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海省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青海省500hPa高空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 2004年
- 本文对青海省500hPa高空四季温度经过聚类分析、趋势分析和谱分析,揭示出青海省500hPa高空春、夏、秋、冬四季温度的演变趋势。各季温度存在着明显的振荡周期,秋、冬温度普遍存在5.3a左右振荡周期;春、夏季温度存在10a左右周期。各站500hPa高空温度与地面气温相关最好的是春、夏季,最小的是秋季。
- 马英芳陈芳金惠瑛郭彩萍
- 关键词:气候异常温度变化
- 格尔木市区空气污染的气象条件分析
- 利用格尔木市气象台1999~2003年定时风和2005年高空特性层等资料,对年、各代表月及各代表时次的风、大气稳定度等空气污染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格尔木市常年盛行西风、西南风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2m...
- 陈芳马英芳申红艳刘秀兰
- 关键词:气象条件统计特征
- 文献传递
- 青海高原春夏云量场的EOF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主要利用青海省26个代表站1970-2002年33a的春夏(3-8月)地面观测总云量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 (EOF)和累积距平法对高原春夏平均总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EOF分解后的前三个特征向量累积方差贡献达80.4%,青海高原春夏平均总云量不但具有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的特征,而且存在着东西、南北不同分布类型的差异,云的形成分布受地形抬升和大气波动影响比较明显;春夏平均总云量的年际波动变化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趋势,30多年来春夏平均总云量经历了一次大的波动,70年代至80年代末平均总云量变化趋势为持续上升阶段,自1989年以后为下降阶段。
- 陈芳朱西德胡元节马英芳
- 关键词:EOF分析春夏总云量EOF分解地形抬升代表站
- 格尔木地区太阳辐射的气候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利用格尔木市气象台1958~1996年的太阳辐射资料,重点对总辐射、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时间变化的气候特征作了分析,并讨论了云量、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对辐射的影响。
- 陈芳周陆生汪青春薛建芳马英芳刘秀兰
- 关键词:太阳辐射气候分析
- 近44年来长江源区气候变化的若干统计分析
- 利用长江源区5个气象站44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以及其中两个探空站500hPa露点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突变等情况.结果表明:近44年来长江源区气温普遍升高,冬季升温幅度较大,夏季增温趋势明显,进入21世纪后,长...
- 陈芳马英芳申红艳刘秀兰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突变统计分析降水量
- 文献传递
- 青海省高空异常气候研究
- 根据青海省7个探空站1970~2001年的探测资料,主要对高空对流层中上部、平流层底部的高度和温度进行异常、突变等研究。结果表明:30多年来,对流层高度、温度的正异常站次多于负异常站次,1970~1986年负异常比例较大...
- 陈芳马英芳殷万秀
- 关键词:对流层平流层
- 文献传递
- 青海高原未来SRESA1B情景下气候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中的全球气候模式加权平均集合数据,分析了未来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SRESA1B),青海高原不同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并分析了2020时段和2050时段青海高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结果表明:2001—2100年青海各地气温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全省平均增温率为4.09℃/100年,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全省平均变化率为62.63mm/100年。与气候基准年相比,202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升高1.44℃,全省平均降水距平百分率为4.18%;2050年全省平均升温幅度为2.63℃,全省平均降水距平百分率为8.75%。由于目前全球气候模式的分辨率还较低,气候模式在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因此所提供的未来情景数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 李红梅李林时兴合马英芳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西宁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特征
- 2001年
- 由于西宁地区太阳辐射观测站站址的两次迁移,加之迁移前后并无常规气象观测项目通常都必须进行的新旧站址对比观测资料,给辐射资料订正带来困难,本文着重探讨并解决了资料订正的方法,进而揭示西宁太阳总辐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与云量、火山爆发和太阳活动等的相关联系。
- 陈芳周陆生汪青春刘秀兰马英芳薛建芳
- 关键词:太阳辐射气候特征气象观测资料云量太阳活动
- 青海省高空异常气候研究
- 2008年
- 根据青海省7个探空站1970~2001年的探测资料,主要对高空对流层中上部、平流层底部的高度和温度进行异常、突变等研究。30多年来,对流层高度、温度的正异常站次多于负异常站次,1970~1986年负异常比例较大,1987~2001年正异常比例较大;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温度、高度均发生由低向高的突变;对流层年平均高度和温度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对流层增暖,高度抬升;秋冬季500hPa高空温度分型情况一致,区域特征比较明显。平流层温度负异常站次多于正异常站次,高度负异常站次少于正异常站次,高度变化呈上升趋势,温度呈降温趋势。
- 陈芳马英芳殷万秀
- 关键词:突变
- 500hPa异常气候特征分析
- 2003年
- 本文利用青海省7个探空站1970~2001年高空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站500hPa(百帕)标准等压面层的温度、高度进行了突变、周期、趋势和异常分析,揭示了该层温度、高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500hPa高度、温度变化,尤其是异常变化对气温(距地面1.5m高度上的温度以下同)、降水的影响及相互联系。结果表明:500hPa高度、温度多数台站在80年代中期出现了由低(冷)转向高(暖)的突变;500hPa高度际变化普遍存在7a和5.3a的周期,500hPa温度年际变化多数地区以10a、7a的中长周期为主,其次是5.3a和2.1a的周期;500hPa高度、温度总的变化趋势呈上升势态,但近几年有所下降,自1987年以后,500hPa高度、温度的正异常明显增加,负异常明显减少;500hPa高度、温度的异常偏高(暖)和偏低(冷)变化与同期气温的变化相关密切。
- 陈芳马英芳
- 关键词:突变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