文学集大成者,曾国藩也丝毫没有忽略文艺作品的审美特性。他构建了一个囊括古文气度与韵味、质性圆满、体用完备的审美体系,体现了传统古文总结者的开阔视野与艺术修养,也揭示了其前后期审美风尚的变化轨迹。
- 黄伟周建忠
- 关键词:古文理论曾国藩平议文化浸染经世济民审美特性
- 侘傺怀志 浩歌震耳——范当世《过泰山下》解读被引量:1
- 2014年
- 光绪十一年(1885年)范当世科场未售,由江南返冀州,途经泰山,写下《过泰山下》之篇。全诗不拘俗套,精巧大气,后世方家多有褒扬,可视为范当世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创作特色、诗学识见、济世情怀三个方面对《过泰山下》进行解读,以期管窥范当世超逸绝尘之才学及民胞物与之情怀。
- 吴翔黄伟
- 关键词:范当世诗学
- 唐代诗人“素质教育”漫谈
- 2016年
-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盛的典范,它不仅缔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而且促成了音乐、舞蹈、绘画、马球、剑术诸多文体形式的空前繁荣。在蔚为壮观的唐诗殿堂里徜徉,不仅可以观赏到音乐、舞蹈、绘画、马球、剑术等诸多展示精湛技艺的历史画卷,而且可以揣摩出唐代诗人不囿于一艺而全面丰厚的文化素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现实需求使得唐代诗人大都娴熟于形态各异的诸多技能。通过对唐诗人全面素质教育的解读,或许能为今天如何解决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这一两难命题提供一个更好的途径。
- 黄伟
- 关键词:唐代诗人素质教育音乐绘画
- 金泽荣诗学渊源论略被引量:3
- 2014年
- 金泽荣是韩国李朝后期的文坛翘楚之一,也是沟通中、韩文坛的桥梁与纽带。作为韩国著名的遗民诗人,金泽荣的诗学体系不可避免会受到本土文学理念的影响,留下韩国文学的发展印记;同时,在与晚清士人的诗文唱和中,中国传统诗学的诸多特点也无疑会渗透到金氏诗学体系的建构之中。后世学者的研究目光大都聚焦在金泽荣与张謇等中国文人的诗文交游上,往往忽视了金氏家族及李建昌在其诗学取法轨辙上留下的深刻印迹。
- 黄伟董芬
- 关键词:金泽荣诗学
- 范伯子联语论略
- 2016年
- 在晚清诗坛上,"涕泪间皆天地民物"的范伯子,以震荡开阖、变化无方的诗歌成就奠定其雄视江表的诗坛地位,虽为布衣而名满天下。在诗文创作之余,范伯子凭藉着精湛的文化素养与深厚的诗词功底,于联语创作方面也取得极高的成就。范伯子以古文法入联,其比事属辞,不主故常,奇气轮囷。其联语纵横豪宕,气韵沉雄,或为龙跳虎掷之势,或为倚天拔地之概,充分体现出诗人独树一帜的审美趋向。范伯子挽联在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上不蹈故常,凸显出其不喜谐俗的历史评判眼光,同时也透露出在晚清特定时段内士人矛盾的文化心态。对范伯子联语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把握其诗文创作的艺术特色与审美追求,还可以通过挖掘联语文字表层下的文化意蕴,以补史乘之罅漏。
- 黄伟
- 关键词:联语挽联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