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妹

作品数:41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老年
  • 6篇跌倒
  • 6篇老年人
  • 5篇护理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肝癌
  • 3篇小学生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患病
  • 3篇患病率
  • 2篇动脉
  • 2篇动脉造影
  • 2篇血管
  • 2篇意外跌倒
  • 2篇造影
  • 2篇术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胃肠

机构

  • 27篇上海市松江区...
  • 11篇复旦大学
  • 8篇上海市疾病预...
  • 8篇汕头市中心医...
  • 2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38篇黄丽妹
  • 12篇朱美英
  • 12篇陈秀芹
  • 9篇马慧芬
  • 6篇喻彦
  • 5篇姜永根
  • 5篇翟晓婷
  • 4篇郑桂贞
  • 4篇姚春霞
  • 3篇陈岚
  • 3篇赵琦
  • 3篇刘燕钗
  • 2篇蔡滨欣
  • 2篇刘星
  • 2篇高俊岭
  • 2篇陆慧萍
  • 2篇彭娟娟
  • 2篇江峰
  • 2篇苏明涛
  • 2篇褚秀娟

传媒

  • 7篇上海预防医学
  • 4篇伤害医学(电...
  • 2篇上海医药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儿童跌倒伤害干预项目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措施对儿童跌倒伤害预防的效果,为将来进行推广项目提供经验。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上海市范围内随机抽取11所小学,干预前选取1~3年级学生,干预后选取3~5年级相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跌倒伤害发生的相关情况。结果干预组学生家长跌倒伤害预防知晓率从77.53%提高到92.78%(X^2=354.50,P<0.001),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DID)显示净效果相对提升了45%(Z=4.08,P<0.001);运动前热身的知晓率从91.26%提高到98.65%(X^2=174.73,P<0.001),净效果显示相对提升了46%;游乐设施的识别行为从83.32%提高到90.55%(X^2=70.89,P<0.001),净效果相对提升了44%;危险环境改善从87.62%提高到89.42%(X^2=4.97,P=0.022),净效果相对提升了34%。干预前跌倒伤害发生率对照组为6.32%,干预组为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770);干预实施后干预组的跌倒发生率降为4.33%,对照组为8.56%,净效果显示跌倒伤害发生率比干预前相对下降了69%。结论跌倒伤害预防工作是一个多领域多层次的干预工作,应采取包括健康教育、环境改造、制度完善等综合性的干预手段才能有效地降低跌倒伤害的发生。
闫蓓黄丽妹彭娟娟黄程君郝莉鹏杨琛陈涵一喻彦
关键词:儿童意外跌倒干预性研究
肝癌介入治疗后早期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价值
目的:研究肝动脉和肝段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引起的肝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2例肝癌行常规栓塞化疗,33例行节段性栓塞化疗,通过两组肝癌病人分别采用肝动脉和肝段动脉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栓塞治疗后3天和6个月,复查肝功能的主...
苏明涛黄丽妹章璇燕郑桂贞刘燕钗
腹腔动脉造影在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治中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腹腔动脉造影在胃肠道血管畸形诊治应用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2例可疑胃肠道血管畸形导致消化道出血者,采用非介入性方法诊断阴性或诊断不明确病例行腹腔动脉造影病人通过在心理上、术中配合上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上进行护理.结果 22例52支动脉造影均发现病变并确诊为胃肠道畸形.22例病人均未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或感染,术后出现腹部不适或腹痛4例,尿潴留3例,2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酸痛.结论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是发现胃肠道动脉畸形最可靠的方法,护理的关键在于术前调节好病人心理状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穿刺部位局部护理,预防感染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黄丽妹刘燕钗
关键词:动脉造影血管畸形护理
2016—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社区居民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情况,探讨影响社区居民血糖代谢的危险因素,为改善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提出有效建议。【方法】使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收集松江区21035名评估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居民的基本特征和血糖水平等信息。【结果】共检出糖尿病前期3008人,糖尿病患者2241人,检出率分别为14.3%、10.6%。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低、高危因素种类越多,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越高。年龄、性别、糖调节受损史、亲属患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体型超重/肥胖均是血糖代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开展血糖筛查有助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早期发现,加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关注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很有必要。
李志媛黄丽妹罗炜褚秀娟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
上海市松江区2014年小学生跌倒坠落伤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伤害目前已经成为威胁学龄儿童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且伤害的发生率在小学生中较高[3]。在各类伤害中,跌倒、坠落是儿童伤害最常见的类型[4],为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小学生跌倒/跌落伤发生的特征,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该区4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跌倒/跌落伤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松江区所有小学中随机抽取4所小学,对一~五年级所有在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黄丽妹蔡晋川朱美英马慧芬喻彦
关键词:意外跌倒流行病学研究
上海市松江区伤害流行现况分析
目的:为准确地掌握松江区伤害流行状况,确定伤害预防优先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法,对松江区2170名常住居民在2010年1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间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松江区常住居民伤...
黄丽朱美英周德定严卫军姚春霞赵阳黄丽妹
关键词:发生率公共卫生
文献传递
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的常见问题和护理干预被引量:3
2011年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护理措施。回顾性总结了对154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护理干预。154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8.57±3.57个月,1、2,3年生存期分别为60%、30%、25%。出现焦虑抑郁30例,尿潴留12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栓塞综合征5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介入治疗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和肝癌复发的首选方法,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解决好术后常见问题、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黄丽妹杨洁云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家长行为对儿童跌倒伤害的中介和调节效应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家长行为对儿童跌倒伤害影响的机制,为开展儿童跌倒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和松江区随机抽取8所小学,对在校小学生及家长共8981人进行问卷星调查。结果小学生跌倒发生率为10.57%,男生为11.88%,女生为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P<0.01)。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跌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09,P>0.05)。家长高危行为是导致儿童跌倒伤害的重要因素,在不考虑环境因素下,家长行为导致儿童伤害发生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1.82%,通过影响儿童行为间接影响跌倒伤害发生的效应占18.18%,在考虑了环境的调节效应后,家长行为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8.18%,环境危险能正向调节家长行为通过影响儿童行为从而导致跌倒伤害发生的中介效应,形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论家长高危行为是导致儿童跌倒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今后的预防工作中应予以重点干预。
应佳丽苏亚娅杨琛陈秀芹黄丽妹彭娟娟喻彦
农村地区大肠癌风险预测研究
朱美英王雷蔡滨欣吴佳瑾吴巧敏黄丽妹姜永根
项目背景:大肠癌是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通过大肠癌筛查可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医疗成本。课题组在松江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人群随访(138713人)及健康资料采集(220175人),开...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
社区老年人多病共存与死亡关系的队列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多病共存的流行现状及其对死亡的影响程度,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首先于2015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的4 008名6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追踪随访研究对象的死亡情况。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多病共存情况、生活状态与健康行为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测评。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使用R 3.6.2软件进行绘图。生存资料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法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基线时多病共存发生率为34.6%,3年随访中共死亡214例,其中无病组死亡49例(4.10%),单一疾病组死亡71例(4.98%),多病共存组死亡94例(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多病共存患者死亡风险是无病组的3.18倍(HR=3.18,95%CI:2.16~4.6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多病共存的死亡风险更高,有统计学意义(χ2=9.333,P<0.01)。结论多病共存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应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综合管理。
王一陈秀芹黄丽妹陈浩朱美英叶博姚春霞闫慧慧马慧芬高俊岭盛峰松
关键词:老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