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秀丽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植物
  • 4篇稀土矿
  • 2篇地形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治理区
  • 2篇土壤
  • 2篇群落
  • 2篇微地形
  • 2篇稀土矿区
  • 2篇红壤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油料
  • 1篇油料作物
  • 1篇油料作物生产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被恢复过程
  • 1篇植物多样性

机构

  • 9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省湿润亚...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马秀丽
  • 6篇陈志强
  • 6篇陈志彪
  • 2篇陈海滨
  • 2篇王秋云
  • 2篇魏胜龙
  • 1篇罗玮祥
  • 1篇徐芮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治理年限的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14
2017年
以福建省长汀县3个不同水土流失治理年限的离子型稀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并以未开采的稀土矿治理地为对照,对其表层0—10cm和10—20cm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稀土矿治理区的土壤养分恢复状况。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69—15.7g/kg、0.26—1.21g/kg、0.05-0.11g/kg,0—10cm土壤养分含量高于10—20cm土壤。土壤C∶N、C∶P、N∶P比变化范围分别为0.89—15.42、9.50—136.46、4.17—20.87,随治理年限的增加呈先递减后递增的趋势。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治理初期由于矿区氮素的残留,主要受有机碳缺乏的影响;治理后期随着氮素的流失,则主要受氮素限制的影响。研究认为,离子型稀土矿治理初期,要及时种植生存能力强的植物,以充分利用矿区残留的氮素;治理后期则要施加氮肥以克服氮素缺乏对植物生长的限制。
陈海滨陈志彪陈志强马秀丽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矿
红壤侵蚀区微地形上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指数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区由于土壤侵蚀在均匀坡面上形成细沟、浅沟、切沟等不同规模的侵蚀沟,以及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微地形。为研究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和地表起伏的关系,本研究在实测微地形生成高精度DEM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在以地形位置指数和坡度为主要判定依据划分坡位的基础上,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调查实验样区芒萁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地表起伏的微地形上,芒萁趋向于分布在0~15°坡度的沟谷和缓坡范围内;沟底芒萁生物量、生长密度、高度分别为沟坡的2.25倍、1.57倍和1.68倍。模拟结果显示,地形湿度指数:沟谷〉缓坡〉陡坡〉脊部;有芒萁覆盖区与无芒萁覆盖区的地形湿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3和1.15,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基于上述结果,为研究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区芒萁的生长蔓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魏胜龙陈志彪陈志强王秋云马秀丽鄢新余
关键词:微地形芒萁
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植物群落多样性被引量:7
2015年
以福建省长汀县恢复2、7、13、30 a的4个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林地及未恢复地、风水林地对照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恢复过程的进行,植物群落物种呈总体增加之势,风水林样地达到最大,为31科55属60种,但植被的恢复与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植被恢复与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heldon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在空间上,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而Sheldon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规律是: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鄢新余陈志强陈志彪马秀丽
关键词:群落多样性
南方稀土矿治理区不同治理年限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选取稀土矿治理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治理年限的稀土矿治理地植被恢复状况及其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草本层Patrick丰富度指数呈上升的趋势,Alatalo均匀度指数则反之,灌木层Alatalo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上升的趋势;从空间上看,Alatalo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灌木层均大于草本层;芒萁的盖度与高度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
徐芮马秀丽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
朱溪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
2013年
以2011年朱溪小流域SPOT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运用GIS手段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得到研究区2011年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并将朱溪小流域分割成东、中和西三部分.运用FRAGSTATS3.3软件,对东、中和西三部分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朱溪小流域东、中和西部之间存在较大的景观差异.从东部到西部,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平均面积指数下降,说明西部地区的破碎度大于东部地区;从景观规则性上来看,斑块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西部到东部景观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明显增加,表明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化,不规则化;从东部到西部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距逐渐减小且各组成在面积上分布越来越均匀.
马秀丽熊伟黄锦祥罗玮祥
关键词:土地利用
南方稀土矿区水土保持植物根际土壤碳氮及pH特征
陈海滨马秀丽陈志彪陈志强
关键词:稀土矿根际土壤水土保持
福建省宁化县影响油料作物生产的主成分分析
2013年
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研究油料作物生产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法,以福建省宁化县为例,选取11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2个主成分对宁化县油料作物生产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面积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是制约宁化县油料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对宁化县油料作物生产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熊伟黄锦祥马秀丽陈志彪陈志强
关键词:油料作物主成分分析
微地形上太阳辐射模拟及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在微地形上进行太阳辐射模拟对于探讨起伏地表微气候因素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微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及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利用实时动态差分仪(real-time kinematic,RTK)实地测量实验样区的微地形,生成分辨率为0.1 m×0.1 m的分米级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模拟微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同时结合地面温度实测数据,建立地表温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地形下太阳辐射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沟脊大,沟底小;阳坡大,阴坡小;坡度越大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实验样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地形遮蔽效应对太阳辐射影响程度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地表温度与太阳辐射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22。
魏胜龙陈志彪陈志强王秋云马秀丽鄢新余
关键词:太阳辐射地表温度微地形微气候
南方稀土矿治理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效应
多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稀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地表植被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随后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马秀丽
关键词:植物群落土壤效应生态恢复与重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